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上华公社依靠群众勤俭办副业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8年11月 -> 上华公社依靠群众勤俭办副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丘文化 赵堂奶 周芳正 1958-11-24 00:00

上华公社依靠群众勤俭办副业

第4版()
专栏:

上华公社依靠群众勤俭办副业
丘文化 赵堂奶 周芳正
浙江兰溪县上华人民公社为了增加收入、积累资金、扩大工农业再生产,在争取钢铁、粮食双丰收的同时,统一调配力量,发展了副业生产。副业队伍由原来的二百零七人扩大到一千多人,现在社里能生产砖、瓦、土水泥、石灰、草纸,养了猪、羊、奶牛、兔子、蜜蜂和蚕,还利用糠和玉米秆制酒。副业生产的发展,使公社收入大大增加,仅10月份副业就收入十二万元,比建公社前增加了八点三倍,有力地支援了社里的工农业生产,增加了社员收入。10月份社里大搞钢铁生产,建炉需要资金,就从副业收入中抽出二万多元,及时支援了工业生产。冬种开始,全社缺五十多万斤种籽,也在副业收入中拿出三万元买种籽,使八千多亩小麦按时播种。还从副业收入中拿出五万多元,发了一次工资。
算细账、统一认识
上华公社在开始抓副业生产的时候,碰到了一些思想抵触。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搞副业好是好,就是没钱没劳力。有的说:搞副业既要用大批劳力,又要花成本,没搞头;有的说:工业上要将,农业上要兵,哪有力量搞副业?公社党委针对这些思想,首先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大讲人民公社的美好前途和工农业并举方针,接着抓住几个问题领导社员进行讨论,并且算了细账。
副业生产有没有搞头?在讨论中算了细账:公社副业门路有一百二十多种,其中要花较大成本的只是少数,多数不用花什么钱。例如牛奶场,只需要四个半劳力,每天可挤奶一百多斤,能收入三十六元。全社各种副业加起来,需要一千五百个整劳力、四万八千元成本,而每月可收入十五至二十万元(净收入十一万元以上)。经过算账,大家看到副业生产大有可为。
劳力够不够?全社一万八千多个整半劳动力,抽调六千多个到钢铁战线上,还有一万二千多。办起公共食堂和托儿组、幼儿园,九千一百多个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除搞好农业生产以外,是可以抽一部分来搞副业的。
不搞副业行不行?在讨论中,大家认识到:公社要发展工农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实行口粮供给和基本工资制以后,全社每月发一次工资就得九万四千多元。不搞副业就没有这么多的收入,也不能逐步提高社员的生活水平,有的社员还说:“国家建设不光需要粮食,还需要大批的各种物资,要支援建设,哪有不搞副业之理?”
经过辩论,统一了思想,也想出了办法,社员们对怎样搞好副业生产贴了一万多张大字报。
加强领导依靠群众
要把副业生产搞好,必须要有健全的组织领导。上华公社首先成立了副业生产办公室,从党委会中抽出三个委员专门领导副业生产,又在全社十八个生产大队中抽出十八个副大队长、三个分支书记管副业生产。每个副业单位,都分别组织了管理委员会。
在副业生产的过程中,社党委始终积极依靠群众,坚持勤俭办副业的方针。在扩建烟溪砖瓦厂的时候,缺少十只大水牛、三百担稻草、一千五百多根木料。怎么办?把问题交给社员讨论。社员说:这些东西都不用买,大家投资就行。不到两天时间,水牛、稻草和木料全都配齐了。互联大队六十多岁的郭兰花听说砖瓦厂缺少木料,把留下准备做棺材的二十多块杉木板也拿出来作投资。这个厂原来的扩建计划要花二千多元,在群众的支持下,只花了三元钱。
固定人员提高技术
根据上华公社的经验,人员固定、生产专业化,是保证副业生产正常发展的重要关键。社内根据钢铁、农业、副业各个战线需要劳力的情况作了全面安排,抽出一千多个劳力固定搞副业,并建立专业化劳动组织。如烧石灰、烧砖瓦、养猪等副业,都有专人常年负责;榨油、养蚕等季节性的副业,生产人员一般固定,但生产季节过了就回农业战线。同时农、副业之间也经常开展相互支援、相互协作。
为了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副业产品的质量,公社还组织厂与厂、场与场之间的相互竞赛和互教互学运动。联丰造纸厂(老厂)的技术高,产品质量好,每担草纸能卖十二元;而杨青桥纸厂(新厂)出的草纸每担只能卖八元。公社就从联丰老厂抽调技术人员到新厂去带徒弟。通过竞赛和帮助,副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大批新的技术力量,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也开展起来了。


查看完整版本: [-- 上华公社依靠群众勤俭办副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