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开辟抗击非典的“第二条战线”——北大心理学专家指导人们正确应对非典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5月 -> 开辟抗击非典的“第二条战线”——北大心理学专家指导人们正确应对非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丁伟 2003-05-31 00:00

开辟抗击非典的“第二条战线”——北大心理学专家指导人们正确应对非典

第2版(要闻)
专栏:

开辟抗击非典的“第二条战线”
——北大心理学专家指导人们正确应对非典
本报记者 丁伟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一度给许多人带来巨大的心理恐慌,有些人惊惶失措,不敢出门,不敢跟人说话,不敢到教室和图书馆,每天无数遍地洗手,四处打听各种预防药方;有人盲目抢购、囤积食物,过度储备消毒用品和预防药品;有人过度担忧被感染,怕去医院,讳疾忌医,听信、传播小道消息……这些现象说明,在非典面前能否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对于学校和社会来说至关重要。
  作为一所文理医学科齐全的著名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方面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面对非典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北大的心理学专家对其给广大师生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心理困扰十分关注。他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播科学理论和方法,推动师生和广大群众树立“敏感而不过敏”、“小心而不焦虑”、“自信而不大意”等科学观念,帮助大家消除面对非典时的心理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由心理学专家开辟的“第二条战线”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早在非典暴发初期,北京大学党委和学校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就研究决定,由学校心理学系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王登峰牵头,组成一支从心理上抗击非典的专家队伍。专家们从专业角度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帮助广大师生和群众运用专业方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丛中教授告诉人们,这种恐惧主要是源于对非典的不了解,对非典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导致出现“过度担心”、“过度控制”,心理负担加重,精神焦躁不安,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身体抵抗力,不利于预防非典。王登峰教授撰文指出,非典期间之所以出现小道消息和谣言极度传播的现象,是因为人在面对威胁时都希望多知道一些相关的信息,以对自己“不明确的未来”增加一些“明确”或“控制感”。这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但过分地“搜寻信息”而不问信息的来源,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负担。这些带有科普性质的文章既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又通俗易懂,普通人容易理解和接受,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专家们在校园防治非典网页和BBS上开辟专业板块,为广大师生和群众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王登峰、张智勇、李靖、侯玉波等教授分别做客北大BBS,通过在线讲座、在线对话等方式,对广大师生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耐心地给予解答。作为校党委副书记,王登峰还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学校教学、管理以及北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心理学系网站还开设了抗击非典的专题论坛,安排专人负责在网上收集整理大家的问题,由专家解答后统一发布。这些措施都极大地稳定了师生的情绪。
  由中国心理学会和北大心理学系联合在京心理学专家开设的“非典心理援助热线”,每天10时到22时开通,重点服务因非典流行而感到需要心理帮助的民众、因非典被隔离的病人及家属和战斗在非典前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热线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非典流行最高峰的时候,热线每天要接到至少100个咨询电话。
  在古老的燕园,非典暴发初期时的惊惶、恐惧情绪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校园里又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校内多个餐厅、食堂一改前些日的冷清,就餐人数明显多了起来。电视机前也重新坐满了关心国家大事的学子们。在图书馆,还书的同学排起队,自习区许多勤奋的学生在埋头苦读。未名湖畔又有了吉他手的影子,静园草坪不断有学生们载歌载舞的身影,还有丰富多彩的网络社团文体活动……北大人已经构筑起抗击非典的坚固心理防线,乐观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查看完整版本: [-- 开辟抗击非典的“第二条战线”——北大心理学专家指导人们正确应对非典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