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整理川剧剧目的体会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8年01月 -> 整理川剧剧目的体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民权 1958-01-30 00:00

整理川剧剧目的体会

第7版()
专栏:

整理川剧剧目的体会
重庆市川剧院副院长 张民权
编者按:去年重庆市川剧院在巡回演出中,演出了“芙奴传”“乔老爷奇遇”等优秀剧目。更早些时,成都市川剧团也以“谭记儿”“拉郎配”等戏受到观众的欢迎。其中有不少是久已失传或几十年来不演的剧目,它们使观众进一步认识到我国民族戏曲遗产和人民艺术创造力的丰富。近几年来,川剧艺术工作者在发掘和整理传统剧目的工作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是他们的一条好经验。他们特别重视发动和团结老艺人、演员和职工一起来作发掘和整理的工作。在演出中,他们还不断地吸收群众意见进行修改。他们的经验是值得戏曲界重视的。
我院遵照中央戏改政策,挖掘整理民族遗产的指示,几年来对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作了一些努力。1954年前,虽然作过一些试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经营观点,轻视传统剧目,对翻改和新编的剧本不讲质量,演一本抛一本,以致剧目贫乏,上座率不高,大大影响剧院的发展和艺人的生活。从1955年起,在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的领导下,对资本主义经营观点进行了检查和批判,坚决贯彻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丰富上演节目,提高演出质量的指示,对全体演职员进行了戏改政策的教育,发动老艺人和主要演员进行挖掘整理的工作。川剧剧目较多,选择节目是首要的步骤。我们研究了当时观众的要求,在工作上作了必要的改进。重庆市的观众,特别是工人观众,对我们上演节目的情况,是不满意的,观众批评我们不到一个星期就要“打重台”,反来复去总是演几个戏。观众要看一些富有斗争性的,人民性强烈的,有头有尾的,有男有女的,情节比较热闹的,爱憎分明的大幕戏。按照这个要求来检查,我们的演出节目中,就选不出几本较好的来。而且质量比较好的几本戏如“柳荫记”、“玉簪记”等,也演得太多,观众看厌了。
我们发动老艺人、演员、职工同志们提供剧目,将这些剧目加以排队,定出哪些先改,哪些后改的计划,组织力量,分组进行整理。一般的是:先把一些久已不演,改动不大,轻而易举的,摆在前面。同时,也把一些较难改的优良剧目,进行研究。结合挖掘剧目的工作,对青年演员也进行培养,争取把老艺人的表演继承下来。如“焚香记”,是周慕莲、康芷林的名剧,自康死后,已近二十年未演全本,青年女角能演其中“誓别”、“打神”两折的很少见,女主角焦桂英在唱做方面都较重,学习较难,通过这个戏的整理演出,我院已有两个青年女演员能够担任演出,老艺人的表演艺术得以承继下来了。
轻视民族遗产的人,怀疑我们这样作法,说“搞传统剧目要赔钱”;在剧院里也有许多同志顾虑搞传统剧目是否吃香,信心不大。因为当时确有不少剧团演出传统节目不上座;反不如粗制滥造的翻改本、条纲本卖钱。我们为了扫除这些思想障碍,研究了传统剧目为什么不卖钱的原因,主要是各剧团上演传统剧目不严肃,没有认真地进行整理和排练的工作。上演新戏就排演半个月或一个月,角色也经过选择调配;上演传统剧目是凑起来就演,角色有这行无那行,不整齐,在台上是“扯”的,冗场、水词亦不校正,甚至糟粕也原封不动的演出来,观众不愿看;有些失传较久、分量较重的剧目,因为许多青年演员的功底薄,怕吃苦,演起来很困难,不愿学习和担任这类剧目的角色,认为是“费力不讨好”,都愿担任容易讨好的节目。因而各剧团演出的传统节目,多是质量过差,上座率不高。
川剧“幽闺记”是一个古典名剧,在舞台上流行了多年,因为一般都演“水”了,甚至黄色的表演亦未剔除,观众不欢迎,有的叫它“有鬼记”。“龙凤剑”是川剧江湖大本戏,因曲牌多,做工重,并包含糟粕,原封不动地搬出来,演员又缺乏功底,亦不受欢迎。这些优秀的传统节目,经过整理之后,还须不断地提高演员的演技,才能把它保留在舞台上。
我们依靠老艺人,动员全院的同志们,坚决贯彻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的工作,从1955年3月起,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便上演了“血手印”、“青萍剑”、“五柳园”、“幽闺记”、“槐荫记”、“长生殿”等十多个大幕戏。这些戏都经过了初步的整理和短时的排练。5月在重庆小龙坎上演时,已能演一个月的大幕戏,受到观众的欢迎,上座率从四成提高到八成左右。工人同志们反映我院演出认真严肃,角色整齐,大家合作,精神饱满,剧目也丰富。从而打销了“传统节目不卖钱”的看法,树立了信心。及至1956年初,又陆续演出了“高唐州”、“景阳岗”、“花仙”、“穆桂英破天门阵”、“梁红玉击鼓战金山”、“西关渡”、“焚香记”、“琵琶记”等;同时我们参加了四川省剧目鉴定委员会重庆办公室的工作,挖掘并鉴定了二十个剧目;初步解决了我院上演剧目贫乏的现象,质量也有所提高;中年和青年演员通过这些剧目的演出,学习和继承了优秀表演技术,长了功夫,进一步认识到继承传统剧目的重要;参加修改的知识分子干部通过与艺人的合作,进一步熟悉了戏曲遗产,密切了与艺人合作的关系;有些久已失传的剧目和表演技术,初步接受下来,给我们今后改编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整理传统剧目中,曾经遇到不少困难的。这必须一次一次依靠艺人来解决。如同“焚香记”的整理,首先遇到的就是“路子”问题,一是通常演出的“水”路子,一是成都著名班社三庆会的路子。对这两个路子的选择发生了争论。我们以为三庆会的本子,经过清赵熙的改编,剧本简练,又经康芷林和周慕莲院长长期舞台的实践和创造,其中“情探”一折,已成为川剧的名剧,为了继承周院长的表演艺术,决定选择三庆会的赵本路子。参考了有关剧本资料,进行整理。整理中的最大困难,是“打神”与“情探”两折的风格不够统一,“打神”是根据明王玉峰本演下来的,金本“目莲传”中的“活捉王魁”全本里的“打神”,下面接的是“阴告”和“活捉”,如与“情探”衔接,需要加以改动;但有一部分川剧演员和观众是不同意改动的,就在我院的演员中,也有争论,有的主张改,有的主张不改。我们是以周慕莲院长改的意见来加工的。至于老“打神”还是作为另一单折来保留演出。还有王魁的仆人韩兴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问题,几年来在整理和演出中都有争论,我们先是处理为正面,至1957年巡回演出时,才改为反派。“打神”也在这次演出中才适当的恢复了一些老的唱法,至今还未定本。凡是一个戏的争论,不可能在短时间得到解决,也不可能等到把问题全部解决了之后才上演,我们采取了边演边改逐步解决的办法。“焚香记”在表演上,我院老艺人还有与周院长不同的路子,我们已准备指定青年演员分别的把它继承下来。
我们经常注意观众的要求,1956年在昆明演出时,了解到观众不但喜爱大幕戏,同时也有不少观众喜爱折子戏。我们就经常注意挖掘整理一些折子戏,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折子戏的演出,李文杰的“醉隶”、“文武打”,琼莲芳和姜尚峰的“放裴”、“断桥”,王清廉和杨少安的“杀惜”,周慕莲院长的“刺汤”,这些艺术造诣较高的折子戏,都是在演出中不断地磨练提高的。目前我院已积累了近二百个较优秀的折子戏。
今年初,群众普遍要求我院多演喜剧,这正是因为我们过去演的正戏多,喜剧少。我们又积极丰富喜剧节目:演出了一些兄弟剧团的喜剧,初步整理了“意中缘”,改编了“蝴蝶媒”,(现名“乔老爷奇遇”)。显然,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是不够的,今后还须要多挖掘整理一些喜剧节目,使我们的演出丰富多彩,以满足观众的要求。
我们在挖掘整理剧目的工作上,采取了严肃慎重的态度。先把艺人的口述本、抄本和表演搬上舞台,通过演出,看了之后,收集意见进行研究,有了比较成熟的整理意见,再进行修改。改急改快,急于求成,往往容易损伤精华的部分,给以后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这是对遗产还不够熟悉,就轻率的进行修改的结果。特别是流传久远的名剧,经过了历代文人和名演员的加工,经过观众的考验,不可能看一两次就全部熟悉它,更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好;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树立长期打算的思想。挖出来再整理演出,演出了再整理,经过反复的演出整理,反复的研究修改,使它合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发展为完美的剧目。川剧整理得比较好的剧本,如“御河桥”、“柳荫记”,都是经过许多次的修改;这次我们在首都演出的“芙奴传”,也是经过川剧剧目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川剧院若干次的加工,我们在旅行演出中也不断的进行整理,现在还存在许多缺点,有待于在演出实践中不断的改进。 川剧“琵琶记”、“焚香记”都是元明以来的著名古典剧目,整理改编就更感困难。“焚香记”的改编,虽然也经过了两年,文艺界和观众也有不少的争论,也须继续研究,逐步的解决。“琵琶记”,我们只是作了初步整理,搬上舞台的工作,都是经过了许多老艺人、名演员和干部的劳力。我们的经验:戏改工作必须团结艺人、文艺干部、以至社会力量共同来搞,想一两个人包下来是搞不好的。
对每个剧目整理的快慢,和加工的多少,要求是不能一致。为了丰富上演节目,剧院走向企业化经营管理,需要更多的、质量较好的上演节目,这就需要挖得多,整理得好;这一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重点剧目要与一般演出剧目相结合,大戏与折子戏相结合,挖掘与整理改编相结合,不能顾此失彼。一般的是稍加整理或暂不整理就演出,边演边整理加工,这类剧目在我们的保留节目中数量比重较大,如:“绣襦记”、“白蛇传”、“白兔记”、“红梅阁”、“打红台”、“盗银瓶”、“西川图”等;有些剧目在整理改编上,花费的力量较大,改动加工较多,成为观众喜爱的节目的如:“乔老爷奇遇”、“芙奴传”、“幽闺记”、“槐荫记”、“花仙”等。也有一些节目费力很大,短时间内难于改好,初次上演后,上座率并不高,必须经过长时的反复整理加工,再从演出实践中逐步提高,才能获得广大观众的热爱,如同“焚香记”、“琵琶记”等。虽然一时上座率不高,但也必须努力整理加工,否则就继承不下来了。这类剧目是剧本分量重,文学艺术水平高,流传久远,深入民心,历代的川剧艺术家们,都有过精湛的艺术创造。由于国民党统治对民族戏曲的摧残,多是十年、二十年不演了,青年中年演员大都是没有见过演过或是少于见过演过的节目,一时继承下来是有困难的。无论在整理剧本和培养演员上,都须从长远着眼,经常不断的努力,花费较大的劳动,才能达到观众的要求,收到良好的效果。我院老艺人较多,首先把他们的艺术继承保留下来,经过舞台的实践,不断的整理,发展为更完整的艺术,使这些优秀的传统节目,和我们一道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几年来对待整理剧目的这些看法和做法,未必然是对的;但是我们很愿意谈出来,希望得到批评。我们深深感到在艺术革新方面不够大胆,对创作剧本,反映现实方面还没有尝试,对这一方面问题接触少,知道的更少。今后一方面继续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一方面要加强艺术革新和创作的工作,希望能得到兄弟剧种剧团的帮助和指导。


查看完整版本: [-- 整理川剧剧目的体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