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新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的教训——罗世发代表的发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06月 -> 新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的教训——罗世发代表的发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6-06-30 00:00

新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的教训——罗世发代表的发言

第5版()
专栏:

新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的教训
——罗世发代表的发言
现在,请让我向大会汇报一下四川新繁县禾登乡新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
新民社是1952年秋天成立的。成立时只有15户人。到了1954年春天,就扩大到168户,全村绝大多数农民都入社了。去年冬天,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新民社就同附近其他6个合作社酝酿合并,在今年元旦变成了一个738户的高级社。
新民社能够发展得这么快,这是同它连年的增产分不开的。新繁是平坝区,以生产粮食为主。单拿水稻增产说吧,1954年每亩平均产量是568斤半,1955年就增长了10.74%,达到了每亩629斤多。因为产量不断增长,社员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了。特别是1955年,因为缩小苕田面积,种了200多亩洋芋,又获得了丰收,平均每户的农业收入,也由1954年每户的330余元增加到平均每户444元。
因为收入的不断增加,社员的生活也逐步提高了。社员唐兴发当过十多年雇工,未入社前,一家六口,就是破棉絮破帐子都没有多余的,唐兴发自己,不管寒暑,只有一只麻布口袋,冬天当被盖,夏天当帐子。碰到下雪天冷,就搭在背上,当大衣穿。可是去年秋收以后,唐兴发却已制备了两套被盖帐子,全家人穿得棉滚滚的。这样的人当然不止唐兴发一个,正是他们的具体事例教育了周围的农民,使大家认识到只有走合作化的道路才能彻底摆脱贫困。
大家可以猜想得到,新民社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几年当中,我们也碰过不少钉子,犯过不少错误。去年春天,因为缺乏饲料,社员要求解决,我们却把所有饲料用在125只公猪身上,其他我们就不管了。结果不少社员把猪牵去卖了,弄得大春缺肥,还影响到社员副业收入。直到上级党委检查出来,才知道弄错了。这样片面强调社的集体利益,不考虑社员个人利益的错误,还表现在对待社员养鸡养鸭的副业上。因为鸡鸭糟害庄稼,照管不住,我们就听任一些积极分子用石头土块乱打,打死了也不批评。后来社员反映:真是说得安逸,整得造孽!入了社,想捡几个蛋扯点鞋面布都不行了!
从新民社这几年得到的经验教训说,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只有不断推广先进经验,改变耕作制度。不跳出小农经济的圈子,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可是对于一般农民说来,这是一场斗争。1955年栽种洋芋的经过,详细说起来可以写一本书。因为社员都认为洋芋只有山上肯长,洋芋下坝是“盘古王开天以来”没有过的怪事。使用新式农具,大家开始也很反对。前年春天,我们高高兴兴买了双轮单铧犁回来,结果碰到不少阻碍。女新式农具手曾玉清受了多少讽刺和打击啊。喂牛户不把牛交出来。有的在田里关了水,使你无法耕地。而且一见面就说怪话:尼姑都坐了法台,我们该留在家里领娃儿了!
上面谈到的一些情况,早已经过去了,现在我想谈谈新民社发展成738户的高级社以后的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应当说,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鼓舞下,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是很高的。特别经过12年远景规划以后,大家劲头很大。可是由于我们能力有限,特别是我自己缺乏锻炼,被群众的热情冲昏了头脑,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处理得很不好。首先是农、副业结合的问题没有处理好。不重视副业,当然是不对的;但在转入高级社后,我们的副业搞得多了一些。除开水电站,辗米厂,两个粉房,我们还搞了6个砖瓦窑,一共占去110多个青壮年社员!一个一共只有1,245个全劳动力的社,在副业上一下就长年陷进去这么多人,这是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是我们事先不光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同时在栽种大春上,又一律推行密植铲秧,这一来使得400多亩水稻的栽插推迟了一个季节。因为密植铲秧费的人工较多,去年一个人一天可栽二亩,今年一个人一天栽七、八分就顶了天了。而且,为了抢插抢栽,我们还胡乱提出号召:点亮吃饭,见亮下田,快马加鞭,限期完工!以为这样可以鼓动起大家加把劲干,不致错过季节,影响增产计划;结果任务倒完成了,社员都有意见。
新民社转为高级社后,在推广先进经验方面,我们也犯过错误。由于去年200多亩洋芋的丰收,并社以后我们就一共种植了700亩。跟去年比,5,000多亩田种个六、七百亩,是不能算多的。可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种子,好多都是临时收购来的,不合规格。这还不说,我们又派了两个人去学习“催芽”的技术。只学习了三天,就回来全面推广,结果温度掌握不一,不少洋芋下种时候就已经干了浆了,发育得很不好。后来发生了宛约病,又救治不及时,这就使得每亩洋芋的平均产量几乎比去年减产四分之一,好在我们两千多亩油菜和小麦的产量都比去年的高。
此外,我们又在洋芋田里间种玉麦,油菜田里搞行间绿肥。也是一律全面推广,以为一锄头就可以挖一个金娃娃!可是结果呢,玉麦只能作牛饲料,油菜田里的行间绿肥,连影子也没有。因为间种玉麦是临时想起的,栽洋芋的时候没有给玉麦预留一定位置;播种行间绿肥也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当时土地干燥,雨水又少,油菜已经很深,对播种都不利。如果撒在油菜田里的那两石多菜籽能够有一部分长出点苗苗,社员的意见是会少一点的;可是连一点苗苗都没有!所以大家不管当面背后,都讽刺我们:我们这个社才肥实哩!随便拿菜籽撒倒玩!
前面我已经说过,在推广双轮单铧犁的时候,我们遭到过反对;可是后来大家都相信了。因为效果大家都看见的:新式犁抄的田比旧式犁抄的田深,一亩要多收五、六十斤谷子。但是我们今年忘记了一件事,谷板田、苕板田,使用新式犁最带劲,无论如何比旧式犁强。收了菜籽、小麦的田,土泡,用不上揭底子,用新式犁就不一定比旧式犁合算。因为新式犁要占用两头牛。可是,因为我们单是想到使用新式犁才先进,就不管一切,甚至不管田的大小,一律规定用新式犁;用旧式犁的,不给工分!这一来弄得牛不够用,也引起一部分社员表示不满。
新民社同其他6个社合并,又转为高级社,到现在才不过半年多时间。这不能说长,可是单以我上面说的一些情况来看,缺点错误已经不算少了。这些缺点错误,有的已经及时作了纠正,进行了补救。有的正在进行纠正。而且,小春除洋芋外,油菜小麦是丰收了的,一部分大春尽管错过了季节,我们也有理由有根据获得丰收,增加产量,保证90%的社员增加收入。
保证90%的社员增加收入,这是一个合作社能不能够巩固下来的关键。也是党和政府再三向我们教导过的。几年以来,我们基本上算做到了这一点。可是近半年的经历,使我更加深刻地感觉到,要做到这一点,单是节省非生产性的开支,是很不够的,应该特别注意劳力调配和生产成本计算。比如说吧,我们社里就连必需的纸张,也卡得来很紧的。队上要点纸记工分正像要我们的命样。可是因为搞错了行间绿肥,一下就损失了两石多菜籽,这无怪社员讽刺我们:“牯牛过看不见,蚂蚁过倒看见了。”
在生产成本计算上,我们过去的缺点错误是很多的,这里我只准备再对供应肥料和农药的机构提点意见。因为要完全做到不浪费生产成本,他们也有责任。在有的问题上,责任还并不比我们的小。今年春天,我们有一部分苕田生了苕芽虫,我们买了六六六粉来,可是这些六六六粉没有发生多少效力,苕芽虫还是很多。有的社员怀疑六六六粉打少了,就捉了几只虫埋在药粉里面,隔了一袋叶子烟久取出来看:虫子还是活的。今年我们买的麻枯,也不大中用,一部分发了霉。另外还有批打谷机,一两年用不上。因为每架有百十斤,加上拌桶,移动太困难了。
这难道不是浪费生产成本吗?而且算算细账,数目是不小的。所以社员群众对供应肥料、农药的机构有些意见,他们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卖粮食一干二净三饱满,连一颗瘪壳子都是风掉了的,你们可拿走了气的药供应我们!”这些意见当然有些过火,我们相信,每一个干部都想把事情办好的。只可惜他们没有想想,他们倒把过了时的肥料、农药推销掉了,保住了成本,我们农民可吃了亏了。我希望政府能够充分注意这些情况,拿出办法来加以改变。
最后,我还想说几句:对于李先念副
总理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我在这里表示衷心拥护!从报告中关于农业部分来看,我们更加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于我们农民的关怀。这次开会
回去,我一定要更好地同全体社员团结一致,信心百倍地努力工作!


查看完整版本: [-- 新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的教训——罗世发代表的发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