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女配种员作出的榜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8年06月 -> 女配种员作出的榜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吕秦姬 1958-06-29 00:00

女配种员作出的榜样

第4版()
专栏:

女配种员作出的榜样
吕秦姬
在大跃进中,妇女们的先进事迹,被人们传颂赞扬的很不少了,但如果从对封建思想的冲击之深,对社会风气的震动之大来说,还要算陕西省甘泉县许寨乡明星社的两个青年女配种员的事出色。
配种员是个新名词。它的土名在中国的北方叫“拉公子”,又叫“民桩”,也就是拉了种马、种驴或者种牛,帮同母畜交配。这种职业,在旧社会最被轻视。即使是男人从事了这种职业,也受轻视。女人哪里敢去从事这种职业?要干,更会被老封建们骂作“不要脸”。
轻视这种职业是既无科学根据也无明文规定的,但这是老风气,一直相传继着。唯其如此,它才更有阻碍的力量。首先敢起来同这种传统的旧思想进行搏斗的,必然是急公益,识大体,又大有勇气的人才行。上面说的这两个青年女配种员,就是向这种坏思想冲锋陷阵的急先锋。
甘泉县的许寨乡,处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在农业大跃进中,牲畜的繁殖成了最薄弱的一环。由于缺乏畜力,仅这个乡当中的一个村子,就有一百多亩麦子没有能够及时下种,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焦急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党的支部抓住了这个问题,组织了一场辩论,决定要繁殖牲畜。
繁殖自然先要配种;但当明星社的一个男社员拉着种畜配种时,却受到了讥笑,他气得不干了。问题提到了党的支部会上,怎么办?不改变这种风气是不行的。于是,乡的党支部书记、乡长都亲自拉了种畜,到处串着配种,作样子给那些老封建们看一看。这么一来就激起了两位女英雄:一个是明星社的副社长,名叫胡树莲,年方二十岁左右,一个是生产队长杨桂英,年方二十五、六。她们认为,这是解决社里的大困难,是最光荣的事,怕他谁胡说些什么?于是,她们拉起种畜来了。
这两位年青妇女,在甘泉县城的一个集日上,昂首阔步的拉着一匹枣红色大儿马,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一站。人们蜂涌的围了上来,立即就有人拉来了母驴配种。她们两个严肃大方,认真的从事着配种工作。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有时挑战似的迅速地环顾一下四周,好像是在探询,倒要听听谁敢说什么?
正直的男人们脸上带有着惭愧,议论说,“年轻女人都敢这样干,我们男人不敢干,还算话吗”?也有些老封建,吐一吐舌头说,“天爷,这两位姑奶奶胆子可真不小了。”
“两位姑奶奶”的胆量的确比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还大。但更重要的是她们把一切有益的劳动都看作光荣,为了群众的利益勇往直前,敢于率领人们向旧势力冲锋陷阵的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又是穆桂英所万万不能及的。
后来,据说陕西省赵寿山省长也亲自拉种畜配种了。那么,这两位青年女配种员的思想和行动,较之省长是不算逊色的,事实证明,所有敢于正视真理并为之奋斗的人,都同样是伟大的,值得人们尊敬而且效法的。


查看完整版本: [-- 女配种员作出的榜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