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地质部执行五年计划的情况和问题——地质部长李四光的发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06月 -> 地质部执行五年计划的情况和问题——地质部长李四光的发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6-06-29 00:00

地质部执行五年计划的情况和问题——地质部长李四光的发言

第6版()
专栏:

地质部执行五年计划的情况和问题
——地质部长李四光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关于国家预决算的报告。现在,我就地质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情况和有关的问题向各位代表简单的陈述一下。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地质工作落后状况,几年来有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在执行五年计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地质部是适应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在1952年下半年成立的,这是我国地质工作正式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开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地质部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主要建设项目的矿物原料储量和其他地质资料的需要,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对地质勘探的要求,作好必要的准备。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任务进行了紧张的工作,工作量每年都是成倍的增加,过去四年间所进行的工作总量,大大地超过了旧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总量。在工作猛烈扩展的同时,我们不断采用了新技术,改善了技术装备,壮大了技术力量。现在,地质勘探人员已分布在全国各省,担任着数十种矿物原料的勘探任务。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等新的工种,在最近四年内有了一些发展,航空探测、放射性探测等新技术已开始被采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已从仅仅担任矿山水文地质勘测扩大到担任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规划和巨大水力枢纽勘测工作了。所有这些都说明: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地质工作落后的状况,已在短短数年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几年来,由于我们执行了中央的指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怀与支持以及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技术援助,使我们在执行五年计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目前为止,已探明了几个大的铁矿、锰矿、煤矿,基本上满足了武汉、包头、华北等几个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建设需要,在有色金属方面,建立了西北、华北、华东、湖南等地的铜、铅锌矿物原料基地。此外在甘肃和四川又找到了规模较大的铁矿,在青海找到了很大的铅矿,在陕西找到相当规模的钼矿,对于我国腹地的工业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从1955年起,地质部担任了石油普查的任务,与石油工业部协同工作,寻找天然石油,一年多以来在新疆、青海、四川、华北、鄂尔多斯等地区布置了大量的工作,在上述等地区发现了近两百个大小不等的可能储油构造和广泛分布的油苗或油踪。最近并且在柴达木盆地从正在进行打钻的一系列探井中陆续冒出或喷出了原油和天然气,在这些事实面前,假如还要固执以前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方面传来的成见,武断地硬说中国是个贫油国家,那是没有道理的,那也是对我们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计划不利的。此外,我们和水利、城市建设等部门协作进行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为了适应农业发展对于矿物肥料的需要,我们在西南、华东探明了相当储量的磷矿。
这些成就,大大地改变了对于我国的资源远景的认识,增强了我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鼓舞了我们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信心。特别是去年全国社会主义革命高潮掀起之后,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先进生产者和先进生产记录不断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在计划1956年工作时,来了一个跃进,例如1956年的钻探工作量,就比1955年增加了2.7倍,普查勘探项目增加了2.6倍,并从1956年起,开始在几个地区进行正规的1∶200,000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同时对几百个已知矿化地点进行普查检查,来加强找矿工作,扩大后备产地。经过今年一年紧张工作之后,预计铁矿储量可以累积完成五年计划的144%,锰为125%,铜为102%,铅141%,钼355%,黄铁矿407%,磷316%,煤106%,锡95%,此外,还可交出五年计划未规定任务的镁、镍、铬、石棉、压电石英、金刚石、云母、硼砂……等十九种矿物的一定储量。这就是说,五年计划所规定的地质部的矿产储量任务,除个别矿种以外,均可提前一年完成。当然,计划所规定的指标,只是国家从目前的生产水平出发所定的起码要求,而且完成计划任务也是与兄弟部门和地方党、政机关所给予我们的支持协助分不开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感到骄傲自满,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克服由于右倾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所造成的工作上的许多缺点。在工作中仍然有由于右倾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所造成的许多缺点,需要我们去努力克服
这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普查工作的部署没有适应远景计划的要求。普查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复杂而又细致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普查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对一定广泛地区的一般地质情况(包括有用矿床的分布),利用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测、地球化学勘测、钻探和轻型山地工作等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于阐明这些地区的地质历史发展规律,找到工业上所要求的矿产地,并为进一步的勘探工作打下基础。很显然,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但是,这项基本工作,我们做得很不够,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质量很不一致;在地区分布上也很不平衡,例如许多辽阔的山区,也正是某些种类的矿床很可能是丰富的地区,在我们的地质图上,多半是空白点。解放以来,由于我们片面地强调了力量有限,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重点勘探工作,来完成逐年勘探任务,对于那些空白点地质填图,对于已经出版的地质图上,重大错误的纠正,都没有来得及做。
现在,把解放前几十年间发现的和调查过的比较有希望的矿区,在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大都勘探完了,今后新矿区的发现,就要全靠在完成普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详细勘探,才能获得具体的结果。过去,已经勘探出来的矿种和数目有限,某些在工业上具有重大价值的稀有矿种,尤其勘探得太少。若干项矿物原料已经勘探的储量在地区上分布还不够平衡;其他大河流的开发利用,以及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方面所需要的地质资料,也还大大地落后于国家建设的要求。有关这许多方面的地质问题,也必须依靠大量普查工作才能加以解决。
自1954年以来,深深地感到我们的整体工作,由于这一方面的弱点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才开始罗掘力量,加强普查,从新部署了勘探和普查的技术力量,增加了普查队,扩大了普查地区,收到了一定效果,如甘肃和四川的大型铁矿,青海、甘肃、贵州等地的大铅矿,陕西、山西的钼矿等都是在加强普查工作后发现和证实的。但是我们直到今天能用到普查的力量,依然是太少,1956年我们增加了一批力量,并得到苏联、匈牙利政府派遣了大批专家来我国进行技术援助,选定了几个地区,进行正规的1∶200,000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并将在数百个矿化点上进行普查检查,我们相信今后的普查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果的。但是,很清楚,即使把我们现在所有力量投入普查,那还是严重地落后于当前迫切的要求。
普查工作和群众报矿是应该密切联系的,但过去由于普查力量的不够,对于许多群众报矿的情报地点,不能及时地加以检查,这对于群众报矿的积极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也有可能使某些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地延迟了发现的年月。这一点也可以说明普查工作的力量,还须大大地加强起来。同时群众报矿工作也还需要进一步开展。
第二、技术力量的培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赶不上工作发展的需要。几年来,随着工作的发展,技术力量有了一定的增长,据统计几个主要工业部门的地质勘探队伍,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壮大,截至1955年底为止,地质部、前重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及石油工业部四个部在野外工作的大学专科以上程度的地质人员(不包括工程及水文地质)共为2,625人,其中地质部有944人占总数的36%,前重工业部有668人占总数25.4%,煤炭工业部有469人(包括管理机构)占总数17.14%,石油工业部有544人占总数21.46%,但是无论那个部的地质技术人员都感到缺乏,许多必须开展的工作因技术人员不够而不得不推迟。
就现有技术人员的质量而言,除少数成熟的干部以外,一般都感到缺少经验,技术水平也很不一致。因此,不是每个地质队都配备有经验的高级技术干部。当那些缺少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在野外摸索前进的时候,往往反映许多不可预测的实际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他们才能在工作中前进。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就不得不把有限的高级技术人员的力量,作为机动部队,灵活使用,以免实地工作停滞,或在技术方面犯严重错误。这就说明,我们现在在全国各地的野外队,不是每一个队都具有充实的力量单独作战,而是随时随地需要获得高级技术干部的指导,来进行工作。这样一来,不独为数不多的高级干部,疲于奔命,并且在时间上他们也往往来不及进行必要的检查工作,因为他们管得太多,他们自己在专业方面,也就很难得机会作必要的进修,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而就各个专业方面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正是全面地提高我们地质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中心环节。这样一种情况,是不应该长期允许存在的。我们必须用一切的方法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级技术干部,来保证每一个野外队的工作质量。
在这里应该指出,由于已经发现和易于发现的矿床,今后将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地质人员除执行一般的勘探任务外,还要努力从事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才能解决今后必然遇到的许多困难问题。但是,几年来,我们一般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与新的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形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增长技术力量方面,存在着右倾保守思想,对国家在地质干部方面的大量需要认识不足,表现在地质部没有从发展的观点对地质院校的招生计划,及时的提出适当的要求,因此,学校办得不够多,学生招得太少。本来可以早办的成都地质学院和四个中等专业学校,以及某些短期训练班和若干业余学校,到今年才开始举办,有的地质院校本来可以早些扩建,也往往没有及时帮助他们立即解除困难,以致扩建工作推延下去。
此外,我们对培养少数民族的地质干部没有特别加以重视,也是我们培养干部工作中的缺点。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区的面积很大,而这些地区又往往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少数民族的优秀的青年,今天一定是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勇于贡献出他们自己的力量,在他们所熟悉的地区,为祖国发掘宝藏,但我们过去在这方面,并没有采取特殊措施,来解决存在的困难。今后在地质院校中应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以详尽的考虑,制订培养少数民族地质干部的确实可行的办法。
另外,关于地质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性,现在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大小的集会上,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但是,一直对具体的办法没有好好的研究,这确实是典型的官僚主义的表现。直到最近,才决定了在今明两年内,陆续增设七个科学研究机构,来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借以解决地质工作中有关生产实践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对于现有高级技术人员的合理使用,特别是为了在十二年内,一定要把地质科学的主要方面达到或者接近国际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我们必须让他们发挥潜力,并对他们工作中主要致力的方向,加以适当的调整。
在以上各项问题还没有得到适当的解决以前,我们认为在目前高级地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不宜把地质力量,分散使用,以免发生缺乏技术领导和工作重复,浪费劳动力的现象,最经济最合理的办法是,统一规划,进一步改善各个地质部门的分工协作的状况,来保证以综合勘测的方式,及时取得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
第三、在物资装备计划方面过于保守。地质工作分散、流动、发展猛烈,因而,物资贮备比例一般应稍高,才能应付紧急的需要,但过去我们对这个特点认识不足,对物资准备较差,当我们对国家计划机关提出计划时,我们没有足够的强调这一点,结果,往往由于数量不大的器材供应不上,而引起许多勘探工地被迫停工,造成勘探中断,招致工作上很大的损失。例如由于无缝钢管等钢材不足,就有22%的钻机不能成套配备,只好停工待料。野外各队的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也非常缺乏,有些可以用工作车的地方,因无车可配备,野外人员只好靠两条腿长途行走,因而工作效率不能提高,或效率虽提高了一些,但不能持久,有些勘探工地因器料运不到,推迟了开工时间。
在改进物资供应工作方面,我们除进一步清理资产,广泛发掘潜力,扩大物资供应来源外,也要求国家物资供应部门追加物资调拨数量,以保证今后工作发展的需要。
第四、对职工生活福利关心不够。几年来,地质部职工的生活福利随着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与职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不相适应,而且,职工生活福利上的许多特殊问题也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地质部职工的劳动生产率逐年上升的幅度很大,为国家找到的资源也确实不少,如以铁矿计算,探得一吨铁矿所开支的勘探费只需三分钱左右,可说是
“一本万利”的事情,但几年来工资上涨率太低,用在职工福利上的钱太少,平均每年每个职工所摊得的住宿建筑费不过18元左右,对职工感到最迫切需要的住宅问题始终没有妥善解决。由于野外住宅少,绝大部分野外人员只能与家属分居异地,长期不得团聚,又由于勘探任务繁重,野外队职工两三年不得回家者很多,子女读书也很成问题,随队转移的职工的子女长期失学,这样就在若干野外职工思想上增加一些负担,情绪不安,有的反映说:“勘探勘探,妻离子散,”“光荣光荣,艰苦无穷”。不少职工对他们的子女不能上学而不满,发牢骚说:“全国各地扫除文盲,地质部在制造文盲”。由于野外队职工的住宅和公休假解决得不好,职工的婚姻问题也就显得更严重,没有对象的找不到对象,有对象的结不了婚,结了婚的不能团聚。职工生活福利上的另一严重问题是生活物资供应十分不足,各地方党政机关和商业部门对地质勘探队支援帮助一般的是很大的,但由于我们工作过于流动分散,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生活物资仍然极端不足,不仅物品价钱高,买不到需要的用品,吃不到青菜,而且还经常有断粮断水的危险。
野外队职工感到另一严重的问题是医务人员缺乏,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健康没有保证。在这一方面卫生部门支援也很大,从人数总比例来说,地质部所配备的医务人员比大工厂备配的并不少,但由于过于分散,自然环境艰苦,因此就感到医务人员不够,或者是水平较低不符要求。现有医务人员有的感到设备不够,技术提高困难,不安心工作,而地质勘探人员却迫切需要有一定水平的医务人员来服务,这个问题也得需要适当的解决。
再就是文化生活极为贫乏,很难看到电影,更看不到戏,报纸、杂志也不能及时看到,有些职工反映:“再在勘探队几年就成了野人了”。
这些有关职工生活福利上的特殊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经影响了职工的工作情绪,这是他们对生活福利上一种不满的呼声,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批评,地质部领导上应负主要责任,有官僚主义,许多我们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反映,以致有些部门对地质勘探人员生活福利中的特殊严重情况了解不够。
为了解决上述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若干特殊问题,应该分别缓急,逐步举办一些重大的福利事业,首先要求拨专款为地质部门野外人员在若干城市修建后方基地,将他们的家属集中到基地居住,设立托儿所、小学校等教育他们的子女;给野外人员一定的公休假,使他们在紧张工作之后,可以回到基地和家人团聚。同时,也在勘探地区增建必要的简单住宅,使部分勘探人员的家属可以随队居住。其次是在后方基地建立职工疗养院,充实野外队的医疗机构,由于地质勘探队的特点,应当考虑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保证职工健康,如设置中心医疗站,设置无线电通话装备,甚至直升飞机等,来应付紧急情况。此外,应增添运输设备,加强生活物资供应。这些措施,我们有的已在中央的关怀下,着手筹划,还要求各有关部门能大力支持协助,使野外队职工永远保持充沛的劳动热情,发掘更多的地下宝藏。
最后,我们很欢迎各位代表和各阶层人士,有机会多到地质勘探队去视察,指导我们的工作。


查看完整版本: [-- 地质部执行五年计划的情况和问题——地质部长李四光的发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