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寻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07月 -> 寻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段平 1956-07-30 00:00

寻图

第7版()
专栏:

寻图
南京地质学校学生 段平
深山丛林上空,夜幕吞没了天边最后一道初夏的霞晖。
勘探队员三三两两归来,宿营地里充满了笑声、歌声。人们躺着、坐着,下棋,打扑克,吹口琴。只有那十八岁的杨杰,却独自站在一棵古树底下,没精打彩。
我过去一问,才知道他把地形图忘在牛角山那个石崖上了。回来发现了想马上去找,队长说这带森林夜晚野兽多,叫明天早上去。可他放心不下,怕给坏人捡去,它也可以当军用地图的呀!
我有心责怪他几句,但见他已经悔恨得快哭了。这小伙子,本是好样的,吃苦耐劳,什么艰难工作总走在头里,新近批准入了团,劲头更大,可就是有点冒失。
“轰隆隆”一声响雷,东南角天空上一大片乌云奔来,远处隐隐约约出现闪电。雷声断断续续滚动着,一阵狂风吹得我几乎呛住。
“暴风雨要来了!”人们根据经验推断,纷纷跑进帐篷去。
“赶快去找地形图,不然会给风吹跑,给雨淋湿。”小杨边喊边跑。
我跑回帐篷拿起两支手电筒,两根棍棒,向小徐说了一句:“我和小杨找地形图去。”小徐还在问我什么,我早跑出帐篷老远了。
追上小杨,我们飞奔进山谷。山谷墨黑一片,悬崖峭壁像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巨人。狂风呼哨,密林发出哗哗回响。要是平日来这里,不免会胆怯,怕那黑压压的深处会窜出一头什么野兽来。但这时候,我和小杨一心想抢在暴雨前找回地形图,顾不上害怕,直往前冲。仗着一道黄澄澄的电筒光,两人高一脚低一脚急走在羊肠小路上。两旁野草荆棘、碎石、树梢不断刺着、勾着我们的腿脚。
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小杨一个箭步窜了过去;我跑得呼赤呼赤直喘气,混身汗粘粘的,正想歇口气,忽听小杨惊慌失措地喊着:
“地形图没有啦!”
“别着急,再看看。”我拿起手电筒照着,两人仔细搜索四周,这是一个几丈高的石崖,形势险峻,平地不多,崖下有一条深沟。
“可能被风吹到崖下去了。”
“准是。”小杨说:“下去看看。”
可是用手电筒察看,竟是无路可走。直通的峭壁,倒分成几个台阶,岩缝里还伸出几株松树枝,可以攀着下去,只是太陡,一失足掉下去还得了!必须想个办法!
正考虑间,“轰——轰——轰”,震天动地的霹雳在头顶爆炸了,耀眼的闪光划破了夜空,豆大的雨点终于乘着风势斜扑下来了。很明显,不容迟疑了。我一面解下系裤皮带,一面对小杨说:
“把你的也解下来,连在一起,加上棍棒上的绳子,你在上面拉着,我下去。”
“不,我去。”小杨坚决地说,一面系着绳子。
不是争论的时候,何况是争不过小杨的。再说我个子大力气大,拉绳合适;小杨个小轻巧,下去灵便。绳子还结实,只是短了些,一端我拉着,一端系在小杨腰里。我帮着小杨下了石崖,看他从第一个台阶下到第二个……,这回他倒也小心翼翼。下着下着,糟糕!绳子不够了。我叫小杨:“等一等!你看你旁边那树枝牢固不?系上绳子行不行?”
“行!”小杨摇了摇那从崖缝里横伸出来的古松,就攀了上去。我把绳子抛下去,他接着系好,又重新往下下。以后他的身影逐渐模糊,松叶又遮住了我的视线,完全看不见了。我全神贯注地倾听下面的动静,忽然远远传来“咕咚”一声,接着又听见小杨在远处的尖叫。我吓一跳,忙大声问:
“怎么啦?小杨!”
停了一下,才听见小杨的声音:
“……摔了……,到沟底啦……”声音很远,已听不真切。
这时我一个人站在崖上,狂风暴雨依旧在逞威,背后树林深处饿狼在嗥叫,四周阴森逼人。我不禁寒毛直竖。
半晌半晌,松叶悉悉索索响动了,小杨叫着“我上来了,”头已探出松树上来。我一面问“找到没有”,一面抓住他抛上来的绳子,拉着他慢慢上了石崖。小杨这时衣衫破残,头发凌乱,浑身上下又湿又脏,粘在一起。只是他背上背着用外衣包着的包儿,我猜想那里面定是那宝贝地形图。一问,果然是的,他兴奋地说:
“好难找,在一块大石后面呢!幸好大石挡住了雨,图上才溅着几点雨星子。”
“快回吧!”我说着,脱下外衣罩在他身上。
两人挟搀着走没几步,“砰砰”几声枪响。
“我听得出,这好像是队长的那只盒子枪。”小杨说。
果然,不久,队长和好几个同志的声音同时在唤叫着我们。


查看完整版本: [-- 寻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