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谈习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8年06月 -> 谈习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丁山 1958-06-30 00:00

谈习惯

第2版()
专栏:

谈习惯
丁山
习惯是在一定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下产生的。以自然条件的影响为例,在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例如,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在山区和平原,就各有一套因地制宜的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可是,有些“条件论”者,夸大了这一方面的影响,认为自然条件是决定耕作习惯的唯一因素,自然条件既然没有改变,耕作习惯也就不能改变。“习惯论”者也由此得出结论:祖祖辈辈都是按照这种习惯耕作的,当然无法改变。
有些人就是强调了黑龙江地多、人少、无霜期短的特点,认为无法精耕细作;他们还强调了“三年一槎粪”“毛撸三遍吃饱饭”等耕作习惯,认为历来都是如此,无需多施肥,多锄草了。
其实,自然条件对耕作习惯的形成仅仅只有一定的影响,决定性的条件却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它总是不停地在发展着,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也就会相应地产生不同的耕作习惯。仍然以黑龙江为例,不用说在几百年以前,就是几十年以前,他们的耕作习惯是不是和现在一模一样呢?是不是也是“三年一槎粪”或“毛撸三遍吃饱饭”的习惯呢?不是的,那时的耕作方法更加粗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是“五年一槎粪”,“十年一槎粪”,在更早的时期甚至是“根本不上粪”。习惯从来就是发展和变化的,不过在旧社会的时候,由于生产力受到了种种的阻碍和束缚,它的变化很小罢了。如今,黑龙江的自然条件并没有什么大改变,但是全部大田已经锄完了三遍,四分之一的地又开始锄四遍了。这个事实说明,在实现了集体所有制的经济以后,在经过全民整风运动思想大解放以后,在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鼓舞下,生产力已经有了并且还会有更巨大的发展,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也必然随着有所改变。
“条件论”和“习惯论”者总是用固定不变的眼光看问题,总是喜欢按照老习惯办事,他们不敢打破常规,因而被“习惯”束缚着了手脚。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事情都是随着条件的变化在变化,一切的习惯,包括耕作习惯在内,也是随着条件的变化在变化。


查看完整版本: [-- 谈习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