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乌兰巴托印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11月 -> 乌兰巴托印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逢烨 1956-11-26 00:00

乌兰巴托印象

第5版()
专栏:

乌兰巴托印象
本报记者 逢烨
两个月前,我乘坐北京到乌兰巴托的快车,来到了久已向往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
火车从内蒙古的集宁转车后,不久就进入草原地带,一片接着一片,广阔无垠。过了国境以后,铁路像一条长带,盘绕在草原和沙漠上。沿途,铁路车站的白色房屋,十分引人注目。在两三个较大的车站旁边,出现了很多漂亮楼房。同车的一位在蒙古铁路上工作的同志告诉我,两三年前,这些地方都是没有建筑物的荒野,铁路通车以后,才逐渐变成了新兴的市镇。
车子是在清晨进入乌兰巴托市的。为了早些看见它,天还未亮我们就起床了。等到感觉车行的速度减慢时,远远地便看见在电灯光照耀下的市区了。
车行的北边,距离市区高大建筑还有一段途程,有一个比较集中的镇子,这里有房屋也有白色的蒙古包,这就是蒙古人民的领袖苏赫—巴托尔诞生的地方——阿木古郎巴托尔城,过去也称买卖城,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
进入火车站,一幢高大的新建筑耸立在眼前,这是新建的火车站,正在进行安装工作。连接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铁路联运通车快一年了,听说新车站将在通车一周年的时候开始使用,那时,三国的直达客车也将开始通行。
我们在乌兰巴托市区绕行一周,还到西边的高地上俯瞰这个城市,它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玲珑美丽的城市。目前,市区的面积不大,但是新建筑很集中,整洁。蒙古的秋天,天空特别的晴朗,明亮,和这个城市里色采鲜明的建筑群交相辉映,显得又别致而又有特点。
政府大厦的白墙,很远就可以看到。大厦前面的苏赫—巴托尔广场,是一块用水泥铺设的平整的场地,每年7月,蒙古人民庆祝革命胜利的节日时,都要在这个广场上检阅一次劳动人民的建设成果。
绕围着政府大厦和广场,是市区的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剧院、电影院和接待客人的阿尔泰旅馆都在附近。
乌兰巴托四周山顶上缺少树木,据说春天的风砂比较大,市政建设部门正积极地要绿化这个城市。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看到新植的行道树已经成活,街心花园里的草地、绿树已把这个城市点缀得更漂亮了。随着绿化计划的开展,我们想,衬托着那些色采鲜明的房屋,乌兰巴托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和使人留连不舍。
国营商店和供销合作社分布在市区的各条大街上。市里最大的一个国营商店,也是建立最早的一个,已经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了。商店里有蒙古工人制作的皮鞋、马鞍、香肠等,有从中国运来的绸缎、布匹,还有从苏联运来的收音机和缝纫机,供应人们生活的需要。蒙古人民十分喜爱中国绸缎,不论是老年人和青年男女,都喜欢用绸缎做蒙古袍子。在假日的街头,或者是在节日的纪念会上,我都曾经看到很多人穿着崭新的绸缎袍子。
随着乌兰巴托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的百货店和货物也逐步增加着。今年秋天,一座专门供给儿童需要的儿童商店开幕了,母亲们可以在这里方便地选购孩子们需要的各种东西。每遇星期天晴朗的日子,在儿童商店门口和通往商店的马路上,出现着一个个张有蓝色篷子的手推儿童车,这是母亲们带领心爱的孩子来街头散步或者购买日用品。
乌兰巴托学生之多、给人以很深的印象。这里是蒙古的文化中心。劳动人民的子女都有了入学的机会。乌兰巴托市政府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现在,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民,每五个人中平均有一个人曾受到高等、中等和初等教育,每年还有更多的人入学。每年,也从这个城市里造就出千百个高等和中等的专门人材。全国的专门人材,有70%是在首都培养出来的。首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和它原来的基础联系起来了解,就会使人感到惊讶了。三十多年以前,乌兰巴托仅仅有一所喇嘛庙附设的小学,学校里只收容了封建王公和贵族的子弟二、三十人,那时,劳动人民是文盲。现在,人们不但普遍地识字,而且知识分子和专门技术人材也一天天增多了。
乌兰巴托成为一个城市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革命胜利以前的长时期内,却是一个破旧的小城。过去,人们把它称作“大库伦”,意思是大喇嘛庙集中的地方。那时,住在这里的主要是封建王公和大喇嘛,城里除喇嘛庙外,很少楼房。革命胜利后的三十多年内,根本改变了过去的面貌,一个新的蒙古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这里建立起来。全市人口已经增加到十二万人。我曾经和一位居住在这里几十年的老华侨谈到乌兰巴托的变化,他回忆过去的情景时说,那时的街道既狭小又杂乱,尽是低矮的平房和蒙古包。现在,宽阔的马路两旁,排列着整洁的房屋。牲畜交易市场已经迁出市区了。乌兰巴托的大街正在向四周扩展。
为劳动人民修建的住宅每年都在增添,这是成套的设备齐全的宿舍,今年修建成的住宅面积就有一万三千平方公尺。我们的住所旁边,最近有一幢三层楼的宿舍刚完工。满面笑容的人们陆续地搬进了他们舒适的新居。据乌兰巴托市市政府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说,最近两年首都的新建筑,比第二个五年计划(1953—57年)的前两年增加了两倍,根据蒙古的条件,这是比较快的增长速度。他还说,不久的将来,劳动人民的福利建设还要增多,每个人的平均住宅也要增加。
在这个城市的市郊,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些蒙古包。据说老年人们住惯了,仍然喜欢住它。这个携带方便的住所,有它的特点。夏天,市郊的台地上,要出现很多度夏的白色蒙古包,住在那里很凉爽。现在,乌兰巴托已经是一片银色世界,白雪复盖在大地上,加上了一层层厚毛毡的蒙古包集聚在市区周围,大家要在这里过冬了。
不久以前,我在乌兰巴托市市长的办公室里看到一幅乌兰巴托市的建设蓝图,第一副市长查嘎其同志详细地给我讲解。未来的乌兰巴托市东到那莱哈煤矿区、西到制药工厂,长四十多公里。南边,靠近土拉河将出现一个人造湖和大公园,北边,种植起来的绿树将挡住春天的风砂。市区内的上下水道勘探工作已经开始,根据中蒙协定由中国帮助建设的工厂、农场和体育场也正在进行设计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这个红色的英雄城市将要变得更加繁荣和壮丽。(附图片)
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市中心区
乌兰巴托中央广场上的苏赫—巴托尔雕像


查看完整版本: [-- 乌兰巴托印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