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台湾海峡》和张绍林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5月 -> 《台湾海峡》和张绍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钟菊 2003-05-30 00:00

《台湾海峡》和张绍林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台湾海峡》和张绍林
钟菊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投资拍摄,我国第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地展现50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23集电视连续剧《台湾海峡》,近日在中央电视台与观众见面了。
  《台湾海峡》的故事从1943年钟家兄弟逃到大陆参加抗战开始,至1985年大陆改革开放,他们的后代长大成人恋爱为止,描述了近半个世纪中两代人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情节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全剧沿着主人公钟浩全的人生轨迹,用艺术的叙述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从人性和情感、从家庭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的不同角度,向人们讲述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爱情、民族情,表现了台湾和大陆剪不断的血缘亲情和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表达了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共同心愿和宏大主题。电视剧《台湾海峡》第一次用时代纵向线索来描述两岸关系,全景式地概括了两岸关系的现实面貌。两岸关系中近50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解放战争时期蒋军撤出大陆、炮击金门、台胞大陆探亲等等,都在剧中得到展现。该剧由赵有亮、孙海英主演。曾执导过《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剧,多次荣获“飞天奖”的张绍林担任总导演兼总摄像。
  该剧播出前夕,张绍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了他的艺术道路和《台湾海峡》的艺术追求。张绍林说:“电视剧的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当然,作为导演,有选择剧本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我选择的原则是:这个剧本读后必须是使我激动的。只有这种激动才会碰撞出创作灵感的火花,迸发出不可遏止的创作欲望。如果一部戏连创作者自己都不能感动,要想感动观众是不可能的。”
  他说,我来自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早期作品《无字的歌》、《沟里人》、《百年忧患》的创作成功也许就是这种情结起到了作用。我曾当过兵,在部队得到过很好的锻炼,学到了许多东西。我自幼喜欢画画,只是没有在艺术院校学习的机会。要说经验,可能得益于自己10年的新闻记者生涯。因为记者在采访行动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美的,如何准确传达给观众。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只要不断创新,保持创作的活力,认真体验生活,体察人物心理,无论什么类型的题材,都是可以把握的。
  我的作品基本上是自己操机拍摄,完全实现自己对画面的构想,不必通过他人再创作去完成,我在拍摄过程中想得更多的是,通过手中的镜头如何更好地强化主题,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何满足观众的审美愿望,如此而已。
  《台湾海峡》是由青年作家北村历时5年完成的剧作。它讲述了一个两岸人民盼统一的故事。它跨越了半个世纪,对两代人进行了观照。它以独特的视点,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用时代纵向线索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既宏观立体,又微观具体的历史画卷。
  这部戏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我愿意不断接受挑战,尤其是这样的挑战。我喜欢这个剧本,原因是读后感觉它就是一种使命,一种历史的寄托,一种民族的期望,它既不是那种加上艺术标签的标语口号式的说教,也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单纯追求可视性的虚假编造,它是通过众多个体,众多家庭的悲欢离合,真实动人的故事情节,透视出一个民族的不幸乃至对分裂主义的批判。民心所欲,天必从之,它告诉人们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台湾海峡》和张绍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