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苏联工业中的自动化和机械化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6月 -> 苏联工业中的自动化和机械化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库兹涅佐夫 1959-06-29 00:00

苏联工业中的自动化和机械化问题

第4版()
专栏:

苏联工业中的自动化和机械化问题
苏联 库兹涅佐夫教授
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是苏联科学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苏联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实际从事社会主义生产的人,都在着手解决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问题。
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从数量和质量上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减少设备停歇、增加设备运转率的基本科学方法。在苏联,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这方面的进步打下了基础。
应当指出,综合机械化并不是简单地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而是在相当高度的技术水平上使所有工序自动化,也就是采用一整套相互协作的机器。
苏联1959年至196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规定,要在生产过程全盘机械化的基础上完全消灭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的繁重手工劳动。将由某些机组、机器装置的自动化过渡到全盘自动化,以及建立完全自动化的车间甚至企业。
计算技术的成就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前途。采用现代化计算机,可以自动地按照最有利的条件选择和进行工艺过程。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可以逐渐使复杂的生产项目、传送装置、车间和整个工厂完全自动化。这项任务在有着不间断的生产过程的企业里,最易于实现。
除了完成自动化工作的总计划(计划规定至少建立一千三百个大型自动化作业线)以外,准备在各工业部门建立五十个以上的试验性企业,来实现全盘自动化的最新方案。这种类型的企业,将是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阶段的新型生产的范例。建立全盘自动化生产的示范性企业,就是为了取得全盘自动化的经验。
在苏联发展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具有全民意义。目前苏联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工业中广泛实行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了条件,并且有可能建立起一系列新型的、进行各种不同部门生产的全盘自动化企业。
机器制造企业为自己的需要而建立的千百个小型自动化作业线,目前已在顺利地转动着。计划利用企业的力量再建立一千五百至二千个自动化作业线。仅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制造厂就要建立二百个自动化作业线,以便生产大批最耗费劳动的制品。
机器制造企业已经扩大了生产效率高的机器和设备的产量。它们采用了自动化、半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流水作业线,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设计,并生产了示范性的新型机器、设备和仪器,此外还在生产的进一步专业化和协作方面采取了措施。
大家知道,苏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技术水平主要取决于对机器、机械和其他设备的需要满足的程度,以及这些机器、设备的完善程度。
拥有现代化的原子设备、电子计算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制造强大的洲际弹道火箭以及掌握其他先进技术,如果没有各式各样的自动化装备、机器和仪器则是不可想像的。
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发展,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个别机器和机组的自动化(如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床),一个系统的机器操作的自动化(如自动化机床流水作业线,自动化工段、车间)以及最后的全盘自动化,即建立自动化工厂。
在全盘自动化的情况下,所有的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包括由一个生产周期到另一个周期,全都不用人管。工人仅仅负责调整生产过程,注意机器操作的情况,防止停歇和事故。
目前,苏联已生产了很大数量的各式各样的自动化机器。生产了一种由专门的仪器操纵的万能旋床。这种旋床是用来旋制各种形状的复杂零件的。在带刻度数的特制圆盘上,根据需要切削的零件的尺寸把机床调整好。在一个圆盘上调整零件的长度;在另一个圆盘上调整零件的直径。然后,工人一按电钮机床便动起来了:车刀自动地接近备件,按照需要的尺寸向纵深和横面切旋,然后不停歇地根据规定的直径继续旋下刨花。零件作好以后,车刀自动回到原来的状态。旋工取下零件,放上新的备件,然后再开动车床。
这个自动化机床不出废品,它制造的零件经常保持3%公厘的精确度。它的调整器在移换零件时只消一分半钟和二分钟。旋工不需要守在机床跟前,他可以同时看管几台这样的自动化机床。
但是,在生产中采用一批单个的,即使是非常完善的自动机器,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不能完全解决自动化的全部任务。因为一系列辅助工序(送料、上料、定准中心位置、控制尺寸、制成零件的取卸和搬运、清理刨花等等)还没有自动化。结果,使用自动化机器加速生产过程的效果,往往被辅助工序的损失给抵消了。
建立自动化机床流水作业线,解决了这个任务。而且在许多场合下,这些作业线是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苏联的好些先进企业中,建立了联动机床自动化流水作业线。
实践证明,自动化流水作业线,既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以外还能缩减设备所占的场地面积,缩短生产周期的时间和用于上料、定料和固定中心位置的所谓辅助生产时间。这些作业线还有助于保持严格的生产节奏,加速机器转数和降低产品成本。
在苏联的汽车工厂里可以见到制作弹簧的自动化机床作业线。在这里用填料的自动机把钢板填进切钢板的机器,切成所需要的尺寸。每隔三秒钟就有一批切好的钢板被机器送到一条传送带上。这个传送带不是一直转动,而是有间歇的。移动钢板的位置时,用的是一种有“走动齿条”的机器装置,它们把未来的弹簧的零件从一架自动机搬到另一架自动机。
为了使所有的机器都开动起来,自动化流水作业线还装有水压装置。切好的钢板还要经过三十二道工序:钻孔、加热、压制凸面、硬化、加固系数、试验硬度等等。每隔四十八秒钟就从传送带上自动地卸下一批制成的弹簧。
这个自动化流水作业线,每年可以生产二百万以上的弹簧。在这个自动化流水作业线上工作的工人人数,只有机械化弹簧车间工人的十七分之一。
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还包括这样一些工作,例如装配部件和成品,这在过去是使用手工劳动的。在苏联有制造和装配汽车轮的自动化作业线。从前由人来作的一切工序,不仅机械化,而且自动化了。机器在焊接轮圈,磨平毛刺,开凿汽门的开口。钢坯经过一套搬运机,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而且每隔三十秒和四十秒,主要传送带的吊钩上就吊起了一个作好的车轮。要知道,这里所说的车轮重量有二十八公斤。从前,工人在一班内要搬运一吨钢铁。现在已经有几十个工人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整个自动化作业线只要三个调整工、一个检查员和一个辅助工就够了。
在苏联还有生产拖拉机活塞曲柄的自动化车间。在这个车间里,从切料到包装成品的一切工序都是机械化的。调整工在操作台前仔细地观察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毛病,这里的信号灯就亮了。自动的检查仪器不容许有一公尺百万分之三的差错。每个小时从自动化车间里送出六十个厚纸盒子,每个盒子里都有五个作成的活塞曲柄,上面涂了油,并且都是用纸单独包好了的。
不仅建立自动化机床作业线,而且建立了全盘机械化车间和自动化工厂。这是苏联在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
目前,苏联学者和工程师正在研究建立一系列新的工厂、自动化车间来生产汽车和拖拉机的零件,以及其它大量生产的制品。
已经建成了一个生产套筒式轮链的自动化工厂。苏联工业的各个部门正在广泛地使用这种链子。仅康拜因机制造业,每年就要使用五百多万个这种链子。这个工厂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不仅生产个别零件,而且整个成品的生产都自动化了。整个工艺过程、机床之间的运输、检查和装配,都完全是自动化的。七个自动化作业线中,前六个生产个别零件,最后一个装配成品。
自动化工厂在一秒钟内可以作六个不同的工序:上料、压料、切料、搬活、卷边和作轧槽。自动化作业线上安装着十分复杂和高度精确的机组。这些装有机械手臂的机器把个别零件装配成成品。
自动化工厂的设备由一百五十个机床、机组组成,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六倍,而产品成本则减少了一半。
现在不仅在进行大批生产的工厂里,而且在生产成套产品的企业里也在进行全盘机械化和部分自动化的工作。苏联在世界上破天荒第一次使用了灵活的机械化流水作业线,和可以迅速调整的自动化作业线。
在1959—1965年间,高尔基汽车工厂将建立一百三十六个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作业线,安装总长二十公里的传送带和一千四百个专门的联动机床,并且更新四千种不同的设备。由于实现这些以及其它措施的结果,到1965年高尔基汽车工厂的年产量将几乎增为一倍半。
到1975年为止的一段时期内,采用自动化作业线将有着更广阔的前途。到1975年,苏联机器制造工业中仅机械制造车间就将拥有三万五千个自动化作业线。
发展技术科学对于尽快地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问题,必须在这样的条件下来解决。即机械师、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其它专家们在机器制造业各部门中进行密切的合作。广泛地吸收千百万的生产革新者和先进生产者参加这一工作,对于顺利地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具有巨大的意义。他们可以用集体的经验和智慧,帮助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
生产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在采用更进步的工艺过程的同时广泛地更新现有设备,这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工业的进一步高涨。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在苏联人民面前提出了解决这一任务的必要性。顺利地解决这一任务可以保证增加各种产品的产量,从而更加促进苏联人民物质福利的提高,以及在和平竞赛中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附图片)
图为雅罗斯拉夫尔机械厂机械车间安装的一条加工电动机外壳的自动线,这条自动线有九部机床,每班能生产二百多个电动机外壳,机械由控制装置操纵。


查看完整版本: [-- 苏联工业中的自动化和机械化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