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绿水青山膏腴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11月 -> 绿水青山膏腴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柳梆 1956-11-28 00:00

绿水青山膏腴田

第3版()
专栏:

绿水青山膏腴田
本报记者 柳梆
一到邓家堡(在甘肃武山县),就听人在夸今年这里的四大稀罕:耕地连片;出现四百斤的夏田;水稻上山;沟里蓄水养鸭。这在一般农村中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这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苦寒干旱黄土山区,确实是稀罕的事情。武山县人民委员会驻邓家堡水土保持工作组的孔风忠同志一面陪我参观这个山村的新景象,一面谈起了它的沧桑史:
邓家堡村座落在渭河南岸一个山腰上。它包括邓家堡、马家山、张家堡和黎家坪四个小村。二千多亩耕地差不多尽是零星小块的陡坡山地。这里的年雨量有一半集中在6、7、8月份。加上森林草坡早遭破坏,往往一场暴雨,满山泥水倾泻,把肥沃的土壤卷走,剩下硬硬的底板。年复一年,良田变成沟壑。1929年,这个不满百口人的小村子曾经饿死过三十七人,有五户逃荒在外。这就是1952年以前邓家堡的轮廓。
今天,当我们在这里漫步的时候,虽然从崖脚下的土层上还可以看到水土流失的痕迹,但是崖坡上已经是一层层长满高粱和谷子的梯田了。差不多所有耕地的边沿都培起一道道整齐的地埂。地埂里面有的还套着软堰。从1952年到去年年底,已培地埂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97%(个别红粘土的地方不宜培地埂),基本上做到“地地有埂,埂埂相连”。软堰则是近年来的新创造。它和地埂一样,能拦水淤泥,独特之处是不占地。所以农民们说:“一亩地,三道堰,该收八斗收一担。”几年来的努力,使得多年来零星分割的山坡陡地大部分淤成了连片的平地。最大的一片达五十亩,小的也有七、八亩。这就是当地农民们所啧啧称道的“一稀罕”。
土地连片给使用新式农具和其他的农业技术改革创造了条件。这就产生了邓家堡的“二稀罕”——夏田亩产四百斤。刚刚解放的时候,这个地方粮食的亩产量只有八十斤左右。邓家堡的二十五户居民中,有91%的人缺少四个月的口粮。全村只有三床棉被。几乎没有一个妇女能够穿上棉裤。现在呢?除两户劳力少,娃娃多的暂时还有点困难外,其余的人都已经是丰衣足食,有穿有戴,有铺有盖。去年全行政村四十四户共卖给国家余粮九千六百三十二斤。估计今年卖余粮的数字还要大大增加。曾经招待我们在他家里吃饭的青年农民邓耀清,一家四口人,两个劳动力,今年共做了四百五十个劳动日。平均每口人收入一千多斤粮食。几年来全村新盖了六十几间瓦房。
主人边说边领着我继续爬了一段迂回曲折的盘山道。刚刚翻过一道梁,就看见一片黄灿灿的随风起伏的水稻的波浪。在这个高山苦旱的地方种水稻,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一棵稻穗足有五、六寸长,我信手撷下一穗,数了一数,鼓鼓的颗粒足有一百四十多颗。据老庄稼汉的估计,这样的水稻一亩可以实收四百二十多斤米。旱地改水地,高产作物代替了低产作物,使这里产量迅速提高。目前邓家堡已经有水浇地六百多亩。
“那末,水从哪里来呢?”
想不到我问起水,竟引起了水土保持劳动模范、中共邓家堡分支部组织委员邓俊杰的无限感慨。他先给我讲了一番水的故事:
搞水土保持以前的邓家堡,下雨时,房屋、良田被冲垮,耕牛家畜被淹死;可是一旦雨过天晴,全村又在为人畜饮水而发愁——吃水得到五、六里地以外去驮。那时候邓家堡的男人要娶外村的姑娘,就好比要娶天上的仙女一样。因为姑娘们不但害怕嫁到这个穷山村要挨饿,而且还害怕受渴。邓家代和林家庄林平喜的妹妹互相看上了,就是因为女方的父母嫌邓家堡缺水而使这对有情人终归没能成眷属。马来成老大爷因为受不过缺水的罪,全家搬到峡口落户去了。谈到这里,邓俊杰忽然笑着说:“这个八十几的老头儿今年又回来啦!”
我们来到康家沟拦水坝的跟前。这条沟原来是邓家堡的一大祸害。1953年雨水甚至一口啃垮了陇海铁路的便道。以后人们在它的周围栽树种草,今年又拦腰筑了一座长三十八公尺、高十一公尺的土坝,形成了个碧绿清澈的人工湖。这里的水可以灌溉附近的三百五十亩地,一年可以增产二万八千斤粮食。
来到桥子沟,我见识到另一种治理沟壑的办法。从前,桥子沟是这个山村的十几条大沟中的“罪魁”,后来人们在它的身上筑了七十八道插柳谷坊,阻滞山洪,拦蓄泥土。原来陡峭的沟底,今天已经淤成一块块平地。在这些地里种上草木樨,去年就收了四千八百斤。
在西北高原,看到那些千疮百孔的未经治理的沟壑,真叫人着急,人们几时才能把那些残缺的土地改造好呢?看了这些新治理的沟壑,又觉得赤地变青山并不是渺茫的神话——桥子沟的巨大变化,前后才不过四、五年啊!
邓家堡曾经在水土保持方针问题上走过弯路。1952年陇南水土保持工作组到邓家堡来开展工作的开始,曾产生了忽视田间工程、单纯在沟壑打坝的偏向。1953年全村打了六十七块坝,1954年增加到二百零四座。不料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四小时下了六十七公厘的暴雨,人们辛辛苦苦搞了两、三年的土坝,90%都给冲垮了。那时,地里的高粱糜谷倒伏,马铃薯块根翻出土面。全村一片叹息声——多么沉痛的教训啊!
今年6月5日,邓家堡又经历了一场较1954年更凶猛的暴雨——十分钟下了三十九公厘。然而邓家堡的土坝和庄稼都安然无恙。为什么呢?村青年团支部书记、出席过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黎绪定笑着回答我:现在的土坝都是“钢筋水泥”筑成的!我懂得他的意思。他指的是现在的每一项水土保持工程都贯彻了全面治理的原则。
1954年的那次大雨以后,工作组深入研究了打坝失败的原因,发现群众长期在同自然灾害斗争中,就积累了许多水土保持的经验。如邓家堡早就流传着这样的话:“水是一条龙,先从山顶行,治下不治上,万事一场空。”这说明水土保持必须坚持全面治理的方针。“涝池没大小,地点选择好”。这说明农民并不同意盲目修大工程。“平常(搞水土保持)不误农时,雨来全面突击,雨后比成绩”。这说明群众懂得合理支配农活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时间。“梅花柱子连环夯,一调六夯三倒腔。”“培一层土,打一次夯,明年粮食增一半。”这说明农民是重视工程质量的。今年邓家堡的群众又创造性地在二十丈高的坡度的大红沟峭壁上用“刺路前进,借土点种”(把种子和泥土拌好,用锨子把它撒到峭壁上)的办法,种上了五亩地面积的草木樨。在分水岭上根据不同的地形,挖了五千个鱼鳞式、燕翅式和螺旋式的蓄水保土水平沟,种上了十万株簸箕柳。这种树,农民们管它叫摇钱树——到明年秋天,每株柳可以编两个簸箕。每个簸箕值七角五分钱。十万株柳的收入就是十五万元。依靠群众智慧,根据自然特点,经过全面规划,采取农、林、牧、水的综合措施,邓家堡的水土保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个控制了水土流失占土地面积80%,基本上做到“水不下塬,土不下坡,泥不出沟,沙不漫地”的山村,几年来并没有接受国家投资,完全依靠群众的力量,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然面貌迅速改变。


查看完整版本: [-- 绿水青山膏腴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