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春节杂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7年01月 -> 春节杂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焦勇夫 1957-01-31 00:00

春节杂忆

第7版()
专栏:

春节杂忆
焦勇夫
按旧的习惯来说,一年之中最盛大的事件,要算是过春节了。
小时候,盼春节的心切,一过了腊月十五,就要挨天计算,看离年下还有几天;直数到三十这天才算放下心。看到家家贴对联,挂灯笼,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和人们忙碌的情形,孩子们就更加雀跃,一定要到处跑跑看看,但随即又有一层淡淡的哀愁罩上来,怕这有趣的时光,还不等人们仔细地吟味它,便飞一般地过去。所以,总不免要在心里祷念,盼这一天过得慢些,长些……。
大年夜,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叩头了”的蜡烛。这种蜡烛有手指长,据说叩一个头的时间就要着完;实际上却是可以点到十几分钟的。天刚黑,孩子们便先将蜡烛点起来,栽到炕沿上,仔细地端详,并且不时地去拨弄那烧化了的蜡油。在漆黑的暗夜里,这小小的蜡烛竟给人以光明,并且能够伴着孩子们玩儿,也委实是一件颇有兴味的事情。等到孩子们玩过了几根蜡烛之后,自然有些发困,但舍不得睡,怕的是吃不上饺子。
在我的家乡,当这一夜三星快落的时候,是要发一回“大纸”的。这所谓的“发大纸”,是因为据说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天上的诸神,例如财神、喜神、福神……都要下界的。不知是为了“与民同乐”,还是为了“动荤腥”,总之,他们要下界,百姓就得照例欢迎;此外,“上天言好事”的灶君也要在此刻再度临民,同时,还有祖宗要回家过年,凡此种种都要欢迎的,而“发大纸”就是欢迎的一种仪式。门前拢上一堆火,摆上饭桌、倒上几盅酒,把各处的蜡烛点起来,放上几枝爆竹就算完事。所谓“心到神知”,来不来就凭他们了。接完神还要吃饺子。
饺子的香与否,倒不值得怎样纪念;重要的是这饺子的有趣。在很多的饺子中,有那么几个,是馅中包有铜板的,母亲说:“谁吃到谁就有福气!”所以,吃的时候就特别留心,希望托天之庇作一个有福气的人。我虽则是不曾吃到过一个,然而却也并不懊恼,而且这些年来还竟没有忘这饺子的好处,以致于一提到春节,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饺子,而对于神却并不放在心上。这大约是因为,请神那么多年终不见来过一次,不免失之玄虚飘渺,反倒不如饺子对于人们来得更加实惠的缘故罢!
然而,我最佩服的还是这一点:能够把“五更分二年”的这一夜布置得这样饶有兴味和色彩,使世界忽然变得那么壮丽,到处是探究不完的秘密,给人一种追求的欲望,倒也是一件很大的创作呢!
天亮便是大年初一,这叫做“一元复始”。见面都要恭贺一番的。“见面发财”是一句最简单而又最合时宜的话,所以流传得也很广。但这是指在街上见面的时候而言,至于到邻居家里去拜年,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进门先要给人家的祖宗叩头,接着还要给长辈们叩头,完了便攀谈一番,题目是一年的计划之类。“叩头”委实麻烦,所以,孩子们都要躲出去的。现在想起来,“叩头”固然麻烦,但拜年这种礼节也还并不算多余,它是增进友谊和团结的一种方式。乡亲们如果曾经闹过红脸、口角的情形,在这拜年之中便取得了谅解,隔膜一经消除,进而自然是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够互相帮助罢!孩子们不懂这中的意思,对此也就全不在意。
最惹孩子们注意的,却是同着女婿一起“回娘家”的新出嫁的姑娘们。原来是在一起的小朋友,一旦之间作了媳妇,神态就不一样了,笑不出声,走路不能带风,俨然乎大人一般;装束也跟从前两样,脸上抹满胭脂,还有口红,头顶上凭空出来一朵大红花,间或还扎着一条网有云子的围裙,最逗人的还是:从此不能招呼乳名了,否则是会伤了她的自尊心的。孩子们很疑惑,总要揣度她何以要那般拘谨、严肃,是装的?还是不得不如此的?抑或是女婿不允许?于是,又评起那跟着来的女婿了,“看他那傻样!”大有为新娘子抱不平之概。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最大的两件事是吃和玩。然而那不是平常的吃,是有“令”的。例如吃饺子要过“破五”;初六是马行车动的开始,要吃好的,以示吉利;初七要吃“面条”,借以“锁住小孩子腿”,求得人财两旺;以后还吃什么,我可忘记了。至于玩儿,花样也是满多的,扭秧歌、踩高脚,耍狮子,闹龙灯,打秋千……。对于妇女,还定出了许多禁忌,动不得针线,动不得浆水,但目的无非是让她们休息玩玩而已。
这样地到了正月十五。天上是冰盘样的月亮,地下是灯火的世界,路上、仓房、井台边、马棚、碾房……到处是灯,有的灯上写着谜语,谓之“打灯虎”。这时候,那些“以文会友”的老先生们该发挥他们的高才丽思了。将一件极普通的东西,幻造得那么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思,如果有谁竟猜到了他那最为得意的一个,便是把酒相待。过完了正月十五,“一元复始”才真正地开始。
我不这样地过春节已经有好多年了。现在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想回到往昔去;不过是觉得春节毕竟给人们一个广阔的天地,生活显得那么多采和有情趣,借此解除人们一年之中的疲累,同时孕育了新的精力,鼓舞人们在这无穷的宇宙中探求,也是很有意思的。当然,旧的过春节的方法,还有神鬼的迷信的部分,但新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也确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周公制礼作乐,我们也要有我们的“周公”!
倘使本文还能为有志于撰写“中国风俗考”的朋友提供一点资料,那就更是意外的收获了。


查看完整版本: [-- 春节杂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