查看完整版本: [-- 泪洒罗兰·加洛斯——张德培告别法网公开赛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5月 -> 泪洒罗兰·加洛斯——张德培告别法网公开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许立群 2003-05-29 00:00

泪洒罗兰·加洛斯——张德培告别法网公开赛

第8版(体育)
专栏:运动·人生

泪洒罗兰·加洛斯
——张德培告别法网公开赛
本报记者 许立群
  没有人相信已经31岁“高龄”、排名已跌至142位的张德培会拖着疲惫的身躯在罗兰·加洛斯创造奇迹,正如14年前没有人能预料一位17岁的翩翩少年会横空出世成为大满贯历史中最年轻的“王者”。
  第一轮就被淘汰的残酷现实,让张德培难以释怀。尽管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当不可逆转的结局倏忽而至,他依然难以承受。就在张德培凄然转身的刹那,悲怆的泪水奔涌而出。这个极善掩饰情绪的美籍华裔球手,只在赛场上流过两次泪,都是在罗兰·加洛斯。第一次是他高高举起法网冠军奖杯的时候,青春的泪水中写满喜悦和激扬。
  同样失落的还有张德培身后的万千拥趸。在亚洲球迷心目中,张德培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偶像。这个身高不足1米75的小个子用跑不断的双腿在荆棘密布的国际网坛踩踏出一条东方之路:大满贯冠军、世界排名第二、34个ATP冠军,这是亚洲选手迄今无法逾越的高度。张德培现身说法地激励了一批又一批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选手勇往直前。
  从15岁参加网坛职业比赛至今,张德培无悔地奉献了青春岁月。他今日的落寞是否因为过于早熟呢?
  当张德培名震网坛的时候,桑普拉斯还是个无名小卒。在张德培法网夺冠的15个月之后,19岁的桑普拉斯才成为美网单打冠军;命途多舛的阿加西更是到了1992年22岁的时候才摘取了温网的锦标。
  然而当年被张德培甩在身后的对手如今却依然笑傲江湖,尤其是那个光头阿加西堪称越老越精神,虽已三十有三,还雄霸网坛风头不减。相比之下,张德培的黄金岁月只有短暂的5年。从1992年至1997年间,他连续6年年终排名前10位,并6次获得ATP赛事的冠军。1996年他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进入了澳网和美网决赛,世界排名上升到了第二位。在美网决赛中如果他战胜桑普拉斯就能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搅乱了张德培的心情,最终他留下了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世上的事有时候很难用“公平”二字解释。就在桑普拉斯和阿加西频频更换女友的时候,张德培在拼命苦练,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张德培曾坦言,如果上天可以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他将选择重新度过1997年。那年的美国公开赛成为他运动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为了追求世界第一的排名,他耗尽了精力频繁参加各种比赛,但在3个多月里只赢了一场。厄运难以遏制地降临了。从1998年开始,体力过度透支的张德培开始走向下坡。这一年他四大满贯赛事没有一项能进入第四轮,年终排名也由第二位下滑至第二十九位。但这仅仅是恶梦的开始。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他的状态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乃至“胜利”这个词汇几乎已经和他绝缘。
  顽强的作风曾是张德培的看家武器,但他所依赖的跑动因年纪的增长而渐渐力不从心。优势的逐渐丧失使得他原本的缺陷更加凸现。身材是张德培无法与欧美选手正面交锋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无力改变的一点。技战术的缺乏,也使他在与高手的对决中屡屡落败。今日的男子网球已经不可避免地朝着高大化和力量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发球、网前截击、高压球、正手抽击,这些才是在当今网坛立足的法宝。而张德培的总体打法并没有多大改变,依然只有痛苦的底线奔跑、对拉,动辄就是三四个小时的拉锯战也让观众们渐渐失去了耐性。
  哥哥是教练、嫂子是经纪人、妈妈做厨师兼保姆,这套班底曾是张德培南征北战的坚强后盾。但从根本上看,这种家庭作坊的运作模式暴露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的小农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张德培获取更丰厚的外部营养。
  竞技体育就像一列没有终点的特快列车,每到一站总会上来一些人,放下一些人。
  作为网球选手,赛场的硝烟将在张德培的记忆中逐渐模糊,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个更广阔而多彩的世界。(附图片)
  张德培在法网比赛中。本报记者 汪大昭摄


查看完整版本: [-- 泪洒罗兰·加洛斯——张德培告别法网公开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