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春到进下万事新——记城子煤矿的技术革命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2月 -> 春到进下万事新——记城子煤矿的技术革命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傅冬 1959-02-28 00:00

春到进下万事新——记城子煤矿的技术革命

第2版()
专栏:

春到进下万事新
——记城子煤矿的技术革命
本报记者 傅冬
我们坐着罐笼,转眼功夫,就下到了离地面一百三十公尺的城子煤矿底下。
矿底下明晃晃的,一切都看得见。这是一条巷道,有一间房宽,两条小电车道并排在路上。巷道里冷清清的,半天也没见着一个人。记得前几次下井,巷道里到处是人,人们推着一吨多重的煤斗子,跑来跑去,怎么这次都没了?正想着,忽然来车了,急忙躲在一边。这车子二十几个斗子一拉溜,拉的煤可真不少,过了好半天才过完。车头好像缺点什么似的,看上去不怎么顺眼。打问一声,矿上的人笑了:“可不是,这本来就不是个车,是工人用废铁板拼凑成的,底盘是用破柴油机车改的。车上连仪表和操纵杆都没有,只有个闸,可是用起来却很顶事,一点也不费力,妇女也开得动。”就是这些简单的“运煤电车”,使矿下省下一百多推车工,他们都“转业”去采煤,毋怪巷道里的人这样少了。往前走一程,忽然看见一个小窑洞,洞上堆着一大堆木头。有一个人正在那里用绳子捆木头,那木头有六、七尺长,一尺来粗,捆好后,他喊了一声,一眨眼功夫,钢绳就吊着木头顺着小窑洞上去了。这是什么?往前探去,这时煤层越来越低,路越来越不好走了。不,不能说是走路了,我们开始爬了。爬呀,爬呀,不一会,就爬得浑身是汗,猛一抬头,撞到煤上好痛,手也不知什么时候给弄进一根刺,痛得真想喊叫!这时只见一个人蹲在那里解木头上的绳子。原先我们以为这个拉木机一定是个很大很大的机器,现在一看,奇怪,机器上只有两个小齿轮,大的和自行车上的飞轮差不多,上面安着一个很小很小的电钻。使用机器的工人说:“这是工人们花了四、五天功夫琢磨出来的。看样子很简单,用起来却挺方便,两三分钟就能从洞内拉上来一根木头。有了这东西,工人省力可大啦!”他这话说得一点不错,我们光人爬都累成这个狼狈相,如果工人们背着二百多斤重的木头成天爬,那劳动真不简单啊!
又绕了半天,我们又爬进另一个窑洞。灯不亮,也看不清这掌子面有多大,只见柱子不少,密得就像树林子一样。一盏一盏的小矿灯在远处闪来闪去。听见风钻打眼的声音,我们心想,在这矿窑里,工人同志抱着二、三十斤的风钻干活,一定会很累吧?走过去一看,那知人们却空手站在那里,再仔细一看,见风钻放在铁架子上。用不着问,一看就明白了:工人们想的真好,他们造出这铁架子,人可省劲了。再向前,一群人正站在一个七尺多长的小电溜子旁边用铁锨铲煤,铲完了,他们把小电溜子搬到另一个地方去铲。真怪,我们记得以前安电溜子要三个人整整安一天才能安完,现在,搬电溜子怎么容易得就像小孩玩玩具似的?打听了一下,知道这是工人用废料作的,没花什么钱,效率却很高。又走了一阵,见人渐渐多了,四、五步就有一个人。给我们介绍情况的同志大声和他们谈话,隐隐约约听见他们谈什么机器机器的,问了一声,我们的带路人笑了,他领我们往下走了几步,然后叫我们蹲下来看脚下是个什么?原来在溜子旁边放着一个像拉木机一样的机器,上面只是多了块板子。这东西叫推煤板,那个板就像耕地的犁一样,一放上去就把煤推下来了。有了这么个推煤板,就用不着一大群人铲煤了。现在那个板子坏了,所以一大群人在这里劳动。同行的人说,他们刚才商量的就是这事,打算一、两天把这板子收拾好。
走过一个掌子面,见那里摆着一个八、九尺长的皮带运输机,这个运输机一头斜放在地面上,一头放在矿车上,人把煤铲到皮带上,煤就沿着皮带哗哗地落在斗子里。这是一个叫张执中的工人用废料搭成的。过去用人装煤,人累且不说,八、九分钟才能装一斗子(一斗是一吨二),现在只要三、四分钟就行了。
在井下呆了好几个钟头了正想上来,转了个弯,忽然听见瀑布的声音,脚下水花四溅,原来到了水力采煤的地方。我们想到顶头去看看,我们一面走一面想上面一定很多人。到了上面一看,怎么稀稀拉拉的只站着三个人?有一个人拿着个像水龙头似的大管子往外放水,水势很激,射出好几丈远,前面白茫茫一片,煤却哗哗地往下落、有两个工人拿着铁锨轻轻地把煤推到溜槽子里,煤就顺水冲走了。我们站在那里突然想起了工人写的诗:“京西有座九龙山,传说九龙卧山边,如今九龙卧人间,自愿下凡变水枪”。眼前的景象不正是这样吗?
带领我们参观的人见我们看呆了,忙说,水力采煤的好处多极了,可以省一半工人,坑木比旱采省一半还多,设备也用的少,可是效率却差不多比旱采高一倍。这已经够叫人吃惊的了,但最大的好处还不是这些,用水力采煤,井里没尘烟,工人卫生条件好,采矿用不着跑到矿顶里头去,很安全。
回到矿上,我们到技术革命办公室要了一份材料。那上面写着:“全矿有90%以上的人都提过革新工具的建议,一共制成功九十八项机器(合一百五十一件),这里面有八十八项
(一百四十一件)是工人自己提出建议,自己作的。这样就使全矿九百五十五个作笨重体力劳动的人,解放出来七百四十二人,并抽出一些人支援别的矿井。”
技术革命办公室的同志说,矿上的技术革命运动不是一帆风顺的。开始,好多人没信心,说自己文化低,还能提出什么来。领导干部知道后,就组织大家大鸣大放大辩论:煤矿工人能不能搞机械化?能不能自拉自唱?群众贴了八百多张大字报,批判各种错误思想。一个名叫王发的工人鼓了把劲,七弄八弄作出个电钻推煤板。领导上抓住这件事向大家宣传,这一下把大伙的劲鼓起来了,大伙说,王发一个字不识,都能造出机器,咱们怎么就不行!群众写诗表决心:“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只要动脑筋,窍门跑不了”。运动就这样展开了。不到一个月功夫,就作出了一百多件工具。
到党委会去,想找党委书记谈谈,一推开门,满满的一屋子人,他们正在开会。已经是夜里十点钟了,会还没有散,我们站在办公室的阳台上,看满矿灯火辉煌。小电车拉着一串串的煤斗走来走去矿上,矿下,人们还没有休息,他们都在那里紧张的战斗。我们想起矿 上新提出来的指标:1959年要产煤一百零五万吨!这个数目字不小,比去年的六十六万吨差不多要翻一番。能不能完成?人们不能不为他们担心,但是这个矿的干部和工人们却信心十足,他们的办法之一,就是要继续开展技术革命运动。工人们早写下了豪言壮语:“只要我们搞好技术革命,我们一定能把红旗插在最高峰!”(附图片)
陈孝庭插画


查看完整版本: [-- 春到进下万事新——记城子煤矿的技术革命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