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突破农业翻身的第一关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8年11月 -> 突破农业翻身的第一关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士英 1958-11-30 00:00

突破农业翻身的第一关

第5版()
专栏:

突破农业翻身的第一关
中共吉林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 张士英
吉林省今年秋季的深翻地运动,是同紧张的秋收和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同时并举的,经过两个多月的全民总动员,日夜奋战,到11月26日为止,共深翻地五千零九十二万五千亩。就全省总的情况来说,已经基本上胜利地完成了把明年全部耕地普遍深翻一遍的要求。而且也基本上实现了基本田翻一尺以上,高额丰产田翻三尺以上,一般田翻七寸以上的要求。这是吉林省农业耕作制度上的大革命,是争取明年农业大翻身的第一关。
吉林省1958年粮食总产量为一百四十亿斤,比1957年增产了40%以上。这和过去几年来农业增产的情况相比较,是一个跃进,但和全国农业增产的速度相比较,增产幅度还比较小。全省农业生产还没有在根本上大翻身。其原因除了一部分地区整风还不够彻底,两条道路和两种作风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以外,主要是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上,对“宽垅浅耕,广种薄收”和“深耕密植,少种多收”的两种耕作制度的斗争,还没有彻底解决,白旗没有完全拔掉,红旗没有牢固地插起来,许多干部和群众还受着唯条件论、习惯论和特殊论的束缚,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
吉林省的深翻地运动,是一场尖锐的“深耕与浅耕”、“精耕细作与广种薄收”的两条路线和两种耕作制度的斗争过程,也是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尖锐斗争的过程。在深翻地运动一开始,省委就提出“翻地先翻心”的号召,事实证明了,要使深翻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必须发动干部和群众鸣放辩论,树立对立面,批判右倾保守,解放思想。许多地方开始辩论的内容,主要是深翻地能不能增产,一些右倾保守的人和富裕中农提出:“东北气温低,深翻土发凉,长不好庄稼,不但不能增产,反会减产”。长岭县红星人民公社富裕中农唐万才说:“地翻这样深,土翻的乱七八糟,来年非减产不可”,有的富裕中农甚至以有经验自居,提出:“活一千过一万,祖辈八代都没听说过把地翻,小伙子不听老农话,少打粮食可莫怨。”广大贫农和下中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用许多事例说明深翻的好处。他们用大字报和在辩论会上提出“农业要过关,首先抓深翻”,“土地深翻一寸,顶上多上一层粪”,“土地深翻一尺,坏地也会变良田,根深叶茂打粮多,深翻良机莫错过”,“土地翻的深,黄土变成金,分层多施肥,丰收粮满囤”。各地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怀疑派、反对派被驳倒了。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又提出“深翻虽然好,就是秋季活多时间短”“关内地少人多能深翻,东北地多人少劳畜力不足,加上天冷上冻早,只能少翻浅翻。不能深翻全部翻”。有的富裕中农提出:“深耕地,费工多,得利小,不如开荒多种地”。广大群众经过算时间、算任务、算进度、比干劲,现场参观,又一次驳倒了习惯论和唯条件论。经过一场大辩论,迅速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觉悟和信心。干部普遍反映“翻地要快,全靠政治挂帅”,“翻地先翻心,翻心一寸,翻地三尺”。
在解决了群众思想问题的同时,必须迅速解决干部的两种作风——即官僚主义和群众路线问题,在干部中开展竞赛运动。经验证明,那里领导上有保守思想不走群众路线,那里深翻地的进度就慢;那里领导干部思想没有彻底解放,干劲不足,那里就光叫喊困难。深翻地进度的快慢,不是群众落后问题,而是领导思想保守问题,只要有坚强的领导骨干,就可以带动广大群众前进。双阳县太平乡第六管理区,翻地进度很慢,每天只翻十五亩,经过发动群众辩论,撤销了原来支部书记的工作,选出了新的支部书记来领导翻地,每天翻地进度达到二百五十八亩,提高了十七倍。长岭县黎明人民公社,撤销了阻碍深翻地的富裕中农生产队长彦喜胜,换上了有共产主义思想的贫农姜德和以后,由四副犁杖增加到八副,由每天翻地三十亩增加到一百六十五亩。
在迅速改变了干部作风后,各地普遍提出“书记挂帅、亲临前线”,干部要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好指挥员、战斗员、技术员,工作要抓思想、抓措施、抓进度。长岭县提出:“书记挂帅,支部做保证,党员打先锋,团员做尖兵,全党动手,万民齐出征”的号召,并且普遍地推广了六固定(任务、地块、工具、人畜力、质量、报酬);四落实(落实到管理区、生产队、生产小组和个人);三抓(思想、典型、进度);二保证(数质量和时间);一推广(绳索牵引犁)的方法。因此,一个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迅速开展起来了。不仅农民群众中的男女老少参加了深翻地运动,许多学校师生、城市居民、职工家属也都组织起来,自带工具和口粮,下乡支援深翻地运动。为了抢时间,抢进度,战胜地冻,开通县的群众形容翻地大军的冲天干劲说:“天上满天星,地下灯成龙,万里无鸟音,只有犁锹声。”乾安县为了突击深翻,组成了野战兵团,就地安营扎寨,群众情绪很高,并编歌高唱:“野战连,是好汉,战场睡,野外餐,分秒必争抢时间,地翻三尺土发渲,明年‘卫星’定上天。”
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要完成全省五千万亩地的深翻任务,确实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光靠猛干、苦干、昼夜干是不行的。因此,各地都召开了“诸葛亮会”,发动群众献策献计,积极开展工具改革运动,通过实践,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深耕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在运动中,制造和推广了绳索牵引犁三万一千二百三十五台,各种深翻工具六十五万六千件。许多地方创造了人畜力结合的先进经验。在人工翻地中,永吉县推广了“四沟串土,五人联合作战”的翻地法。在深翻地的后期,为了揭破冻土层,采用了“拉刀破土法”,“炸药爆破法”。蛟河县幸福之路人民公社,为了使秋收和秋翻地同时进行,提出了“车不空运,人不空手”的口号,大车下地拉粪,回来拉庄稼,这些经验大大加快了深翻进度,节省了劳动力。
为了加速翻地进度,各地普遍建立和健全了“劳动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组织和制度。许多地方采取了大兵团作战,集中力量分片突击,并采取野外扎大营,吃饭、住宿、学习、开会都在田间。全省共办了农村公共食堂四万七千多处,托儿所、幼儿园六万八千多处,缝纫厂八千多处,使一百三十万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了生产。在大兵团作战的时候,人们劳动强度很高,必须关心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办好公共食堂,保证社员吃得饱,吃得好,更为重要。深翻队伍集体食宿,努力作到按时休息。
在竞赛运动中,不断创造翻地新纪录,榆树县曾日翻地十五万亩。通过竞赛评比,大检查,大协作,及时解决了进度不平衡和质量粗糙的问题。在热火朝天的竞赛运动中,政治工作一马当先,保证了群众有饱满的和持久的劳动热情。


查看完整版本: [-- 突破农业翻身的第一关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