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陕北老区视察观感——陈其瑗代表的发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06月 -> 陕北老区视察观感——陈其瑗代表的发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6-06-30 00:00

陕北老区视察观感——陈其瑗代表的发言

第4版()
专栏:

陕北老区视察观感
——陈其瑗代表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关于国家预决算的报告,同意彭真副委员长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同意廖鲁言部长关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并请大会予以批准通过。
现在请允许我把这次和谢觉哉部长到陕北老区视察的观感,向大会作简单的汇报。
我们到陕北主要视察重点是延安。在延安专区12个县当中,我们并到过黄陵、鄜县、洛川、甘泉4个县。同时,还从绥德专区负责同志的会报中,了解了一些绥德专区的情况。
陕北人民在克服困难中前进
陕北是一个盆地状的高原,因受连续不断的剥蚀作用,造成纵横交错的沟谷;河道浅窄,支流不多;耕地多在高耸的山峁高原上或在多石的斜坡上;雨量稀少
(全年在400公厘以下),而且大部集中在一个时期降落,逐年变率很大,农民需要雨的时候又不雨,因此粮食产量很低;加上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疫病流行;生活条件原来是异常艰苦的。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战争的条件下,在被封锁的情况下,却领导陕北人民在这里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局面:使这个贫困落后地区的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还要每年缴纳6,000万斤左右的公粮,供养中央机关、干部和保卫军队;使这个地区变成了培育成千成万干部和孕育新中国的革命圣地;使这个地区变成了一座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灯塔。使我们又一次体会到马克斯列宁主义和毛泽东著作在革命斗争中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更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
1947年3月蒋胡军侵占延安,给陕北带来了严重的破坏,陕北人民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仅延安专区的统计,损失了粮食财物(折细粮)210余万石,农具31万余件,牲畜6万多头,荒芜田地或毁坏青苗减产200余万石,40余万人陷于饥饿状态。1948年4月延安光复以后到现在,中央拨出了数以亿计的粮款,帮助陕北人民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生产建设,元气逐渐恢复。但因七、八年来先后发生了三次旱灾和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恢复工作和生产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1955年的大旱灾,给陕北人民增加了不少新的困难。陕北人民目前的生活,是否恢复到党中央在延安时那种丰衣足食的景况。延安负责同志和其他干部同志对这点也表示怀疑。和全国许多新区相比,陕北人民的生活仍然是差些。比如延安专区平均每亩产量只92斤,绥德还更低些;去年因旱灾每亩只27斤,今年计划也只68斤。
但是,解放以来,陕北人民并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援下,在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当中,逐步恢复发展了生产。耕地面积逐渐扩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延安专区耕地1955年比1950年增加了7%,其中水田增加了一倍,水浇地增加了一倍半。粮食产量1954年比1950年增加了30.9%(1955年因灾减产)。耕畜1955年较1950年增加了60%,山羊增加了90%。人民生活较之解放初期有了很大的恢复和改善,文教卫生交通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毛主席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报告以后,陕北农民掀起了合作化高潮,现在延安专区农业社的户数已达91.8%,参加高级社的占90%。去冬今春,在生产高潮中展开了群众性的积肥打井运动。延安专区积肥3亿至4亿斤,等于以往4年积肥的总和;打井2,000多口,等于原有井数的6倍多,他们还计划在7年以内,用沿河打透河井,安水车、抽水机等办法,把60余万亩川地灌为水田。他们规划了幸福美丽的生活远景,和全国人民一样满怀信心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进着。
必须迅速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可是,他们在前进当中,还须要更多的支援,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迅速加以解决。
一、陕北群众最普遍反映的一个卫生保健问题就是卫生机关出诊费和药费收费太高,看不起病。按陕西省卫生厅规定的收费标准,县卫生院出诊费5里以内每次收5角,5里以外按距离增收,至50里左右收4元。手术费注射一次从2角起多至2元。药费也逐年增高,群众反映目前陕北各卫生院、所的药价,平均利润在35%以上。住在离卫生院10里路的人,请医生看病服药一次,起码就要花2至3元,如果再来一次复诊就要花到5元至6元,陕
北贫瘠山区的农民一亩产量的收入还不够
看一次普通的病。离县城越远的山沟地区,疾病较多,困难越大,问题就更严重。陕北农民谈起有病住院治疗更不容易。这次同我们到陕北视察的一位秘书同志因感冒和拉肚子住延安人民医院3天,即花了22元多。由于医院住院费高,有的病人自带粮食干菜在医院自己做饭吃,病房门口就有不少“小灶”。有的交不起住院费,只好变卖物件或到处奔走设法请求免费医疗。群众反映卫生机关要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有“企业化”,“收费标准统一”的办法存在,他们认为目前生活水平还低,如果卫生机关不因地制宜,对各种收费标准予以适当的减轻,势必造成死亡率的增加。延安接生费是城内3元农村1元,群众负担不起,多靠自己或旧产婆接生,婴儿出生死亡率又逐渐增加了。陕北人民希望卫生机关切实重视以上这些问题,迅速减低出诊费、药费、手术费、住院费和接生费。
陕北地区历年疫病流行,主要的是麻疹、天花、痢疾、伤寒、吐黄水等病。特别是麻疹每年流行,由麻疹又引起其他疾病,造成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今年延安患麻疹的儿童700多名,死亡的100多名。吐黄水病黄龙县最流行,有全家八口因此死光的。
地方病的情况也很严重。延安专区人
口6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患甲状腺肿大者2万余人,患柳拐子病的14,000余人。鄜县柳拐子病患者1,826人,占人口4%。黄龙县的一间小学有三分之一以上学生因患此病经常不能上体育课。
陕北群众要求在志丹、延安、洛川各设一个防疫站或防疫队,在黄龙、宜君、甘泉各设一地方病防治所。群众认为像陕北这样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当务之急应当是:广泛地经常地进行卫生宣传工作,注意改善环境卫生,解决吃水的检查消毒,组织发挥中医力量,防止疫病的流行,研究地方病的防治方法,培养补充卫生技术人员,在偏僻山区酌设医疗站等等。暂时还不要毫无区别地厉行“收费标准统一”的办法,更不可把“企业化”变成“资本主义化”,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以上都是陕北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有考虑的必要。
二、对陕北人民生活主要的威胁是旱灾和水土流失。水利不兴。靠天吃饭,稍旱就成灾,往往颗粒无收。水土流失严重,田肥难以贮留,粮食产量不易提高。经常遭灾和水土流失的结果,有些地方寸草不长,牲口草料饲料很缺乏,耕畜死亡率高。陕北牧草不足,现在饲草产量据说只能养活七、八十万只羊,饲羊业也不容易发展
(吴旗县一斤草贵到一角多,一斤小米才七、八分,群众说牲口草料是小灶标准)。饲料太贵,农民养不起牛,只好任其死去之后出卖皮肉,比出卖活的价钱高(一头活牛只值七、八元)。听说陕西省负责同志曾与内蒙古自治区协商“移畜就草”来解决这种草荒问题。在上述的条件下,人民生活是难于提高的。估计陕北生活困难的贫困户至少占总户数15%以上,有些最贫瘠地方达30%。平时的社会救济和灾荒时的紧急救济当然是很必要的,但不是根本办法。在农业合作化以后,应当从兴修水利和水土保持两方面去帮助陕北人民更迅速脱离贫困走向富裕。省、专、县的领导同志对这点都已重视,去冬今春已经发动群众打井和搞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但需要大量的投资的困难问题未得解决。稍大的工程非国家投资不可,而地方水利部门往往因为陕北山大井深,石多林少,水利建设造价高、投资大、效益小,认为化不来。造价高投资大这是事实。在其他地区每百元水利投资,能浇三、四亩地,而在陕北则只能浇半亩地。在延安李家渠乡打一井要1,500元,在关中足够打五口井。虽然如此,投资兴修陕北水利,效益还是很大的:第一,减少旱患,不致稍旱就成灾。第二,变旱地为水地,亩产量可以提高一倍至四、五倍。第三,水地多了,就可以把一部分坡度较大的山地转变为牧地,栽种饲草,繁殖牛羊,发展畜牧业;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山地营造果木林,种植苹果、枣、桑、梨、柿等,从林牧副业的发展上可以大大增加人民收入。第四,灾害减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抗灾能力增强,每年就可以减少政府对陕北很大一笔救济费救灾费的开支。陕北的水利建设投资固然相当大,可是历年国家对陕北救济费救灾费的开支数字并不小。1955年旱灾,政府运去的粮食17,500万斤,还花了大约双倍的运输费(2,000多万元)从成都、西安、郑州调集汽车队赶运粮食供应灾区。如果把1955年救灾运粮费用于水利建设,的确差不多可以兴修、发展陕北三条河流(无定河、延河、洛河)的水利。而且这种水利投资还可以分两三个年期支出。所以国家投资陕北水利建设,从长远看,是一件既节省国家救济救灾费的开支又对陕北人民有莫大利益的事情。
三、交通不便,也是陕北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有的咸宋公路整修得很好,它对陕北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生产建设的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依靠了它,去年才有可能调运大批粮食及时供应灾区。但是陕北有了这条公路还是不够,还须大力发展交通。投资可能也要大些,因为石路多,桥梁多,涵洞多,工程比较艰巨。可以分先后缓急,逐步投资逐步发展。例如延安专区正在整修的延宜路(延安到宜川)和延吴路(延安到吴旗),因为投资不足,还须给予帮助,使其早日完成。修通延吴路后,接着应修通吴定路(吴旗到定边),使定边一带的盐和皮毛等土产能运出来,即使那一带遭了灾也容易支援。此外,在发展铁路交通方面,陕北人民希望把在计划中的由太原到银川(接兰包路)和由包头到西安的铁路,能够提早修通。这两条铁路都贯穿陕北地区,提早修通对于加速陕北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极重大的意义。这是陕北人民朝夕期望于政府的一件大事。
几点意见
根据视察的情况,请允许我提出下列几点意见:
一、我同意谢部长的建议,要让陕北人民休养生息一个时期。在若干年内减轻负担或不增加负担。同时大力帮助他们迅速提高粮食产量和发展林牧等副业。在文教卫生方面,在水利、交通等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援和帮助。
二、大力加强和改善领导,是当前陕北工作上的根本问题。我完全同意谢觉哉部长向陕西省当局的建议:需要有一位省委书记或副省长常驻陕北,巡回指导,具体帮助陕北干部提高思想水平,改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克服少数干部自满情绪和保守思想,培养新生力量。
三、陕北和全国各革命老根据地对我国革命的胜利都作过极其光荣伟大的贡献,都曾遭受过革命敌人严重的破坏,经受过重大的牺牲损失。而且各革命老根据地又都是山区,经济条件较差,恢复不易。虽然解放以来,政府曾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很大的支援帮助,老区人民也继续发挥了革命的光荣传统,积极克服困难,生产生活得到了恢复和改善。但是根据此次到陕北视察的情况看,困难仍然是存在的,陕北的困难可能在其他革命老根据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特建议各省人民委员会能在短期内派出高级负责干部,对老根据地的工作和人民生活作一次深入检查,切实解决各种特殊困难,或提请中央帮助解决,同时作出老根据地发展建设的全面规划。
陕北地方一般干部问题
此外,我还想谈谈陕北地区一般干部问题,他们绝大部分都是老实勤恳、朴素、忠诚的人民勤务员,但在此次视察当中,还发现少数国家机关干部对人民生活疾苦漠不关心或关心不够。如上面谈过的卫生机关收费过高的事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最突出的还是陕西省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黄陵县建立劳改农场,强迫迁移农民的事件。今年4月初,省公安厅的干部袁振民拿着一封省府办公厅的普通介绍信到黄陵县借口开办劳改农场的紧急任务,要求县长在17天内(由4月3日至4月20日)迁走一个乡的133户农民,把将近400人的房屋,成千亩的正要下种的土地都让给劳改农场使用。县长对于那位上级派来干部的气焰,不敢“顶”回去,又没有将这个关系近400人生活的重大问题提交县人民委员会和县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电话请示专署未获答复(当时延安专署负责同志都参加党代表大会,非常忙碌)也没有向省反映,竟执行了这个错误的强迫迁移的计划,致使133户农民流离迁徙各方,造成生活困难,在我们经过时候还有一部分人连住所都未予安置好。这些老百姓,正如俗语说:“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这是不关心人民生活疾苦的最典型的例子。这个事件在我们向省反映的时候省府已经注意此事,正由省监察厅调查处理中。
邓子恢副总理在发言中指出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逐步变成现实,我是完全拥护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五十三条在生活上、生产上所要照顾安排的对象,和第七条所要吸收入社的对象,都是民政部门服务的对象。他们就是那些缺乏劳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力,生活无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和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灾民、贫民及外来移民等。作为一个人民的勤务员的民政干部,要时时刻刻想想他们能做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有些为国家出过力或正在出力,即是为大家出力,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优待。还要想想那些没有或缺乏劳动力的人,他们不是不愿意劳动,而是不能劳动,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救济与帮助。只有经常这样想想,才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对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预分方案,不能只满足于百分比数字多的一边的人,而且要经常注意百分比数字少的一边的人。因为百分比数字少的一边的人,正是民政部门的服务对象,民政工作者不留心注意,他们的利益往往就会被人忽略了,因为他们是少数。举一个例来说,譬如延安县柳林乡东方红合作社,共有199农户。本年预分,在152户一般社员中收入增加最多的是38.8元,最少的6.88元;但是在47户烈属、军属、鳏寡孤独中有40户收入增加最多的才有8.88元,最少的只有6.98元,减少收入的有7户,最多减到22.5元。这样说起来,社会主义优越性,对于他们似乎是没有份的。因此,民政部门就要研究这百分之几的人们减少收入的原因,而不能让这少数人的生活过不去,更不应对他们的生活困难熟视无睹。过去民政工作者连我自己在内对于实现这理想有关的救济福利工作方面,检查起来还是做得很不够的,而且犯了不少官僚主义和保守思想的错误。我们今后应该更好地执行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指示。我们不仅要关心大多数人的生活,还须关心少数人的生活;不仅注意集体利益,还须照顾个人利益;要做到“各得其所”;不仅要克服保守主义的思想作风,还须经常注意防止盲目冒进的倾向;不仅要全面规划,还须加强领导深入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搞得好,我相信在党中央毛主席和国务院领导之下也必然会搞得好的。
以上不成熟的意见,是否妥当,请予指正。


查看完整版本: [-- 陕北老区视察观感——陈其瑗代表的发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