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红安县带回来的……——中共平江县委副书记谈参观红安县的感想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7年11月 -> 从红安县带回来的……——中共平江县委副书记谈参观红安县的感想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驭白 1957-11-30 00:00

从红安县带回来的……——中共平江县委副书记谈参观红安县的感想

第2版()
专栏:

从红安县带回来的……
——中共平江县委副书记谈参观红安县的感想 本报记者 黄驭白
“这次到红安县去参观,不仅解决了我的思想问题,还学到了很好的工作方法。红安县能办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办到。”跟我说话的是李少连,中共平江县县委副书记。他是刚从湖北红安县参观回来的。他一回来就兴冲冲地在一千八百多人的干部大会上作了报告,我们特地约了他谈谈感想。
“红安县的办法在人民日报介绍出来以后,我们县委书记王效良同志就领导县委们讨论了两天,琢磨着如何学习他们的经验。说真的,我原来也是这样想:我们平江的粮食产量比解放前已经提高了一倍。从合作化以来,我们这里连续三年得到丰收,今年的粮食总产量估算可以达到五亿斤,每亩平均产量六百四十六斤,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情。开始,县委在讨论明年生产规划的时候,王书记根据调查研究得来的材料,提出明年粮食产量指标要达到五亿五千万斤,我还认为这也高了。尽管大家调查算账,提出增产根据,但我想人还是这些人,土地还是这些土地,要跳过这一大步,不是没有困难的。当时我口里没说出,心上的确有些怀疑。
“到了红安,我的思想疙瘩才解开了。红安县的生产条件并不比平江的好,说实在话是比平江的差。我在他们那里参观了五天,从西边走到南边,地形虽说跟平江差不多,但是他们那里的大别山比我们这里的慕阜山还大。那里的气候比平江冷,水利条件没有平江方便,土质也比平江差,可是,他们的粮食产量,居然每亩达到了八百斤的标准。我这才知道,土地潜力是大的,问题是看我们自己有没有决心。
“过去我们对这总是体会不深。我们几个县委都是有点保守的,乡党委书记以上的干部就更多了。这次随我一道去红安县参观的就有十一个乡的党委书记,有好几位同志有怀疑。像青水乡党委书记陈福德就说:“到底要去看红安县是不是吹了牛皮!”在红安县安南农业社参观的时候,看了现场情景还不算,我们南江乡的党委书记张九畴还暗地里量了一个五分面积的田,看看是不是他们那里的田面大,结果并不大。再仔细一看,原来他们那里普遍是四寸四的禾,每蔸有十七八根,平均每亩下肥三百石以上,加上做到了“五犁、四耙、一耖”,防治了各种自然灾害,最后验收,单这一丘五分田就收谷八百七十四斤。折成一亩就得一千七百四十八斤。我们平江现在一般是七寸七,如果按照他们那样密植,每亩还可增加三千多蔸禾,另外再搞好加工加肥,在现有基础上增产七百斤不成问题。经过这样一算,我们的同志才真正地服了气,这个怀疑一消除,劲头自然来了。
“我们王书记曾经说过,要闹通思想,光在会议上争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去看看现场,看看人家那些先进的东西。看一回,比我们在家里开三回县委会还强。群众也需要这样,只要把本乡本土的高产典型找出来,组织他们互相参观,效果就很好。凡是这样做好了的地方,群众的生产劲头就不会是八百斤,而是一千斤,甚至更多。
“至于说工作方法,我们的体会就更深了。红安全县两千多个干部,长期驻社的就将近一半,他们的农村部长才真正是懂得农业技术的内行,我们问啥他答啥,开口一套一套的。县委书记也是这样。我们互相握手,他们的手也比我们粗些,皮也比我们厚些。
“他们那个坚持搞试验田的办法就是好,他们那田里土里,差不多处处都钉了牌子,从社干到社员每人都有自己的试验田。干部领导生产,不是用自己的口而是用试验田去说服的。这才使领导与群众真正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更具体、更实际、更有效的以生产领导生产的方法。可我们呢?我们过去也强调参加劳动,参加生产,要以生产领导生产,同志们事实上也参加进去了,我们一个候补县委今年就已做了四百多工分,我们并不怕艰苦,但是我们参加劳动的目的性不明确。问题是不仅要参加劳动,还要学会如何劳动,使我们的劳动会更多地变出粮食来。
“现在来看,我们过去从劳动的政治意义上考虑的多,忽视了必须掌握技术。同志们下去这里帮帮,那里弄弄,累也够累的,但结果还不是真正懂得生产推动生产,社员们生产上有技术问题要解决,我们还是答不上来,道理就在我们自己没有从头到尾地积累一套经验,没坚持搞试验田。
“这回算是给我们开了窍了。我们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公布以后,就开了四次县委会,修订了四次明年的生产计划,到最近这次才订下盘子。计划明年不但要达到五亿五,还要达到五亿七。这回全部下乡的同志,每个人都下了决心要搞试验田,要包社、包试验田、包工包产、包年终决算。包好了有奖,包坏了就罚。粮食是种出来的,要多打粮食就硬要技术。现在同志们钻技术的劲头是起来了。他们说:要一年学懂,两年学通,三年就当个专家。”
李少连同志说的很激动,临了他还再一次表示决心:我们一定要做到“十年规划,一年完成’。”
当我离开平江县的时候,县委办公室的同志告诉我:全县已经有一千九百多个干部买了七千多件农具,确定了近两千亩试验田。一个钻研农业技术的高潮伴随着冬季生产的高潮一起到来了。


查看完整版本: [-- 从红安县带回来的……——中共平江县委副书记谈参观红安县的感想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