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台湾:九百万人口,一百万饥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7年01月 -> 台湾:九百万人口,一百万饥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古凡 1957-01-31 00:00

台湾:九百万人口,一百万饥民

第4版()
专栏:

台湾:九百万人口,一百万饥民
古凡
春节前,台湾各地都在进行贫民调查登记,并且由各县市的冬令救济委员会,负责向社会人士募捐现款和衣物,以便赈济饥民。从国民党台湾省政府社会处发表的统计数字来看,国民党统治台湾这些年来,最显著的“政绩”之一,是台湾贫民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加。下面是台湾社会处统计的台湾省贫民人数:
1948年1月二十六万二千九百五十五人。
1951年1月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三人。
1956年1月一百万人以上。
在九百万居民的台湾,有一百万人以上需要赈济。这就是说,每九个人中就有一名,这已经够骇人听闻的了。可是,现在台湾贫民的人数又比一年前增加了。虽然台湾报纸还没有刊登全省的综合统计数字,但个别县市冬令救济委员会发表的统计数字,都表明了贫民人数的增加。在有五十三万多人口的台中县,目前竟有十二万四千多贫民需要赈济,平均大约每四个人中就有一名贫民。台北市贫民户数和人数四年之间增加了将近一倍。台北市冬令救济委员会发表的统计如下:
1954年1月五千九百三十九户二万八千六百三十九人。
1955年1月六千九百三十五户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七人。
1956年1月九千四百八十二户四万七千五百二十五人。
1957年1月一万零七十七户五万一千六百六十七人。
台湾贫民登记的标准有下列几条:一、一级贫民——即乞丐。定义是“非施予紧急救济,无以为活者”;二、二级贫民——住在贫民窟中,“非时常得亲友之援助,无法维持生活”的饥民;三、三级贫民——住在贫民窟中的工人和小商贩,有子女五人以上,而收入低微,无法抚养家属的饥民;四、死亡蒋军官兵的遗眷和蒋军家属,依其贫穷程度分列入各级贫民中。
在各县市所登记的贫民中,乞丐(即一级贫民)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在台北县,目前有一万六千二百多名乞丐,平均全县每四十一个人中,就有一名乞丐,在澎湖列岛,有二千多名乞丐,也是平均每四十个居民中就有一名乞丐。蒋军家眷和死亡蒋军遗属沦为乞丐和饥民的也不少,在台北县就有将近三千人。
台湾报纸承认,台湾的乞丐和饥民的人数很多,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但是所谓“冬令救济”,却只是象征性的,“根本无济于事”。例如台北市准备在这个春节前发放给贫民的赈济款项,一共只有五十四万多元(台币,下同)。平均每个贫民只能获得十元的救济金。十元台币目前在台北市大约可购买五市斤大米,杯水车薪,远不能解救“非施予紧急救济,无以为活”等乞丐和饥民的饥饿问题。
应该说明,台北市五十四万多元台币的救济金,其中有二十九万多元是向社会各界人士募捐得来的。蒋介石集团台北市政府拨出的救济款项只占二十五万元。而在去年内,台北“市府”招待“美国盟友”等的餐费,即达十七万多元台币。
蒋介石集团把浩大的军政费用开支的重担压在台湾人民的身上,采取“杀鸡取蛋”的重税政策,年年增加税收,加深了台湾农村破产、工商业雕零的程度,大批工人、农民和渔民走进失业的队伍,这是台湾乞丐和饥民人数年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蒋介石集团企图用“冬令救济”的办法,缓和饥寒交迫的贫民的反抗,一家台湾报纸写道:“救济是为了台湾社会的安全,人到饥寒而不得衣食的时候,不外走如下三条路:弱者自杀,强者挺而走险,普通人则多半沦为盗窃……这就是所以要举办冬令救济的意义。”
饥民饿死、冻死和自杀的惨事,在台湾常常发生。上月,台北草山竹子湖十名饥饿的青年樵夫上山搬运木材,结果冻死了五人,冻僵了五人;苗栗镇七十二岁的老妇杨阿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穿着仅可蔽身的单薄破烂的衣服,卧在铁路轨道上自杀;宜兰县礁溪乡少女吴静玉等八人到海边拾海菜充饥,都被大浪卷走,五人被淹死了,获救的吴纯香被吓得疯癫了。
(新华社讯)


查看完整版本: [-- 台湾:九百万人口,一百万饥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