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县委办公室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8年05月 -> 在县委办公室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于湘 1958-05-31 00:00

在县委办公室里

第4版()
专栏:

在县委办公室里
于湘
是县委书记,也是普通农民
中共湖南省浏阳县委会的办公室,早就搬到乡下去了。
4月3日,我们特地去参观了这个办公室。约走了五六里地,陪同我们的县委第一书记齐身旺同志,指着前面的一丘田说:“到了,这就是县委会的试验田。”顺着他的手望去,禾苗乌黑,茁壮整齐,宛似一张美丽的地毯。田间,三五人正在弯着腰施肥。快到田边时,一个人直起腰来,向我们走来。这人,身着农民衣服,光头赤脚,裤子卷到膝盖以上,腿上全是泥巴,两只手也沾满了粪。他,就是县委第二书记石维刚同志。在稻田边的水沟里,他洗了一下手,就领我们到办公室里去。
办公室位于稻田的对面,穿过一条马路就到了。里面设备很简单,地下极为潮湿,有的地方用脚一踩,便出现一个坑。办公室共有七人,由石维刚同志领导。他们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外,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参加体力劳动,种试验田。在劳动上,石维刚同志是出色的。插秧前,他从八里地以外的地方往田里运肥,一次拉八百斤,一天来往四次,共六十四里。插秧时,他最多每天能挣到十五个工分,超过了当地的一般农民。
通过试验田,通过体力劳动,使县委经常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石维刚同志说:过去搞工作,常常是漂浮在上面,靠汇报办事。很多干部对生产也是一知半解,汇报工作时,出了不少笑话。人们给这些干部送了个绰号,叫“空心牛皮”。现在,情况完全变了。不管是插秧、施肥、防治病虫害,我们都通过试验田先试一下,发现问题,即研究解决的办法,再全面推广。比如高度密植,今年是第一次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在插秧时,我们发现田里有许多较大的泥巴,秧苗要插在泥巴上,很容易死掉。这样,就不能保证蔸蔸丰收。于是,我们就自己在田里试验,摸索出“三犁,七耙,带浦滚”的办法,及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石维刚同志意味深长地说:“要想把领导权掌握在我们手里,非学点东西不可!”
是政治家,也是科学家
正谈话时,一个人拿着一根橡皮管走了进来,说是还差一段线路,请示怎么办。从他们的对话中,才知道他们试验沼气已经成功,当晚县委办公室就要点沼气灯了。
我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在沼气上面,并要求到现场参观一下。现场设备很简单:一个大约四五平方公尺的池子,里面堆满了牛粪,上面密封起来。池子旁边立着一个汽油筒,一根橡皮管连结到池子里面,沼气就通过管子进入筒内。
他们试验沼气,并不是完全为了照亮。在生产大跃进中,县委提出了绿化山区的口号。但农民做饭时的主要燃料是木材,这就和绿化山区有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县委便提出要乡乡社社搞沼气。但沼气这玩艺儿,只是听说过,在报纸上看到过,谁也没有实践经验。石维刚同志听说本县有一个研究过沼气的人,他就设法将这个人找来,又亲自“下水”,领导大家进行试验。他们砌好了池子,装进去了牛粪,便静等着沼气的到来。但十天以后,外边的温度已达二十度以上,池子里才只有十二度。跑汽了吗?仔细检查一下池子,一点也没有。左研究,右琢磨,怎么也找不出原因。后来,才听说这个地方原来是石灰塘,对牛粪的发酵有影响。他们便利用废铁片,制了一个弯曲的管子,使管子穿过池内,然后注入热水。这样,温度很快便上升了。大量的沼气,顺着橡皮管喷出,用火燃烧,就发出长长的火苗。这时,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沼气试验成功后,已有六个乡派人来现场参观,有些乡也开始试验了。石维刚同志告诉我们:“最近,便准备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指定专人写一本小册子,发到各乡去,使他们有所遵循。计划在今年秋季,社社都有沼气灯!”
令人钦佩的还不只这些。这里,还有来自欧洲的山羊和徐州的绵羊,也有来自外地的安哥拉兔子和本地的牲畜。它们,都住在主人亲自为它们建造的房子里,清洁而舒适。石维刚同志说得很有趣:本地的母羊便宜,每只仅十元,缺点是不会下奶;来自欧洲的母羊虽会下奶,但连运费在内,每只却需三百元左右。我们要使北方的公羊和本地的母羊杂交,使它们的下代既能产奶,又能供给我们大量的、出色的羊毛!关于兔子,也是这样。本地的兔子毛短且硬,若和安哥拉公兔杂交后,即可弥补这一缺陷。
大胆的理想,美丽的愿望
参观后,我们回到了办公室。闲聊中,齐身旺同志谈到了他关于未来浏阳的想法。他说:3月间,他带领县委流动办公室的同志,到水佳社帮助他们搞规划。在规划中,发现那里的旱地若很好地利用起来,比水田收入还要多。比如,栽上果树和茶树,每亩每年至少可收入两百元,而水田若以亩产千斤计算,也不过只有六十元。由此,他又联想到整个山区。全县山地面积有五百二十万亩,其中坡度在三十度以下的有一百万亩,若把它修成梯土三十万亩种上茶树,七十万亩种上果树,每年就可收入两亿元。同时,坡度在三十度到六十度的山区,还可作为经济林区,六十度以上的,可作为用材林区……。他越想越有信心,一幅美丽的山区图画,顿时展现在他的眼前。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他已开始钻研有关果木方面的科学知识。他买了米丘林选集,果树栽培学,还买了植物学。植物学已经读完,其他也读了大半。原先,齐身旺同志只读过半年书,现在文化水平虽有提高,读起来仍有困难。困难一来,他就向技术员请教,并到现场中去试验解决。现在,他已使苏红、南丰、柚子等橘种杂交起来,并准备进一步试验异性杂交。他说:“异性杂交,在米丘林的书上还没看到,不过我自己是有信心的。希望领导上不要调动我的工作,在这里干它十年,一定要试验出一个结果来。”
最后,齐身旺同志告诉我们,别的方面他们也想了一下。若能全部实现,到1962年,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即可达一千一百元以上。到那时,浏阳将是“山青水秀风光好,幸福日子万年长!”(附图片)
石维刚同志(前面的)在田间劳动。袁自强摄


查看完整版本: [-- 在县委办公室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