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张德馨代表的发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06月 ->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张德馨代表的发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6-06-29 00:00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张德馨代表的发言

第3版()
专栏: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张德馨代表的发言
我完全拥护李先念副总理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廖鲁言部长关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和彭真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在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告里曾经提到:
“从整个工业生产计算,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也将达到五年计划原定1957年的生产水平。”又说1956年的粮食产量将比五年计划原定1957年的水平超过133亿斤,1956年的棉花产量将比五年计划原定1957年的水平超过286万担。这些提前和超额完成的数字是令人兴奋的。
五年计划内规定1957年初小和高小的在校学生数共达6,023万人左右;李副总理在报告中曾经告诉我们,1956年的小学在校学生数将达到6,200万人以上。五年计划内规定1957年高中和初中的在校学生数共达470.7万人;李副总理曾经提到,1956年的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将达到506万人。五年计划内又规定1957年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共达67.18万人;李副总理的报告指出1956年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将达到80.1万人。这又是一些令人欢欣鼓舞的提前和超额完成的数字。
五年计划内规定1957年高等学校学生数共达43.46万人;而在报告中曾提到,1956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将达38万人。这个数字虽然没达到1957年的标准,但已达到了1952年的在校学生数的两倍了。没能达到的原因是,以往几年内每年的高中毕业生都不够高等学校招生的需要。所以这是旧社会给我们留下的困难。张奚若部长在发言中谈到,这个困难到1959年就可克服掉。
1956年的预算规定了文教事业支出占本年预算支出的12.74%。这个比例数是相当大的,在旧社会里决不会有这么大的文教费。
我是一个文教工作者。当我由预算中看到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情况,尤其是文教事业的飞跃发展,我深深地感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提前实现。
文教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缺点
我们的工作是有成绩的,这是主要的方面。但在前进的过程中,当然也免不了有困难和缺点。
目前无论在经济建设中或在文教建设中,都感到人才的缺乏。作为一个文教工作者,我感到责任是重大和光荣的。我恨不能一个人作两个人的工作,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忠实于祖国、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
以往几年小学教员待遇太低。有的女教员抱着一个小孩,背着一个小孩,领着两个小孩去上课。到校后把两个小的交到临时托儿所,两个大的只好在走廊或院内街上随便游逛了。因此形成教育工作者的孩子没人教育。有的男教员每月收入不够维持家庭的最低生活。这怎么能使这些为人师的安心工作、提高教学呢?李副总理说,全国职工的工资都将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工资也将同时加以提高。张奚若部长说,调整后小学教员的平均工资将提高32.88%,这太好了。
现在中学生的健康情况不好。有些地区的中学生患肺结核、高血压、头痛和神经衰弱等症者超过10%;患夜盲症者尚不止此数。原因的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星期天都不能休息或不肯休息;另一方面营养不良也是一个原因。因此,高中毕业后,常因健康情况不好而不能考进大学。有的进入大学后,又因健康情况不好而中途休学或退学。所以改进中学课程和改善中学生营养,以提高正在发育的青年的健康水平,是当前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中学教师的负担也有些重。每周任课20小时左右,每天忙于上课、辅导、改本子。若再担任班主任或参加些社会活动,就连备课的时间也不多了。这怎么能提高教学效果呢?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原因之一。现在的中学教师,绝大多数是没上过大学或没读完大学的。他们的水平低,而又没有条件提高,这对于教学质量是有影响的。
在高等教育中,现在多数的大学教师忙于写讲义,因此无暇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怎样组织人力编写大学的教材,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高等学校里也应该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还有这样的教师,他在讲堂上只是念讲稿,不能生动地发挥;学生就只忙着写笔记,根本顾不上去理解、体会。因此,形成了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前背笔记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是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的。
有个高等学校曾经把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编排得死板板的。在自习物理的时间,大家在教室里都必须在面前摆着物理课的教材或笔记。若早自习完了这门课,在这个时间内想看别的课,或到图书馆阅读,那就叫无组织无纪律。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是有损无益的。这个高等学校现已停止了这个学习方法,可是是否还有其它的高等学校在实行这样类似的方法呢?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应该完全由学生个人自由支配。
党和政府关于改善高级知识分子工作条件的政策是正确的。可是前些日子看到中国青年报载有某个高等学校,还要求教师平时坐班、星期天值班、并且还得分片、分段打扫院子和厕所。师生一提到科学研究工作,学校领导同志就要冒火。这样的领导方式,也不知是否就是这一所高等学校。
党和政府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是双手赞成的。我是个兼职相当多的人。可是由于实施改善高级知识分子工作条件的结果,在以往的五个多月内,我集中精力地写了一本大学数学系用的教本“整数论”和两篇数学论文。这两篇论文,已经寄到中国数学学报编辑部去了。我能够有这么一点科学研究成果,首先应该感谢党和政府给我的鼓励和支持。我今后应该继续努力,并应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努力。可是是否所有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呢?他们的专长是否都得到了发挥呢?由于前边冒火的例子可知,这确实是个值得考察研究的问题。
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除应增添实验设备外,还应添设图书和成套的杂志,尤其是成套的旧杂志。我建议科学院、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应该有计划地把少数单位仅有的好的图书和成套的旧杂志都影印出来、分送给所有的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我们要赶上世界水平。如果在世界水平线上或线下,已有的东西我们都无法查考,这怎么能行呢。
在视察中看到的两个问题
其次,我要谈谈我在视察工作中看到的两个问题:
第一、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低。我曾视察了一个度量衡工厂。这个工厂出产的衡具,一直到最近不久才有规格。往年这个产品的零件不能配到另一个产品上,人们叫这些配件为“对号入座”的配件。想衡具乃是衡量其它物品的标准,而衡具本身反倒没有一定的标准。推其原因都是职工文化技术水平低的缘故。有的工人还是文盲,有的技术员不会看图。产品配件的大小、粗细、长短、厚薄都是靠估量。这怎么能准确呢?由于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低,也使得他们很难提出更好的合理化建议。所以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确实应大力提高。
其次,在视察过程中我听到,到处都在叫喊缺少住房。这确实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除去正常的解决办法外,我建议在地皮不成问题的城市或厂矿里,多建造比较简易的住宅,不用钢筋水泥,只用砖瓦土木。可鼓励有条件的职工自费盖房,也可用工会福利费协助职工盖房,分期由职工的工资中扣还。几年后,该房就可归职工所有。利用扣还的房费又可逐年建造新住房。可否动用职工福利费为职工盖房我不清楚。但在视察工作中,我听到有些单位到了年终剩下了很多福利费,上交国家了。我想有困难不解决,省钱不办事,这不是党和政府的意图。
今天人民日报的社论指出,可动用奖励金为职工盖房,我是非常地赞成的。


查看完整版本: [--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张德馨代表的发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