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坚持办学五年 工厂面貌一新 哈尔滨制药厂解决了发展生产和办教育的关系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1月 -> 坚持办学五年 工厂面貌一新 哈尔滨制药厂解决了发展生产和办教育的关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一举 纪静如 孙景洲 1959-01-30 00:00

坚持办学五年 工厂面貌一新 哈尔滨制药厂解决了发展生产和办教育的关系

第6版()
专栏:

坚持办学五年 工厂面貌一新
哈尔滨制药厂解决了发展生产和办教育的关系
本报讯 哈尔滨制药厂五年来坚持办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很好地解决了发展生产和办学的关系。
哈尔滨制药厂是在1953年由松江、新生、哈尔滨三个小型药品制剂厂合并起来的。当时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都很落后,职工多数是原有小型药品制剂厂的调剂员和包装工人,他们只能制氯化钠、炭酸钙等简单药品。只有七十多名职工参加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学习,有80%以上职工是文盲。许多人在生产制剂中遇到带有小数点的数字时,往往不论药品性质、化学反应,用整数计算或大约制剂。至于在制剂中经常应用的比例算法,就更少有人懂得了。因此,生产事故比较多,有的出厂产品被退回一大半,连年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当时工厂领导工作被动,生产时间不够用,就挤掉职工业余学习时间。1954年春,工厂领导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改变过去的落后状况,不仅需要提高生产技术,同时还要加速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接着,工厂领导便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以职工业余文化学校为主的教学领导,还相继开办了干部训练班、化学班、文学班、俄文班。到1955年,职工的文化和技术便有了显著提高,逐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最近,这个工厂充分利用五年来的文化教育成果,发动职工大闹技术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去年12月,哈尔滨制药厂的职工们半个月内提出一百五十多条合理化建议,已经实现了五十多条,比去年11月同一时期提高生产效率30%。1953年在扫盲班学习,现在已经达到初中一年程度的女职工张桂琴提出的丸剂挂糖衣的新办法,提高生产效率一倍多。这个厂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也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职工业余文化学习出席率已达入学人数的96%;据去年12月统计,有75%的学员得到四、五分,有25%的学员得到三分。
哈尔滨制药厂把教学看成是发展生产的需要,并想出许多办法,克服许多困难,使教学长期坚持下来。首先解决了生产和教学时间安排的问题。1956年,工厂的生产任务比1955年增加一倍。当时在生产上采取了白天黑夜不停机器的三班倒办法。这就挤掉了夜班职工的学习时间,职工学习出席率突然下降。工厂领导针对这一情况,召集干部会议,研究出重新编班的办法,把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职工编在白班学习,参加其他课目学习的职工编在夜班学习。这样职工学习出席率又提高了。其次是解决生产与教学统一领导问题。1957年,出现了职工学习成绩下降现象,工厂领导便分头到各车间调查研究,发现车间干部存有“我是管生产的,办学校是文教干部的事”的想法。针对这一情况,工厂领导便把教育工作纳入党委全面工作规划;委托厂长、工会主席担任职工业余学校校长,车间主任担任车间学习辅导员。从此,便解决了生产与教学的统一领导问题,消除了车间干部把领导教学看成是“份外的事”的想法和做法。再次是解决了缺乏师资的问题。1956年,业余文化学校有十二位教师,其中有七名是由厂外聘请的。这些外聘教师不熟悉生产和学员思想情况;工厂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布置工作也不方便,而且他们常因为本单位工作和教学时间发生冲突而停课。工厂领导便在本厂抽出一些具有教学能力的职工培养为兼职教师。现在全厂二十名教师有十九名是本厂兼职教师,仅有一名是专职教师。此外,还不断解决职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具体困难:这个工厂的车间厂房分散在市内和市郊五处,工厂没有宿舍,很多职工的家离车间有十多里路。职工业余学校是借用一个小学校。这个厂的女职工占全厂人数的75%,其中很多人是有孩子的妈妈。同时,去年10月以后生产任务又很重。根据这种情况,工厂便成立职工业余文化学校临时托儿所,使多子女的职工学习结束后,可以由学校直接带着孩子回家。同时发动男职工帮助同路的女职工送孩子;在女职工最多的二车间增设学习补习班,把离家太远的女职工介绍到附近的厂办学校去学习。采取了这些办法以后,便解决了职工在学习和生活问题上的一些困难。
(王一举、纪静如、孙景洲)


查看完整版本: [-- 坚持办学五年 工厂面貌一新 哈尔滨制药厂解决了发展生产和办教育的关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