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也说难免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6年12月 -> 也说难免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柳小如 1956-12-30 00:00

也说难免

第8版()
专栏:

也说难免
柳小如
也说难免,是因为有人已经说过“难免”。既已说了,何必再说?一说再说,岂不啰苏?“难免”不“难免”本是一桩啰苏事,啰苏事不得不用啰苏话来说,这也算一桩“难免”吧?
10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七版登了一篇“说‘难免’”,作者尉迟葵同志批评了某些肃反干部,把并非难免之事看作“难免”,指出这些“开口就是‘难免’的领导干部”,其实是“粗枝大叶”,“浮光掠影”,“安闲得很”。并指出:此种领导干部是“早就预期着‘难免’”,执行之中又没有“力求‘能免’”,其结果是“当然就有人‘不免’”。作者在感慨之余,给“难免论者”推荐了欧阳修的“泷冈阡表”一文,期望他们从老欧阳先生那里学习一点东西。这番意思是好的。不过,作者意不止此,除了一些馈赠之外,看来还有为一些在肃反斗争中受到“不免”的同志鸣不平的意思。
被“不免”的同志,心有不平,乃是理所当然,不平则鸣,也是理所当然。鸣了不平才能心平气和,同志之间才能复好如初。可惜,“说‘难免’”一文所鸣的不平,却并不能使“不免”的同志心平气和,不仅如此,恐怕是心更不平,气更不和。
何以见得?
此文为证。“说‘难免’”一文说的尽是人为的“难免”,臆构的“难免”,而非客观的难免,真实的难免。把难免都打上了括号,这就使人看不到世间还有真正难免之事。
令人遗憾的是,肃反斗争中确实有些好同志,在不是人为的“难免”,不是臆构的“难免”下,被“不免”了一番。但是,最后都在“不冤枉一个好人”的政策下,解除了“不免”之屈。对于这些同志,要虚心听取他们申屈,乃至向他们赔情道歉,这都是必要的、应该的。不过,也要实事求是地向他们说清楚客观的、真实的难免之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化委屈为谅解,化隔阂为团结。若不是这样,告诉他们天下并无难免之事,所谓“难免”也者,只不过是“安闲得很”的人,“粗枝大叶”、“浮光掠影”地乱整而已。为受屈的同志说一说出气儿的话,用心是好,可是,如此说法,后果又将如何?既伤感情于先,难道还要让他们耿耿在怀于后吗?
俗语说得好:“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有“经过”的人,以为此中有甚“难”事?
“又有什么‘难’在哪里”?说起话来就“难免”风凉一些,或者说,也有点“飘飘然”吧!成败论英雄,这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成败已成定局。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要做到既不使一个反革命分子漏网,又不冤枉一个好人,恐怕比事后诸葛亮,要不容易些吧!?“在大运动中(例如在肃反运动中),有时发生一点过火的斗争,伤了自己人的感情,甚至错误地搜了自己人的腰包,这也是难免的。”(“说‘难免’”一文从“文汇报”上引的一段话,这里也借来一用)正是,何独肃反如此,哪桩政治活动,是像彼得堡的涅瓦大街呢?
如此说来,受了“不免”之屈的同志,都是在所难免的了。这同说成都不是难免是一样的片面。这里只要分清楚在错斗的情况中,哪些是普遍的,哪些是个别的,就行了。还要纠缠下去,恐怕真有点啰苏了吧?
尉迟葵同志以为“礼多人不怪”,统统赠以打括号的“难免”二字,另附“泷冈阡表”一文。这么一来,倒使人觉得似乎有点富而好礼,并不那么实事求是了。我看,赠礼也要分清对象,否则,“无功受禄”,人家“也不是一概推委不得的”。


查看完整版本: [-- 也说难免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