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瞻前顾后十五年——湖北鄂城杜山乡十户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7年09月 -> 瞻前顾后十五年——湖北鄂城杜山乡十户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瑞生 欧保华 朱楚芹 曲一凡 1957-09-30 00:00

瞻前顾后十五年——湖北鄂城杜山乡十户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第5版()
专栏:

瞻前顾后十五年
——湖北鄂城杜山乡十户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王瑞生、欧保华、朱楚芹 调查
新华社记者 曲一凡 整理
(续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
毛主席提出在五年左右巩固农业合作社。巩固工作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使合作社不断地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继续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另方面加强农村政治思想工作,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今年春天,中共湖北省委员会曾向全省农民和农村干部提出一个在经济上巩固合作社的努力目标,即要求全省80%—90%的农业社在三年内(1956—1958年)做到:合作社的总收入比1955年(即合作化前一年)增加50%以上,社内积累有足够的生产费用,社员的纯收入增加到30%以上,大部分贫农的生活上升到中农或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争取在七年内(1956—1962年)做到:合作社的总收入比1955年增加一倍以上,社内农具、耕牛、饲料、种籽准备充足,而且存余一年的生产费用,大部分社员做到有吃、有穿、有用还有余。
旭光一社根据省委的指示和本社的具体情况,已经初步制订出一个远景规划,现将其中关于社和社员的收入以及社员生活变化情况,列表如下:
项目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与1955年比较增长百分比1962年与1955年比较增长百分比全社各年总收入12.8万元20.3万元32.3万元38.8万元203%46.3万元261.7%每户社员平均纯收
入352元496元798元966元174.4%1122 元218.7社员生活变化困难户53户16户6户00一般户164户69户31户20户0富裕户58户190户238户255户275户说明这个社现有275户社员,这里所指的困难户、一般户和富裕户,是以这样一个标准来计算的:困难户,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在40—60元之间;一般户,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在70—90元之间;富裕户,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在100元以上。
这个社的远景规划,各项指标都大大地超过了省委所提出的要求。管理委员会曾把这个初步规划交给全体社员讨论,更加提高了社员们办好合作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被调查的十户农民,在合作社的远景规划的指导下,也初步订出各自的家庭经济生活规划。各户的规划都是从这样三个方面考虑:即每年的纯收入增加多少,每年计划做多少个工作日,每年劳动工分的分值增加多少。据十户农民自己说:他们的家庭规划为了更牢靠一些,各项指标订的一般比合作社的低些,普遍表示有信心实现这个美好的远景规划。
三户贫农的规划:这三户贫农,1956年纯收入比1955年增加44.6%。省委所提争取三年内使社员纯收入增加30%以上的要求,这三户贫农——该社绝大多数贫农也是这样——在第一年里就实现了。这三户贫农计划,在今明两年内的纯收入,争取在1956年基础上再增加40%—50%,到1958年平均每户纯收入达到六百六十元以上,比1955年(每户平均收入三百一十四元)增加一点一倍以上,就是说提前四年达到了省委的七年规划要求。
从1959年至1962年这四年当中,这三户贫农纯收入争取在1958年基础上再增加50%左右,到1962年平均每户收入为九百九十元,比1955年增加二点一倍以上。
这三户贫农,今后特殊开支将逐年减少,正常的生活消费将逐年提高,他们计划到1958年的生活水平比1955年(每人每年平均六十元)提高30%,每人每年生活费用近八十元,即赶上了富裕中农的现有水平。到1962年,生活水平比1955年提高60%以上,每人每年生活费达一百元。他们觉得大口小口的生活水平能达到一百元,就“左算右算,没话说了”。
实现了这个规划,不仅生活水平将逐年提高,而且年年有存余。有两户贫农今年把债还清,到1958年平均每户可存余百元以上,而后每户每年可存余一百五十元左右,到1962年每户可积蓄六百元。每户有这样多的储蓄,倘若来个荒年就满可以度得过去了。
三户一般中农的规划:他们今后每年收入的增长幅度和生活水平上升速度以及储蓄计划,都高于现有贫农10%以上。他们劳动力强,亏空小,上升步子比贫农迈的更大些。
四户富裕中农的规划:富裕中农1956年的纯收入比1955年只增加8%,他们计划到1958年,纯收入比1955年增长30%以上,每户平均收入达到一千三百五十元以上,到1962年收入比1955年增长25%—30%,每户平均收入达到一千六百元以上。他们算了个账,今后将每人每年的生活水平由原来八十元提高到一百二十元左右,每年每户还可存余一百五十——二百五十元,到1962年每户可储蓄一千二百元上下。
最后,我们还向这十户农民和这里的乡、社干部了解了农村基本建设和文化福利事业的远景规划。他们谈起来更是津津有味,眉飞色舞。现在,国家在杜山乡已经设立了一座拖拉机站和一座抽水机站;将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要求,将逐步进行适当的扩建工作。在文化福利方面,目前也设立了诊所和接生站;社里有俱乐部、业余剧团,还有一个篮球队。今年秋季丰收以后,他们计划再成立一个排球队,设一所托儿所,并准备买一部幻灯机。在1962年以前,社里还计划增设一所幼儿院,自办一所完全小学,并成立歌舞团、民间乐队和图书室等。另外,在长港河滨空地上开辟一所“绿化公园”,从现在起每年增植树木。
这十户农民也都各有打算。如富裕中农肖仕进,现在已存款一百六十元,计划到1962年逐年增加存款共达一千六百元;到那时候,动用这笔存款,除利用原有房屋材料、再添买一些建筑材料,自建一栋二层的小楼房。其他几户中、贫农,也都打算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勤俭治家,逐年增加家庭积蓄,将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或者将小屋改成大屋或楼房,或将小窗(这里农民住屋的窗户一般很小,室内光线暗淡)改为大窗,或将茅屋改为瓦屋。
从这里可以看出,合作化以后,农民“兴家立业”的打算也已起了变化:往年,一般农民的“百年大计”是“先买田、后置屋”。现在,土地入了社,统一经营了;他们把兴家之计转移到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总之,农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乐观主义者,他们对新农村的美好远景寄予极大的希望和充沛的信心。
当然,目前的生产水平还是很低的;还必须注意勤俭办社、勤俭持家,首先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发展生产上。这样,生活的改善就有了更牢靠的基础。
(完)


查看完整版本: [-- 瞻前顾后十五年——湖北鄂城杜山乡十户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