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促进工农业共同高涨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09月 -> 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促进工农业共同高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6-09-30 00:00

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促进工农业共同高涨

第5版()
专栏:

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促进工农业共同高涨
中共山西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陶鲁笳同志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刘少奇同志的政治报告、邓小平同志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周恩来同志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现在,我就山西省的情况,对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讲一点意见。
山西有着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它有丰富的地下资源,据地质部门的资料,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有五十四种之多,其中煤的蕴藏量就有四千亿吨左右;它现在已经有一定的现代工业的基础;它的地理位置又处在包头钢铁基地和三门峡水电站之间。这就决定了,山西必将发展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着工业建设特别是重工业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去进行。
要发展工业必须相应地发展农业。而在山西发展农业也有着良好的条件。首先,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胜利地完成了。这就从生产关系上,消除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小农经济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其次,农业资源也是很丰富的,除开多种多样的粮食作物以外,还有大宗的棉花、麻类、烤烟、油料等经济作物和不断增长着的皮毛、蚕丝、干果、水果、药材、木材以及其它各种山货等。同时,在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之后,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空前高涨的,他们以史无前例的创造性劳动,进行着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兴修小型水利、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畜牧业等生产建设事业,开始展示出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远大前景。
然而,向前看,由于工业正在高速度地发展,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还很低的农业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在今后若干年内还是会继续存在的。因此,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对于工业和农业、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农业改造这样两件事,决不可以分割起来和互相孤立起来去看,决不可以只强调一方面,减弱另一方面。”
为了适应农业技术改革的需要,地方工业应该积极地逐步地发展中小型的机械工厂和肥料工厂
我们的农业改造,有着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的两方面的历史任务。要完成后一个任务比之合作化是更为长期和艰巨的。这是因为重工业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今后若干年内还不可能大量地供给农业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那么,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农业的技术改革问题呢?有的同志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只能等待大量拖拉机的到来,而无需提出农业技术改革的方针。我们认为,农业的技术改革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和生产方法的科学成就的采用(包括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好的有用的经验)。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一个拖拉机的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强调农业机械化,固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农业的技术改革在目前决不是无事可做,而是有许多事情可做的,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是不对的。我们认为,农业的技术改革,也应该采取由低到高、逐步前进的办法,并且在大规模的技术改革到来之前,应该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步骤。少奇同志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各项农业技术措施,正是我们目前农业技术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在合作化之后,农民过去的那种技术上的守旧习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越来越积极地要求工业给农业以技术援助,特别是在工具改良、化学肥料和水利建设等方面。现在,我们的工业能够给农业以怎样的技术援助呢?就山西的地方工业来说,不久以前,我们作了一个今后七年的初步规划。依照这个规划,将在全省各地逐步地建立起修配、制造新式农具和供农田水利使用的小型机械的工厂的体系;利用窝子铁矿,扩建和新建两个小型的钢铁厂,以供地方工业需用的钢铁;利用本省的资源,建成中小型的磷肥、骨肥、泥炭肥料、黑矾、硫酸钙肥料等八十八个厂,年产肥料可达到八十万吨左右;农药制造年产量可达到三万吨以上;就地取材,建立两个中小型水泥厂,以供农业水利建设的需要。现在农村小型水力发电站已经建成了两个,今后将逐年有所增加。所有这些,无疑地将促进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的技术人才的生长,和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些工业企业,一般是规模小,建设快,投资少,收效大,过去三年,我们地方国营工业用于这方面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二,显然,这是一个缺点。今后,应该适当地有计划地增加对这方面的投资。
要把地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规划,以便发挥轻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的作用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为了给重工业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还必须足够估计到轻工业的作用。我们的地方工业在发展轻工业方面,是有着很多的便利条件的。过去,我们对于轻工业的作用认识不够明确,把对工业和农业的规划互相分割开来,而没有足够地注意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内,地方国营工业用于发展轻工业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三十五,而用于发展农副业产品加工工业的投资仅占百分之○点六。结果,去年大量的水果、山货、药材等,由于没有加工工业而发生了无人收购的情况,致使农民很不满意。最近,我们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全省的地方工业和农业资源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原料充足,如水果、干果等,但加工或制造的工厂很少或者没有;第二种是,现有的工厂的设备能力大,如面粉厂,但原料不足;第三种是,现有的原料不多,但质量很好,有发展前途,如雁北的亚麻和糖萝卜,现在也没有相应的工厂。据此,我们在制定今后七年发展地方工业的规划中,对轻工业的发展作了适当的安排。预计在七年内轻工业的产值将比一九五五年增长三倍。这样,由于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将促进晋南、晋中产棉区的农业生产迅速高涨。同时由于亚麻纺织、缫丝、毛织、皮革、造纸、果品加工、淀粉、酿造、榨油等轻工业的发展,也将促进全省百分之七十的山区的农业经济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从而得以逐步地改变山区的贫困落后的现状。特别是由于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进行了规划,就使农村工作干部的思想跳出了过去那种只注意农业而忽视工业发展的狭小圈子。
在发展轻工业上,还必须注意近海地区和内地的关系问题。为了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可以采取下列的三条办法:一、近海城市的轻工业着重生产全国性需要的产品和较为高级的日用消费品,内地的轻工业则就地取材,就地加工或制造,着重生产为满足本地劳动群众所需要的产品;二、同类的轻工业产品,在出售的时候,实行优质优价,次质次价;三、对某些供过于求的产品,由国家进行全国平衡,加以必要的控制。当然,内地在发展轻工业的时候,在原料上应该注意近海城市的轻工业的需要;在技术上要向近海城市的轻工业学习,借以克服存在着的落后状态。
为了调节和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应该改变商业工作的经营办法工农业生产的缺点和它们相互间的某些矛盾现象,常常会很敏感地反映到商品流通过程中来。在这里,如果商业工作做得好,就可以调节和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如果相反,就会助长工农业间矛盾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商业工作,以利于从经济上来巩固工农联盟。
几年来,社会主义商业在稳定物价、保证需要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在目前社会改革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情况下,过去用于限制资本主义的许多办法就不再适用了。事实证明,商业部门那种条条集中过多,市场管理过严,归口分工过细过死,包购包销的范围过广,清规戒律过多,以及由上而下盲目地分配商品等作法,已经在商品流通中产生了很多弊病,群众对此意见很多,现在是到了必须迅速加以改变的时候了。
最近四个月我们在太谷县进行了商业体制改革的典型试验。我们体会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使所有的商业工作人员善于适应新的环境,认真地学会做生意;要在国营商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必要的自由市场;要适当地扩大县、市营商业的自治权利,并且要在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利润分成和超额奖励的制度。据此,我们在太谷县:建立起新型的农村初级市场,活跃农民间互通有无的贸易;允许县城里的公私合营商业人员和小商小贩下乡进行又购又销的商业活动,打破供销合作社分割与独占农村市场的局面;有步骤地实行由下而上的选购和要货制度,并且允许打破地区的界限购进货物;允许县营、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于自己的产品,除开商业部门收购的以外,都有自销的权利;在不提高出售价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某些农产品的收购价;采取按质分等论价的办法,适当降低某些质量较差的产品的价格;合理地调整山区和平川的地区差价。以上种种措施,受到了城乡群众的热烈欢迎;初步扭转了过去国营、合作社营商业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官字号”作风,以及过去商业人员只注意为完成上级所给的卖钱额和收购量的任务,而不注意调查市场和人民需要的主观主义作风。自从实行这种商业体制改革以来,商业人员学习做生意的积极性提高了;县委对商业工作的领导也大大加强了;城乡各种商业的经营额都迅速地增长了;国家的利润和税收也随着增加了。而最重要的收获,还在于这样做,既满足了城乡群众的需要,又有效地促进着县营工业、手工业和农副业的发展。
强调调查研究,加强计划工作,避免保守和冒进的两种偏向
综上所述,为了正确地处理工农业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工农业的共同高涨,地方党委的任务是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计划经济的全面领导,有效地组织和发挥工业、农业、商业等各个经济部门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作用。为此,就必须使重工业和轻工业、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保持正确的比例。过去我们对于这一点,在道理上是懂得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因而常常是心中无数。我们和有些经济部门,当去年中央提倡节约的时候,曾片面地强调了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产生了右的保守主义的偏向;相反,今年上半年,当中央提出了反对右倾保守思想之后,又曾片面地强调了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促进的作用,没有注意到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发展比例,而且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比例包含着局部和整体、中央和地方、城市和乡村、近海地区和内地等一系列的复杂关系,以致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基本建设工作中,又产生了盲目冒进的偏向。结果,上下左右四邻之间形成了人为的紧张状态,终于不得不中途变更计划。我们由此感到,在生产建设事业中,为了避免时而保守、时而冒进的两种偏向,地方和中央一样也必须根据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来加强计划工作。同时无论地方党委或各个经济部门,都要强调周密的调查研究;强调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强调局部服从整体,强调地方服从中央,反对本位主义和地方主义。只有这样,才符合工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工农业的共同高涨。


查看完整版本: [-- 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促进工农业共同高涨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