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不能抹煞“无冕之王” 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许君远的文章摘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7年06月 -> 不能抹煞“无冕之王” 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许君远的文章摘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7-06-26 00:00

不能抹煞“无冕之王” 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许君远的文章摘要

第3版()
专栏:什么话

  不能抹煞“无冕之王”
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许君远的文章摘要
报纸编辑的清规戒律恐怕也很严重。文木同志要为记者争地位,我由记者地位联系到过去的“无冕之王”。编辑同志见了这个名词,立即觉得它与资产阶级办报思想有关,还是不登为妙。如果清规戒律继续作祟,如何能“放”得透?“放”得广?在全国各地争取在要放得好的今天,害怕毒草甚至也不愿让野草闲花滋蔓的心情应该有所改变了吧?但是大部分的党报还在摆着“党员面孔”,没有笑容,难道这就是党报必备的风格吗?大家都在喊叫“拆墙”,党报还想筑寨自固,长此以往,如何指导党与非党同志的团结工作?因此我建议,在选择新闻上,党报的尺度应该更放宽些,起个带头作用。故步自封,落在其他报纸后面,并非上计。
我感到解放后报馆机关化,新闻从业人员与一般机关干部没有什么差别。特别是外勤,早已摘掉了那顶“无冕之王”的帽子,再也不必挖空心思,广结善缘,布置新闻线索。报社的一纸公函,效果比过去的记者私人卡片要来得大。在旧社会里,新闻界的败类很多,消息
“客里空”,报道“莫须有”,公开受贿,秘密敲诈,丑行可写一部“报人外史”。但是其中不少人硜硜自守,凭自己的能力吃饭。日久天长,他们都有一种恢宏的气度,昂首阔步出入于“大人先生”之门,而大人先生也乐与他们交往。这样,他们的采访工作便无往不利,甚至对新闻幕后的来龙去脉也能摸个清清楚楚。新中国的新闻记者要对人民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负责,这是对的。但是只谈“负责”就够了吗?把旧社会“无冕之王”的特长一笔抹杀,我认为不够公道。    (摘自5月21日文汇报)


查看完整版本: [-- 不能抹煞“无冕之王” 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许君远的文章摘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