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灾荒压不倒顽强的人民 新华社驻河北省记者集体采写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08月 -> 灾荒压不倒顽强的人民 新华社驻河北省记者集体采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6-08-31 00:00

灾荒压不倒顽强的人民 新华社驻河北省记者集体采写

第3版()
专栏:

灾荒压不倒顽强的人民
新华社驻河北省记者集体采写
亲如手足兄弟
8月6日傍晚,武清县东柳行乡三个农业社的社员们听说永定河套里边一些农业社遭受水灾,立刻组织了包括二十名青壮年的抢险队。当夜,这些小伙子们便在中共乡总支书记张义和的带领下,驾着六只小木船,乘风破浪向水灾村驶去。家里的人们也忙着腾房子、凑柴禾,准备迎接受灾的兄弟。过半夜,抢救队把茨州村的三十九户社员,从洪水包围中接救出来。东柳行乡三个农业社的干部、社员立刻带他们到已经腾出来的二百多间房子里住下来,又给他们送去刚磨好的两千斤面粉和准备好的五千斤柴禾。抢救队还帮助灾民抢运粮食、衣服等,在两天两夜内把能够抢救的财物都抢救出来。东柳行乡三个农业社场边、村边的七十亩空闲地,让这三十九户灾民种上了蔬菜。茨州村的刘大娘流着热泪对东柳行乡的社员们说:我活了多半辈子,只有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才有这样的好事情,你们待我们真像手足兄弟。
一个普通的中共村支部
安次县西麻各庄同建农业社的一千四百八十亩庄稼全部被淹了,全村十分之三的房屋倒塌了,许多社员都愁眉苦脸地低着头。
灾荒临头,怎么办?中共西麻各庄村支部主持召集支部委员和农业社管理委员开会,盘算可以开展的副业生产,以及副业的收入和生产渡荒的费用。经过大家东找西算,作出了全社的生产渡荒计划。编竹?子、捕鱼、纳鞋底子等七种副业生产开展起来后,三个月的收入就可以供全社三百五十人吃五个月。他们把这个计划告诉给社员们,社员们抬起头来了。村支部立即派人到安次县供销社和北京的有关单位,签订了可以获利四千五百元的竹?子等购销合同,并且带回了两千元预购定金。有了销路,有了本钱,副业生产很快就搞起来。从8月8日开始,社员们搞小本运销、摆船、作工等,五天就挣了六十多元。排水、抢种晚菜等各种生产渡荒活动也开展起来了。十五户绝粮断炊的社员,分得了政府发给一千五百斤救济粮。九户没房住的社员,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社员们人人感谢村支部在灾难临头的时候给自己指出方向,领导他们前进。
当然,中共西麻各庄村支部不过是河北省灾区许多村支部中普通的一个。
物资供应船
属于宁河镇的各个村庄被洪水包围好几天了,各村都等着油、盐、火柴和各种副业生产原料。正在灾民着急的时候,宁河镇供销社副主任李益三和其他四名社干部驾着一对满装日用百货和生产原料的木船出现了。
8月9日,这对木船开到了胡庄。李益三等代表供销社向灾民作了慰问,并且帮助村、社干部盘算怎样生产渡荒。他们供给了这村八百斤苇箔,一万斤稻草和五万斤席苇,还有捕鱼工具和生活日用品。全村一百四十五人便开展起打草袋、织席、捕鱼、运输等六种副业生产。这对木船以后又开到孙庄、林庄和其它村庄。灾民们见到这对木船,就称道它们如同救命船。
恢复中的李八庄
清苑县李八庄是大清河支流唐河和清水河会流地方的一个村庄。8月2日两河洪峰到来时,特大洪水冲破了河堤和层层的护村埝,流进了村庄。全村七千多亩庄稼都被水淹,一千四百多间房子倒塌了四百五十多间。经过大力抢救,四百零六户社员都保全了生命,但是遭受了十九万六千元的损失。残留下来的秋季作物,也只能收一万来斤粮食。
洪水开始退落时,李八庄惠众农业社的社员们就在高地抢种了三百亩蔬菜。现在白菜、蔓青已经一片青绿。全村四百五十名妇女参加了纺线、织土布、编席、织网等生产,六十六架织布机、三百多架纺花车都活动起来,村里的二十五辆大车参加到县运输站运输物资,每天可以收入一百三十元。全村男女老少都乐观而辛勤地劳动着。
这个村得到政府一千多元的救济款后,恢复家园的工作就开始了。农业社抽出二十多名有技术的劳动力,无偿帮助社员修盖房屋。十多户社员已经盖起四十间新房子。当然,完全恢复元气还有很多困难。但是,农业社主任李仁田满有信心地说:“灾荒压不倒我们的李八庄。”


查看完整版本: [-- 灾荒压不倒顽强的人民 新华社驻河北省记者集体采写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