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巧刈松脂手——王永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6月 -> 巧刈松脂手——王永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钟念祖 1959-06-01 00:00

巧刈松脂手——王永金

第3版()
专栏:

巧刈松脂手——王永金
本报记者 钟念祖
松林的四周,尽是些观看采脂能手表演的人群。在林子里的东边,一位三十岁上下个子不算高大的采脂手,挥动着刈刀,轻巧地在杵干的刈面处划了两三下。转瞬间,他又在第二第三和更多的杵身旁边出现了。他跑得很快,像一个兔子似的在林子里钻,可是刈的杵却一株也不漏。有人曾给他算过刈一株杵的时间,最多的不超过二十秒。看那杵干上刮开的粗皮,只刈开70%,刈口是那样平滑,不深又不宽,侧沟的夹角约在六十度到七十度之间,松脂正常地沿着中沟,经过导脂器流进盛脂器里。观看表演的人们赞叹地说:“动作真轻巧!”被称赞的人就是采脂五个月得脂万斤的创造者——王永金。
王永金是广东省龙川县上坪公社的社员,参加全国松脂、松香、栲胶生产经验交流会议的代表。去年,他在松林较稀、大部分松杵已开刈多年的情况下,创造了日刈一千一百二十株杵,采脂五个多月得脂一万零五百斤的纪录。据松脂收购站的统计,在王永金交到收购站的这些松脂中,特级脂占了80%。按松杵的大小、松林的稀密、松杵开刈和劳动时间的长短、刈杵的数量等为标准计算,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在目前,还没有能够和他媲美的人。
不明来历的新法
那是王永金从事采脂工作的第二年。住在他们村里的采脂手刘亚泰在4、5月间回到他家乡——河源县一趟。他看到乡里有些人采脂的方法和他历年来的方法完全两样,从上逐渐往下刈,而不是从下逐渐往上刈。他觉得这方法倒也新鲜,回到小灰村以后,他选了三十株杵作试验。一个月以后,收到了松脂近三百斤,比老方法增产了40%多。刘亚泰和王永金很要好,他把这事告诉了王永金。王永金觉得这方法既然能提高产量,便不妨多试。他在自己采脂的四百株松杵中,以一百株松杵采用这种新方法,产量果然比原来高。
王永金采用“下降法”的采脂方法,很快便成了村里采脂手的议论中心。有的说要学习王永金的方法;有的说不能学,说他这做法会跑掉松脂。消息传到王永金那里,对他可是个启发:的确有些松脂还没到盛脂器便跑掉了。他想:问题恐怕不在“下降法”不好,而在于侧沟角度太大,松脂流得过急所致。于是他把侧沟的角度缩小,约二十来度,可是不成,松脂开始流得很慢,后来又凝结在沟里。王永金并没有气馁,他一试再试,最后把侧沟开成六十到七十度角,松脂流得正常,也没有跑脂的现象了。一个月以后,他对比了一下两种采脂法的产量,“下降法”采脂的那一百株松杵,收到松脂一千斤,土法采脂的那三百株杵,收到二千斤,下降法比土法产量高出40%多。这以后,他所采脂的松杵,除了部分因开刈多年、刈口离地面已高达三公尺,只能用“上升法”采脂外,其余全是“下降法”采刈。村里的采脂手看到新法的好处,也纷纷采用。不久以前,人们才知道这个“下降法”采脂是从苏联传来的先进经验。
“多亏了彭乡长”
1956年,王永金的采脂技术逐步熟练了,日刈松杵达到六百株,年采脂量达到六千多斤。这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了。在王永金自己也感到有些满足。当时的上坪乡长彭奎石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他向王永金宣传提高松脂产量对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意义,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鼓励他继续前进。和彭乡长谈话以后,王永金感到惭愧,不应该稍有点成绩便自满松劲。这以后,他便经常研究如何提高松脂产量的问题。他发现自己光凭干劲,没有注意缩短跑路的时间,这是争取多刈杵提高产量的障碍。他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根据松杵的分布及山势情况,选择最短而又可以少走和不走过陡的山坡的路线,并且斩除采道的小杵和杂草,以缩短走路时间和减少爬山的疲劳。这样,刈杵的数量也就跟着增加了。
尽管王永金的年纪还不算大,但每当他刈脂回来后便感到右臂很累。他想,如果左手也能刈脂,就不致那样累了。他决心让左手也掌握技术。开始,效率很低,因而延长了采脂的时间,每天,他很晚才能下山。但困难没有能够动摇他的意志,他相信左手同样能够达到右手的效率。这样,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左手刈脂渐渐熟练了,左右手运用自如,他再也不感到劳累了。
过去,王永金和其他采脂手一样,砍除粗皮较薄,侧沟宽度刈得很宽,这样做用力要大,速度慢。他想,如果把粗皮砍除厚一些,侧沟宽度刈得窄一些,刈脂时便省力,同时由于剩下来的粗皮薄了,受阳光便会较多,温度提高,松脂也会流得多一些。这样做,刈脂效率比前提高了四倍多,松脂分泌也跟着增加了。王永金还根据刈口的高低,改革采脂工具,将刈刀和钩刀制成一件工具,低的用钩,高的用铲,效率也获得了提高。
这一年,王永金由于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日刈松杵从六百株提高到九百株,年产量从六千多斤增加到八千多斤。当人们和他谈起这一年的进步时,他谦逊地说:“多亏了彭乡长。”
有空前无绝后
去年因为别的事,王永金到4月中旬才上山采脂;后来,又因工作需要,再度下山,看来1958年松脂的产量很难跟得上1957年了。想到这,他感到有点悲观。然而大跃进的形势在鞭策着他。他想:各行各业都在大跃进,难道松脂生产就不能跃进吗?何况,松香和松节油又是轻重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今年的产量一定不能少于1957年。”王永金暗自下了这样的决心。
多年来,在王永金的家乡里,采脂用的盛脂器都用小竹筒做的,且不拘老竹嫩竹。这种盛脂器,一般只能装一斤左右,因为盛脂器小,就得每天或隔两三天收一次脂。有些嫩竹筒,如果收脂的时间相隔长了些,里面的松脂就会变质;同时由于盛脂器没有上盖,下雨期间松脂往往会给雨水冲跑。在平时,有些杵上的杂物也常掉进盛脂器里,影响松脂质量。过去王永金曾经有过改用大竹筒代替小竹筒的想法,以减少收脂的次数来节省劳动力。但又怕收脂的时间相隔长了,松脂变质。这个想法也就搁了下来。为了要提高产量,他又想起这件事情。他先做了试验,效果很好,半个月收脂一次,松脂也不会变质。不久,他又想出了加盖和全部采用老竹做盛脂器的办法。这样,既保证了松脂杂质少,又使雨水不能进入竹筒。收脂的次数减少了,就增加了刈脂的时间。
在王永金所在的林区,有一部分弯腰曲背畸形发展松杵。这样松杵刈脂工作既难做,又不好安放盛脂器,松脂常常流到地面上。因此,社里的许多采脂手都不愿在这些松杵上刈脂。为了多刈一些杵,争取多增加松脂产量,王永金看上了这些松杵,他根据这些刈的特点,另制了一种比一般导脂器短得多的导脂器,并在距中沟末端不远的地方挖一小窿,让松脂先流到那里,然后再经过导脂器流进盛脂器。这样,松脂便不会因流得过急而泄在外面。对那些解放前便由河源县人用上升法采脂的老杵,王永金运用了“秋蝉退壳”的方法(即平时用上升法,气温低时用下降法)来提高产量,使在气温低的情况下,产量不致因天气变化而降低过多。


查看完整版本: [-- 巧刈松脂手——王永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