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我的画展说几句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11月 -> 为我的画展说几句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俞剑华 1956-11-30 00:00

为我的画展说几句话

第8版()
专栏:

为我的画展说几句话
俞剑华
中国美术家协会定于11月24日到12月9日在故宫神武门为我举行一个国画展览。我想我虽然早年在上海也常常举行个展,但是在解放以后,特别是在北京,却未敢展出。目前在百花齐放的号召下,我这朵小小的野花,也就大胆到花园里来凑凑热闹。
山东向来是不出画家的地方,我就生在不出画家的济南。从小就喜欢画画,因为画画曾被老师敲过手心。二十一岁(1915)才到北京高师正式学画,起初也是学的西画,第二年开始从先师陈师曾先生学山水,没有学好,陈先生就去世了。其间也曾想专画水彩画。后来到了上海,与黄宾虹、张善孖、张大千、熊松泉诸先生往还,组织“烂漫画社”。大千那时专学石涛,他劝我专学龚半千。我想专学一家,太少变化,而龚半千的画风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我就遍学石涛、石溪、瞿山以及田叔、石田、仲圭、叔明诸家(遵守先师遗训,绝不学四王),画风虽有变化,但究竟只学古人,不过得点皮毛,离开古人,自己竟一无所有,实在感觉空虚。
“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从1930年夏天起,开始实地写生,最初是到雁荡山,所见层峦叠嶂、奇峰异瀑,甚至一石一树,处处都可入画,处处都是古人没有画过的好稿本,处处都是在家里所意想不到的好章法。在那儿住了一个月,画了六本册页,回到上海,同道看了,也颇为欣赏。以后就坚定利用假期多作旅行写生,每年春假画近的山,暑假画远的山。于是天台、仙霞、江郎、龙虎、龟峰、诸暨、溪口、四明、烂柯、匡庐、黄山、白岳、九华、泰山、崂山、华山,无不有我的足迹,每到一处,一边作画,一边作游记,所积写生画稿数十册,游记六大本。抗战期间,曾画过福州的鼓山、崇安的武夷九曲。解放以后,曾画过泰山、恒山、五台山,在五台山从骡子上摔下来,几乎成为“好游名山、不知所终”。
在这几十年间也陆续看了不少的历代名迹,不但明清的看得极多,就是宋元的以至五代隋唐的,也有所寓目。有所寓目,就有所吸收;有所吸收,对于自己的作品就有所改进。
看吧,用了四十年的功夫,写生了几十座名山,看了上千张的名画,涂抹了不计其数的宣纸,总应该画的像样了吧?可惜我万事俱备,就差一样作画的天才,因此用力虽勤,成就太少,厚望有余,气韵不足。虽然住在南方已逾三十年,所画又多系南方山水,但山东人的侉气,似乎并未改掉多少,现在只好美其名叫“地方的民族性”,或者叫它“个性”吧。
这个顽强的个性,虽然阻止了我的进步,但是也阻止了我的堕落,就是它阻止了我向“投机取巧”“油腔滑调”那种迎合时好的庸俗作风。
这次展出品一百二十幅,是最近十年以来作品的一部分,大的有五尺四幅通景的“龟峰全景”和“黄山大观”,小的也有尺来长的“黄山松树”。其中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写想的,一类是写生的,但写生的并非写生习作,而是经过加工的。无论写想写生,所有的稿子都是自己的,所有的构图都是自出心裁的,就是说这些画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我自己的,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今人,只有这一点是颇觉自豪的,也就是因为有这一点,才愿意举行展览。野花当然比不上牡丹、芍药、芙蓉、菊花,但大花旁边一朵小花,临风摇曳,悠然自得,也不觉其丑。
我的粉本,大半是国内名山,对于许多久居北京不暇出游的人,我想供献一个“卧游”的机会。
最后,我认为我国画画的人还多,搞理论的人实在太少,我现在已有专搞理论的倾向,可能不再画画,将来就不容易再举行个展了,不过并不是说就此关门。(附图片)
溪亭清旷(国画)    俞剑华


查看完整版本: [-- 为我的画展说几句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