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冠县城关熬硝得利渡过春荒不成问题 沙河七区熬硝盐得米十六万余斤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8年05月 -> 冠县城关熬硝得利渡过春荒不成问题 沙河七区熬硝盐得米十六万余斤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48-05-28 00:00

冠县城关熬硝得利渡过春荒不成问题 沙河七区熬硝盐得米十六万余斤

第1版()
专栏:

  冠县城关熬硝得利渡过春荒不成问题
 沙河七区熬硝盐得米十六万余斤
【冠县消息】冠县城关因为地少作小买卖的很多,这几年来敌伪蹂躏,又加年年歉收。作小买卖也不行,很多群众没饭吃。去冬政府贷款二百七十三万五千元支持城关群众的副业生产,号召熬硝,群众怕不赚钱,不愿干,后经硝磺局亲自组织,还派了两个技师,村干教员也帮助,从去年十一月到今年四月,城内组织了五百一十七个。起初仍没大信心,后来见有成绩,就越干越有劲。不到五个月,就熬了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九斤火硝。每斤平均七百廿元,共卖了一千一百七十九万余元。城关四月份全月共五百六十七人,熬火硝四千二百二十六斤,除烧柴灯油外,净赚米二万六千余斤,合款五百二十万余元,比上月多出一千多斤火硝。程德兴组六个人就熬了两千三百多斤火硝还余下五十淋子土(每淋出廿多斤硝),三百多斤火硝丕子。他六家除全家吃饭外,还余钱。去年六家喂着两个小牲口,今年每家都有一个啦。他们说要不刮硝连那两个牲口也顾不住,现在他们干的更有劲。看到这样成绩,过去没刮土的都很后悔。现在是刮土的生活都很好,没刮土的很多没啥吃。根据这样情况,政府又给城关困难户贷款五百八十七万五千元渡春荒,号召熬硝。群众亲眼看见熬硝赚钱多,都愿熬,硝局也因群众没本钱,预支给群众米限期交硝。因此城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户数都刮起硝土来。每天夜里都有人刮硝。五月份就从硝局预支了共十万余斤米,又款二百四十三万余元,定期一月交齐两万余斤火硝。群众支米后劲头更大,象西街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杨八娘,跪着刮,四天刮了一淋子。北街有四五个五六岁的小孩刮不动,拿扫帚扫,真是男女老少一齐干。现城关已没有挨饿的,渡春荒已不成问题。(申耀江)
【沙河消息】沙河七区本来就是一个产硝出盐区(小盐),事变前旧政府及日寇侵占沙河后,严禁熬硝谁想干也不敢干,个别为生活所迫的往往于夜间悄悄干一回。沙河硝磺局成立后,为扶助与发展群众的熬硝淋盐,首先拿出八万斤小米借给群众,这时群众感激的说:“以前敌人禁止不叫咱干,把硝锅小车都给砸了,现在政府先借给咱米叫咱熬硝,这有多好。”又适当的解决了工人工资问题,规定头等硝一斤六斤米,二等五斤半米,三等五斤。因一开始只限于动员号召,干的不普遍,后又着重于组织领导,提倡师傅带徒弟,产硝村便建立起人数不等的工会小组和四个硝磺合作社,硝磺合作社负责收硝运硝,帮助群众兑米,解决群众出卖上的困难。工会小组长主任和技术把式也起了相当的领导作用。如青介村刘老有,领导着四十来个工人,帮教大家认土看火,今春已熬了八百斤硝(盐在外)。燃硝利很大,高村阎此的六天内熬了三十五斤硝出盐六斤,除了工资、柴、水胶、运费等消耗,还能净挣小米十二斤。七区的硝磺产量据五个月内初步统计,光火硝出产二万三千斤,连运费在内,群众共得利米一六七三○○斤。七区今春的硝盐生产,不仅解决了春荒困难,同时对农业生产上起了很大支援作用。
                    (李贵、政民)


查看完整版本: [-- 冠县城关熬硝得利渡过春荒不成问题 沙河七区熬硝盐得米十六万余斤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