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2月 ->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9-02-28 00:00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国外进步经济学家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同看法
自从美国经济危机在1957年爆发以来,国外进步的经济学家开过多次座谈会,发表了不少文章,阐述对这次危机的看法,也出现了一些新论点。从已发表的文章和座谈记录看,他们的基本观点虽是一致的,但在若干关键性问题上,也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这次讨论是从1958年初,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瓦尔加发表了他的“战后周期问题和新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一文开始的。去年一年中有过几次比较集中的讨论,如4月29日苏联科学院经济、哲学和法律科学学部和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同召开了关于瓦尔加文章的专题讨论,苏联“国际生活”、“新时代”也分别发表了两次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情况讨论会的主要发言。10月初由柏林洪堡大学召开的十四国经济学家会议上也讨论了这个问题。其间不少著名学者发表了文章。
这次争论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对目前美国经济危机的看法;世界工业周期问题;目前会不会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
关于第一个问题,瓦尔加和马努基扬等人主张这次危机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比战后前几次生产过剩危机更深刻更持久,而且是世界生产过剩危机的开始,但不一定比1929—1933年的危机更深刻和持久。别钦则认为将比1929年的危机更深刻更严重。“国际生活”座谈会的与会者也都认为是经济危机,而不是短期的生产停滞,但无人明确指出它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库兹明诺夫甚至认为可能是周期性危机前奏的中间性危机。在“新时代”的座谈会上,所有英美进步经济学家都承认这是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佩洛在他写的一篇文章中也认为是生产过剩危机。希曼·拉默在他作的一次报告中还认为再发生一次和1929年规模相同的危机也是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包括大战对周期发展的影响,和周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瓦尔加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正常周期进程,在战时发生了中断,战后工业周期开始于1947年(由于从战时到平时的经济改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马斯连尼科夫认为,周期应从1949或1950年开始,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在这个时候恢复了战前的生产水平。在苏联科学院的座谈会上,克隆洛德则认为战争起着危机的作用,新周期从战时就开始了。瓦尔加和阿尔祖马宁都反对这种看法,但阿尔祖马宁也不同意瓦尔加的周期在战时中断的论点。库兹明诺夫在“国际生活”的座谈会的总结发言中主张,大战对欧洲各国起了危机的作用,对美国却起了高涨阶段的作用,结果破坏了世界周期的统一性和周期的共同性。他和魏戈斯基都认为1943—1946年生产下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危机,所以世界周期应从这次危机后开始。蒙德尔逊在柏林十四国经济学家会议上表示不同意战时周期规律已停止发生效用的看法,但也不同意战争具有危机的职能的看法。他认为战争只是周期的变态,而不是周期的中断。他并提出了一个新论点:十九世纪形成的典型周期形式已为战争所消灭,战后的形式主要是军事通货膨胀危机。波兰经济学家索科洛夫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这个危机概念太普泛,而马克思主义所指的危机只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关于第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差不多是一致肯定的,不过论据并不相同,而对于世界经济危机已否发生,则更有不同看法。认为目前已开始世界经济危机的有苏联的瓦尔加、阿尔祖马宁,法国的克劳特等。主张条件已成熟,美国的危机有发展为世界危机的可能,并且现在已呈现世界经济危机到来的特征的,有库兹明诺夫、马努基扬和其他大多数进步经济学家。蒙德尔逊则认为目前还难以断定美国这次危机具有世界性质,可以认定是战后第一次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起点;奥洛夫则认为在原料和航运业方面明显存在着世界性危机,但这有特殊情况,因此不能说世界经济危机已经开始。
这次讨论仍在继续中。
在柏林召开的国际经济学家会议
讨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
1958年10月1日到4日,苏、波、捷、法、意、德等十四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柏林的洪堡大学集会,讨论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其中包括战后周期、危机和工人阶级状况等问题。四天会期中,有四位经济学家作了报告,二十个出席者在讨论会上发了言。现将有关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问题
苏联代表蒙德尔逊教授在会上作了报告,他分析了战争对周期和危机规律作用的影响。他认为,说在战时资本主义周期规律已失去作用是难以同意的。他说,暂时失去作用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有。战争只是规律的特殊变态。他在报告中说,美国目前的危机已为战后第一个世界生产过剩总危机揭开了序幕,总的看来,整个资本主义正在向着世界周期性生产过剩总危机行进。民主德国施密特教授在报告里说,西德的经济从战后的萧条开始,经过1948—1950年的战后复苏和1950—1957年的繁荣后,已于1958年进入了周期性危机。危机的迹象表现在这几方面:一、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每况愈下;二、生产设备负荷不足;三、定货减少;四、出口额减少;五、商品库存增长;六、基本建设工程量减少;七、失业增加;八、农产品生产过剩。根据迹象表明,危机转向飞跃发展已为期不远。意大利经济学家贝真吉在讨论时指出,这次危机的特点之一是:工业品价格甚至在生产下降情况下也是上升的,而农产品和非垄断部门的工业品价格却在跌落。波兰的索科洛夫教授不同意把生产不足、战争等包括在危机的概念里,他认为危机是资本主义的肥大症,它只能是生产过剩危机;战争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周期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瓦解的表现。苏联费古尔诺夫教授认为大规模战争能够冲断周期性,但它同时也能给危机、即新的周期创造经济条件。民主德国阿尔特曼教授认为,1945—1947年间并不是西德的萧条时期,因为在这以前并没有发生过生产过剩危机。他认为,这个时期具备了危机的一切特点,所以西德的战后周期也是从危机开始的。
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状况问题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规律的作用完全保存了下来。他们认为,绝对贫困化不能像相对贫困化那样可以用一个指标来表示,而应该包含由工人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许多指标,如劳动强度、失业影响、危机、战争等。绝对贫困化的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实际工资同劳动力价值的比例关系。工人的实际工资总的说来是下降的,这首先是由于劳动力价值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下降。荷兰经济学家涅瓦莱年和比利时经济学家瑞耶对这个规律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他们认为把实际工资的长期下降看成是贫困化的主要标志是教条主义。他们不同意这个规律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起作用的说法。但他们的这些意见在会上受到了批评。


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