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白布屑的故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7年01月 -> 白布屑的故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邓白洲 1957-01-30 00:00

白布屑的故事

第8版()
专栏:

白布屑的故事
邓白洲
吃早饭时候,高级社办公室前面的墙头下,围着一大群人,挤着看壁上新贴的一张榜。有的伸着脖子,有的颠起脚尖,有的在笑,有的在喊。真是比看把戏还热闹几倍。
李四婆婆正在灶前炒着萝卜丝,听到外面的喧闹声,便赶到大门口张望。她一见这个场面,就脚不由己地往前走去。
原来这是社里一张扫盲榜。谁是文盲,谁认识多少字,谁几时不算文盲,榜上都写得一清二楚。
李四婆婆六十开外了,眼力不管用,除看清了榜的上端横排着“扫盲榜”三个大字外,以下的字就只看到一个个模糊的黑点点了。她就问站在旁边的生产队长石生道:“我呢,上面写些什么?”石生还没有找到她的名字,三喜小鬼就抢先叫道:“你吗?五十个字!”
李四婆婆没理睬三喜,正正经经地又对石生说:“三喜小鬼专爱开玩笑,石生你给我看看。”
石生仔细找了一会,才一字一字地念给她听,和三喜小鬼说的没差分毫。李四婆婆沉默了一下,又问石生道:“我媳妇翠英呢?”三喜一听又抢先说道:“她呀!那比你多多了。”他把手一伸,伸出三个指头摇晃着说:“三百个,比你多几倍哩!”
李四婆婆不听这句话还好,一听脸色就不同了,眉角边的绉纹显得更多更粗,脸孔板得沉沉地问石生道:“这榜是谁写的?不是坐在房子里乱画符吧?”石生笑答道:“那还行!这是民校老师根据社里的摸底写的。错不了!”
“错不了,哼!请你捎个口信,要他来我家打个转身。”四婆婆说完嘴巴一竖,扭转身就走了。
四婆婆走进厨房,媳妇翠英正在横一下顺一下地用筷子往锅子里夹萝卜丝。原来李四婆婆出来时本只打算望一望就进去,所以连锅铲也拿出来了。翠英从地里回来,一进屋就闻到厨房里萝卜丝烧焦的气味,赶进厨房去看,没看到娘,找了半天又没找到锅铲,慌了手脚,就只好把筷子当锅铲用。
李四婆婆看见翠英这个顽劲,也不把锅铲递给她,却声急气促的问道:“社里上次摸识字的底,你参加没有?”(因为翠英是妇女组长)翠英抬头见娘这副模样,有点骇怪似地喊道:“唉哟!娘呀,萝卜丝成了锅巴咧,还问什么识字摸底,这是件什么大事呐?”
四婆婆生气了,把锅铲往灶上一甩,说道:“不管大不大,我只问谁说我只认识五十个字?”
翠英一听,才一边收拾灶上的东西,一边笑道:“啊哟!原来这么一件事。上次社里开会,大家问你识多少字,我也说不出,后来还是社主任记性好,说你进过几夜民校,至少也认识五十个字了,民校老师就这样写上了榜。你有什么意见呐?”
四婆婆脸色似乎缓和了一些,但还是进一步追问道:“你的三百个又是谁给摸的?”翠英道:“这是我自己一个一个算起来的。”四婆婆道:“好吧!你自己会算,吃了饭给我算算。”
吃完饭,四婆婆从房子里取出一个不太厚的小方格本子来,往翠英身边一丢说:“你数数吧!”翠英翻开一看里面密密地写满了许多字。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品之类的,如“衣服”啦,“碗筷”啦;如“犁耙”啦,“打谷机”啦;有的是身体上的名称,如“手脚”啦,等等。字字写得那么端端正正,清清秀秀。翠英一数,足足四百来个。
翠英简直不能相信这是四婆婆写的,也不能相信她认得出。心里要想试试她,就随便指几个自己所认识的字问她,四婆婆答得没半点错——音正字义也明白。这一来,可把翠英弄得又尴尬又想不通。从没看见婆婆抱过书本念,也没看过她坐在桌上写,她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弄熟了这么多的字呢?她只好慢慢地追问婆婆,李四婆婆便忍不住笑起来,一五一十地讲出她学习的故事。
“去年冬天,民校搬得那么远,我晚上看不清路,有什么办法上学呢?不学吗,以后一家人都会认字,看报,只剩下我一个‘瞎子’,我是不甘心的。于是我打定了主意,要自个学,同你比一比。我托别人上街买一斤白布屑,把它剪成一个个小方块,每天到外面找人问一两个字,请他们给我写在小布块上。人家给我写好了,我就把小布块贴在物件上。比如衣字吧,我就钉在衣上;被字吧,我就钉在被子上;手字吧,贴在手臂上;碗字吧,贴在碗底下。这样,字跟物件走,物件跟人走,就时时可以练字。走路用指头在空中练;吃饭用筷子在碗里练;洗衣用木杆在水上练,睡觉用指头在肚子上练。练来练去,字练熟了,我才往本子上写。这就不单字记得牢,也写得好哩!……”
翠英静静地听着,全神贯注地瞧着婆婆的神态,仿佛她在瞧着一个陌生人说话那样。而李四婆婆则越说声音越嘹亮,神情越健旺、充沛。说到最后,她脸庞竟涌现了一股年轻人的微笑。


查看完整版本: [-- 白布屑的故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