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黑石关回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5月 -> 黑石关回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皮定钧 1959-05-30 00:00

黑石关回忆

第8版()
专栏:

黑石关回忆
中将 皮定钧
静静流着的洛河水,被西斜的太阳照射得波光闪闪。洛河两岸,肥田沃土,广阔无垠。社员们正在往地里送肥。挑担的,推车的,紧张、忙碌;但人们不再有旧时代那种疲惫、憔悴、不堪重压的神色,眉宇间闪动着喜气,这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向往的表现。
陇海路横跨洛河,一桥飞架其上,桥的名字叫作黑石关,据说古时候这里是一个军事要隘。一列火车从东开来,经过黑石关大桥蜿蜒西下,发出节奏均匀的声响。一群男女青年,倚着车窗,贪婪地欣赏着这中原景色。他们也许是到古都洛阳去进大学的,也许是西出潼关到天水去寻找矿藏的,也可能走的更远,到克拉玛依去开采石油……。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是多么宽广啊!
我伫立河畔,面对着这一片和平幸福、充满生机的情景,涌起了无限的思绪。那些倚着车窗的青年人,可能想到将来铁路两旁的田野上会有拖拉机驰骋,黄土岭下那一排排的窑洞会变成清堂瓦舍的新房……。虽然我的两鬓已经斑白,但和这些青年人一样,对祖国壮丽的山河,我也是充满了热爱的激情;对未来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也是怀抱着美丽的憧憬。不过,我想到的事情,大概有一点是青年们没想到的。我想到了过去的艰难的日月,我想到了战争。回忆把我带到了十五年前,那时候,这里可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水旱灾荒,国民党汤恩伯的横征暴敛,日本鬼子的劫掠烧杀,使得田园寥落,十室九空,遍地硝烟……我和我的战友们,曾经战斗在这个地方。
1944年春天,日本鬼子攻陷郑州后,分兵两路:一路沿京汉路向南,一路沿陇海路向西。驻守在虎牢关、黑石关一带的国民党四十万部队,像潮水般的溃退下来。四十万军队,并不是被打垮的,因为很多部队根本没和日寇在战场上见面,往往是敌人还在好几十里以外,他们就抱头鼠窜了。
三千万人民被国民党抛弃了,中原沦于敌寇的铁蹄之下。那时候,流传着一首民谣:“东兵来,西兵走,东兵能打不能守,单看今年九月九。”东兵指日本鬼子,西兵指国民党军队。豫西人民深信,共产党、毛主席会派队伍来解救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八路军身上。果然,我们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待,没等九月九,8月里我们八路军的先遣支队——豫西支队,在晋南渡过了黄河,开进豫西敌后,就在这里举行了一次奇兵夜袭黑石关,消灭了日本鬼子一个小队、伪军一百多人,击毁小汽船十三艘,把两千多名被抓来修桥的民工放回家去,赢得了深入豫西敌后作战的第一个胜利,在豫西树起了抗日的旗帜。
今天,看见了豫西人民的这种和平的、幸福的、还不大富裕但却是蒸蒸日上的生活,过去豫西人民的苦难,就在我脑子里激烈地翻腾起来。
从1942年到1944年,连着三年大旱,1943年和1944年还加上遍地蝗蝻,这里真是赤地千里!已种上的玉茭,嫩芽还没出土,就干死在地里。高粱豆子等大秋作物,颗粒未收,蝗蝻袭来,遮天盖地,一棵高粱上能有几百个,不大会儿,一片庄稼就被吃光了。人们没有力气去打,打也打不尽,妇女、小孩坐在地头上呜呜啼哭。有的地方收了点谷子,但每亩最高产量不过三升。人民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着,吃豆叶,吃树皮,甚至于吃“石干”(观音土)。俗话说,“阎王不怕鬼瘦”。就是这样的年景,汤恩伯仍根据蒋介石的手令,每年要河南人民交出三百二十万石的军粮。有一天,我们宿营在一个村子里,想借住一个空着的窑洞,却找不到房东是谁。后来村里的人向我们介绍了这个窑洞主人的悲惨的故事:这里原来住的是个孤老婆子,儿子被汤恩伯抓去当兵,因为开小差被逮回去活埋了。老婆子饿了好几天,把最后剩下的几件衣服卖掉,才换了几斤米;可是米刚拿进屋,保长带着搜粮队就来了,藏也来不及,连口袋一起被抢了去。当天晚上,这个可怜的老人就关起门来上吊死了。
这就是十五年前豫西人民的生活。
十五年,这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短暂的时期,但是,这其间发生了多少翻天复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走了多远哪!
中国近代史上,多少仁人志士,多少爱国者,他们梦寐以求、毕生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不就是“大同”二字么?不就是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社会么?而我们今天所有的,已经是十倍乃至百倍地超过了先人的想像了。
在黑石关停留不久,我又到了登丰,访问了东西百里坪,那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十五年前,我们的豫西支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看望了以前同过生死的父老弟兄,在赶回县城的路上,同车的一个小伙子把我看成了远道而来的参观者,向我指指点点:这是伏牛山,那是玉带山,还有少林寺,中岳庙等等名胜。我感谢他的盛情。谈话时我见他佩带着一个胸章,是技术学校的学员,我问他学什么。这个纯朴的农家子弟顿时满脸洋溢着幸福和骄傲的神情,他告诉我:“学开汽车,驾驶员”说的时候,他做着手式,像是真的坐在驾驶台上一样。
被那个青年人的热情所感染,我重游了中岳嵩山。走进山脚下的中岳庙,工人们正在修葺,最先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个上书“配天作镇”的牌坊,它被油饰一新了。我急着爬上山顶,去看一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这儿起了什么变化。巡着山路,径直往上,走的汗水淋漓,因为心情兴奋,竟不觉累,一气登上了峰顶。峰顶有一座亭子,亭中神像已毁,无匾额,亭子下面,有一石碑,上刻斗大的“岳灵”二字。在亭台小立,天气晴和,抬眼望,良田万顷,春光一片。几座高高耸起的烟囱,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它似乎比那些“危乎高哉”的山峰更雄伟,这显示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块贫瘠落后的地区,要向工业化进军了!


查看完整版本: [-- 黑石关回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