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春联史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1月 -> 春联史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范放 1959-01-30 00:00

春联史话

第8版()
专栏:

春联史话
范放
习俗传下的春联,目下正担起另一历史任务,作为奋发斗志,表达我们的冲天干劲的工具了。家家挂红,户户换新,也不同旧时代的表面欢欣,而内实酸辛的“门面话”了。
春联起源,谈的人都以宋代蜀主孟昶题“桃符”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开端。
(桃符是古人于元旦日在门口设画有门神的木板,以驱邪鬼),不过这类习俗,不一定从孟昶开始,可能神权时代,早有像后世流行的“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有令在此,诸恶远避”一类压邪话张挂门上。以后为了讨个“口采”,写成吉语喜话。文句逐渐工致,变成现式的春联了。
春联和其它文艺作品一样,代表不同时代各阶层不同的愿望和思想。旧联中除通用的“三阳开泰,万象回春”歌颂自然和人事的转换外,又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类幸福憧憬话。其它便各就所属阶级、职业,写出不同愿望的文句。官僚地主们对统治头子的利益是一致的,就张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一类歌功颂德的话儿。过去小农耕作,不免“靠天吃饭”最怕水旱不时。同时被压迫者反对统治者的斗争,是既得权益者最害怕的,因此不论上层分子和寺庙公廨,都标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祈求太平句子。更为了削弱人民的反抗情绪,免得摇撼他们的统治,就提倡“乐天知命”的人生观,用“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一副麻醉联儿做门联,有的为了夸耀门第,企慕富贵,姓吴的就写“延陵世泽,至德家声”;姓朱的便写“新安世泽,白鹿家声”。(上联头两字是他们祖先原住郡名,下联头两字根据祖先德行事业来题。“至德”指吴太伯让王位于弟,后人说他有让德。“白鹿”指宋代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商人则贴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活画出唯利是图的嘴脸。这类联句有些要把行号名称嵌进去。如“恒茂号”,则题“日升月‘恒’,竹苞松‘茂’”,以取吉利。至于大多数工农群众,不会调笔弄墨,只能道出概括的愿望,只贴着“开门大吉”“积善有余”一些直率句子。更干脆的,只贴两条红纸,无字无句。
解放以后,在祖国日新月异的跃进中,胜利迭传的情况下,不断扯旧换新,人是干得轰轰烈烈,联更红得火辣辣地。在这绚烂的春天里,家家户户都争先贴上些抒发心情舒畅、干劲冲天的春联。对联的内容更是丰富多采,不一而足。


查看完整版本: [-- 春联史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