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人民需要教师 教师无上光荣 天津师大新老同学座谈人民教师工作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6月 -> 人民需要教师 教师无上光荣 天津师大新老同学座谈人民教师工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晓 1959-06-29 00:00

人民需要教师 教师无上光荣 天津师大新老同学座谈人民教师工作

第6版()
专栏:

人民需要教师 教师无上光荣
天津师大新老同学座谈人民教师工作
本报讯 记者黄晓报道:天津师范大学为了帮助四年级学生了解将要开始的工作,最近组织了一系列的新老同学座谈会。在这些座谈会上,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和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亲热地交换了彼此对作教师工作的感想。
历史系应届毕业生杨承训,认为教师工作是一种光荣的职务。因为他自己所经历的生活使他看清了这一点。他说:“我的家几辈子没有念书人,村上没有一个大学生。当我还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农业社就要求我回家乡去教书。那时我就想过:有多少和我一样的人,渴望着知识啊!从那时起,我决心选择教师的职业。在师范大学念书期间,到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实习,学生里有一位头发斑白了的老干部对我讲:如果分配几个像你们这样的教师到我们这里来,就会使我们很快地学好文化啦!还有一次,我们到开滦煤矿作社会调查,工人同志们问我:“你们这些大学生将来干什么啊?”“教书。”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那个工人听了十分高兴地对我说:“那么,你们毕业后到我们这里来几个好吗?我们非常需要教师啊!”
当然,由于自己还年青,没有经验,从大学校门走向讲台,不是样样事情都顺利的,有许多事要经过自己的摸索和体验,接受前人的经验,进一步充实自己,才能把教育人的工作逐渐学会、学好。1955年毕业的李德元就是这样的,他在座谈会中讲述了自己初作教师时的一段经历。李德元到校的那一天,师生们热烈地欢迎了他。分配给他的工作是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当天下午,便开始了第一堂课。最初,他板起面孔,很严肃地给学生上课,以为那样学生就会尊敬他。结果却相反,一下课,学生远远地逃开了他。日久天长,李德元不免有些苦闷。后来一位老教师告诉他:你要了解少年们的心理,必须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于是,在学生们下课后,他试着和学生们谈心。学生回家时,有时他还伴学生走上一段路程。半年以后,李德元差不多和他所教的学生都熟悉了,学生们所作的、所想的,以及他们的家庭环境,他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学生们就同老师有了感情,对老师无话不讲了。李德元说:“我作教师四年,一年比一年感到责任重大。自己慢慢体会到了,生活在学生之中,一定要处处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例如,学生在上自习时,自己也就在这个时间学习,学生来向老师问功课,看到老师也在读书,自习就更专心了。
这时张素云站起来讲她的经历。她还在中学的时候,看过电影“乡村女教师”,自己就想将来作个教师多好啊。1955年大学毕业了,她曾经是一帆风顺地走过了最初的道路。她一开始就教初中三年级,教得不坏,而且是在这样一个出名的学校——南开中学(现在的天津第十五中学),第二学期便当了班主任。于是,自己有点满足起来,不再刻苦钻研业务,和学生关系也逐渐淡了,开始失掉了学生们的尊敬。伟大的整风运动惊醒了她,使她重新振作起来……她在会上感慨地谈到自己:“三年走过的道路,不是一开始就到了平坦的道路上的。要真正克服自己的缺点,热爱自己的工作,才是事业的开始!”
对教师的最大安慰,对教师工作的最高报酬,也许是那些毕业后的学生,从天南地北,从各个工作岗位上写来的信吧?这些字迹是这样熟悉,稚气,但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对老师的怀念……作为一个老师,读着这些信的时候,就像看到自己亲手栽培的幼苗,长成了大树,结出了果子,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工人看到了发光的产品!1955年毕业的一个华侨学生陈如意,在座谈会上读着学生给他的信,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个座谈会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未来的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教师的岗位是重要的、光荣的,千百万学生在等待着他们。
(附图片)
为了帮助应届毕业生了解将要开始的工作,天津师范大学最近组织了一系列的新老同学座谈会。这是他们在交谈对教师工作的感想
本报记者 崔占柱摄


查看完整版本: [-- 人民需要教师 教师无上光荣 天津师大新老同学座谈人民教师工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