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电影“花木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11月 -> 关于电影“花木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梦家 1956-11-26 00:00

关于电影“花木兰”

第7版()
专栏:

关于电影“花木兰”
陈梦家
常香玉所领导的河南豫剧团在北京舞台上演出了“红娘”和“花木兰”,我看了几回以后,赞美之余,也想到它们应该拍成电影。我以为“红娘”更应该先拍,而且容易拍好。但是最近在东北摄制成的电影片,却是“花木兰”。在一个星期日下午,我们挤在“蟾宫”电影院内观看。从头至尾,在我们的前后左右,为了赞赏常香玉的精美的演技,和嘹亮的歌喉,“啧”“啧”赞扬之声不绝。就常香玉一个人而说,她在银幕上是成功的,她较之其它摄成电影片的地方戏,更能够出色地给人从容欣赏的机会。她的唱词,在电影上更清晰更准确的印入人的耳鼓上,比之在剧院中听的更清切,比之在唱片上或广播中听的更真切。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影片中的布景与摆设,大有问题。那些不真实的“山”,尤其是大战一幕的布景太糟了,演员们往来驰骋几乎处处受到障碍。我的老花眼仿佛看到摄影场大方格子的洋灰地。那些个帐篷也是很不顺眼的。它们较之“天仙配”的布景和摆设,差得多了。这些技术上的问题,摄制电影的人若能事先好好地研究一番,吸收别的古装记录片和其它剧种的舞台布景的长处,应该可以做得好些的。显然的,这张影片的摄制者,没有很慎重地处理这些问题,或者可以说电影导演还没有想法使电影手法去适应地方戏的特性。电影“花木兰”在摄制上尽管有这许多毛病,但是在我们所看的一场上,全体的观众无视那种不很合理的布景,异口同声发出不常听见的赞美的“啧”“啧”之声,那末还应该归功于常香玉及全体演员们的表演,把这些缺点遮盖过了。
这部记录片在摄影处理上是有缺点的,但作为一部舞台记录片,还是很应该看的。我以为,除了梅兰芳先生的诸作外,这部记录片的表演和歌唱是够得上世界的歌剧的水平的。常香玉的天赋的歌喉,异乎寻常地从容而有节度地操纵了那宽阔的音域,做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真是值得惊奇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更盼望电影工作者创造地把地方戏摄制出来。
10月7日“人民日报”刊有余吾家对于此片的评介,以为这部电影存在着传统的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的矛盾,他希望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也就是在遗产的风格上作必要的加工。我想这是对的。电影“花木兰”的野外景,最好是只要背景而无需立体的山,那末用马鞭当马,也就自然一些。但是,这部电影片的写实的布景,本身就有不真实之处,使人看了很不自在。至于舞台剧搬上银幕,其问题尚不仅仅在象征的与写实的表现手法,而在于如何调和舞台的表现与电影的表现之间所存在的不同手法和若干障碍。
我个人十分赞成将好的地方戏多多拍成电影,如此可以使更多的人看到我们优美的文化遗产。我尤其觉得,为了服务于人数最多的工农兵大众,舞台记录电影之应大力发展,尤为急不容缓。这其间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应该大家讨论设法,使拍成电影的地方戏比在舞台上演出的更出色更好,至少不比它坏。也不要忘记,有些艺术性和教育性很高的地方戏,虽然在大城市如北京不曾受到应受到的重视,但是还应该拍制电影。我指的是北京曲剧团所演的“罗汉钱”和“妇女代表张桂容”,主演者魏喜奎的表演与歌喉是最可赞美的。她在张桂容的口中唱出了妇女对于毛主席的歌颂,那种真情流露是占据一半人口的妇女的真实声音;她在“罗汉钱”中唱出了母亲对于第二代获得自由而追想自己过去的沉痛。这两个现代歌剧,对于农村和较小的城市,还应该是需要的,更何况它们本身是较完美的艺术作品。希望艺术界的先生们,推陈而且要出新,爱护那几乎被忘记的昆剧,也爱护那新生萌芽的曲剧。使它们同样地能登上银幕,开放奇花。


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电影“花木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