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人民公社放光彩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8月 -> 人民公社放光彩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吉平 1959-08-19 00:00

人民公社放光彩

第3版()
专栏:

  人民公社放光彩
  中共聊城地委第一书记 李吉平
你只要走到山东临清市老官寨人民公社的田里,一眼看去,就可以感觉到社员们争取秋季大丰收的干劲。红旗招展,绿波起伏。从公社党委书记到各队干部,都同社员一起劳动。队与队之间正在展开争夺秋季丰产红旗的竞赛。大片大片的棉花、大豆、玉米、甘薯、萝卜,长得都比往年出色。特别是三万亩连片的大豆丰产方,由于种的适时、细致,施了底肥,小苗出的齐全,生长旺盛。社员们高兴地说:生产越干越有劲,刚刚得到了麦子大丰收,秋季大丰收又摆在眼前了。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向毛主席报捷,全社正开展着一个以积肥追肥为中心的田间管理的“六无”运动(无草荒地、无不追肥地、无虫害、无三类苗、无旱涝灾害、无板结地)。在棉田里,为了避免棉铃脱落,正在开展着“一棵棉花一斤肥”的保蕾保铃追肥运动。前冯村妇女小队长周玉桂带领二十个妇女向地内一天送粪十四万斤;她一人一天送三十四车,总共一万零二百斤。他们决心要使粮、棉产量都超过包产指标五成。
他们的干劲为什么这样大?这同公社化以后的第一次收获就是个特大丰收有密切关系。小麦丰收的成绩,大大鼓舞了他们增产的信心;小麦精耕细作的经验,也启示他们把秋苗管理得更细致,改变了过去耕作粗糙的习惯。小麦的丰收,把当地的生产面貌、生活面貌大大改变了。
“洼碱变良田,一季顶一年”
老官寨公社在临清市的卫河西岸。这里过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洼碱荒地。雨多了,洼地就变成波涛起伏的湖泊。天旱了,又成为白碱赤地。这块地方共有十二万七千亩地。其中六万多亩洼地,人们称之为“蛤蟆坑”。其中三万八千亩老碱窝,人们叫做“放马场”,实际上这地方连草也不长,马去了也没草可吃,倒是年年发生蝗虫,危害田苗。水来得早,秋苗就被淹;水来得晚,来年4月才能播种。旱了,不是种不上,就是种上以后不见苗,或者见苗以后枯死、被蝗虫吃光。因此,这里的六十八个村庄,四万二千多农民群众,从来就过着长年贫困的生活。老乡们描述这个地方人民生活的状况是:“蛤蟆坑,荒碱坡,春旱秋涝蝗虫多,三年两次发洪水,奔走四方谋生活。”
“早清汤,午糠窝,晚上两碗糊涂喝。”黑庄生产大队七十四岁的农民杨兰回忆说:“我们这里是家家灾,辈辈穷。1943年全村九十四户,就有八十二户破产度荒,六十一户外逃,至今在外未归和死亡的就有一百二十七人。”解放后,人们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经过合作化的道路,这里的生产虽然有了不少的发展变化,但是因为自然条件差,群众经济力量单薄,所以还不可能摆脱自然灾害的威胁。1958年受了水灾,国家还给他们拨了大量的救济粮款。1958年秋天,这里建立了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大集体的力量比农业社的小集体的力量更大了。老官寨公社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立宏愿,树大志,决心充分运用大集体的巨大的力量,改变自然面貌,在洼碱荒地上夺取大丰收。
公社成立之后,公社党委就发动群众,以
“除三害(水、虫、草)保丰收”为题目,大鸣大放大辩论,消除了对自然斗争中的各种各样的右倾保守思想和畏难情绪,增加了人定胜天的决心和毅力。大家认为,要征服水旱灾害,必须积极开展河网化的水利建设。他们决定修挖清凉江排水渠,为涝灾后的蓄水找出路。为了避免上下游矛盾,由公社统一规划,按照地势修水库,挖坑塘,分散水势,缩小淹地面积。此外,还要打井找泉,引用地下水。这样,就可以改变过去只能种秋、不能种麦,“好年半季收,歉年全部丢”的状况。
他们还学习了外地改造碱地的办法,总结了本社改造碱地的经验,决定深翻土地,多施圈肥,压砂改碱,引水洗碱,改变洼碱瘠薄土地为肥沃的良田。
大集体发挥大威力
大辩论以后,“把小麦种足种好,誓夺小麦大丰收”成了全社干部和社员群众一致的决心和行动。
在公社统一领导下,立即组织了一万名征服自然的“野战大军”。临清市委书记和农村工作部长,公社党委书记和社长,都到第一线去参加战斗,加强具体领导。他们同群众一起安营扎寨,食宿共处。经过三十六天的苦战,把七万亩土地深翻八寸以上;接着,在六万一千八百亩深翻的土地上及时地种上了小麦。其中有二千多亩试验田深翻二尺,每亩铺底肥八千至一万斤;有三万六千二百四十亩大面积丰产田深翻一尺,每亩铺底肥三千至五千斤;一般田二万三千三百六十亩,深翻八寸,每亩铺底肥二千五百至七千斤。有了公社的统一领导,很快就实现了小麦良种化,六万多亩小麦全部采用了适合当地的良种。稀植的两腿耧,也由公社统一改成了密植的五腿耧;每亩播种量增加到二十五斤至三十斤。
麦子出土后,在这六万多亩的大片土地上,全都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装,改变了过去白碱黑土的那种枯燥的面貌。社员们看到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大片麦田,人人都喜气洋洋。密茂茁壮的小麦,预兆着未来的大丰收,更加鼓舞着人们的干劲。他们一面赞美着“土地深翻施肥多,合理密植良种化,种足种早管理好,人民公社力量大”,一面展开了新的战斗。
他们先后共组织了一万三千六百名整半劳力,经过一冬一春大干苦干,修建了水库十一个,水渠三十六条,迎水堤十六道,大小支渠四道,共一百八十里;斗渠、农渠、毛渠就更多了。打新井修旧井二千二百眼,机井九十六眼,装了八部抽水机(共二百九十马力),并建成了一个一百五十马力的扬水灌溉站,可自流灌溉五万亩地。六万亩麦田,全部修成了大小畦田。这一来,就基本上实现了库渠相通,沟沟相连,渠井并用,蓄用兼施;实现了水利化、畦田化。全社十二万亩土地,灌溉面积达90%以上。整个水利工程基本上可以做到大雨不成灾,无雨保丰收。今年的小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了适时浇水,满足了盘墩、封冻,返青、拔节、育穗的要求。今年小麦返青早、秸秆粗、抽穗大,同公社化以后用大集体的力量大兴水利是分不开的。
为了促进小麦丰产,社员们的积肥劲头特别大。公社化以后便于分工发展多种经济了,入春以来增添大牲畜二百多头,猪七百多头,积肥数量比去年增加68%。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各队还开展了“五次三亩一坑肥”的造肥运动,积杂肥十一亿三千万斤,制造土化肥三百八十万斤。六万一千亩小麦追肥三次到四次。特别是三类苗,为了迫使他们升级,追肥都在五、六次以上。
为了加强田间管理、保证小麦丰收,全公社还组织了一百零五个小麦管理专业队,共四千四百二十六人,从种到收分片包干,适时合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工作。小麦由于管理勤、管理得好,生长格外茂盛,全部麦田没有发生病虫害,也没有发生倒伏现象。
公社化以后,党委对社里的生产也便于加强领导了。市委对公社的生产领导得及时而又具体。市委第一书记张镜湖同志在公社里种的试验田,有力地指导了各个时期的麦田管理工作。市委农村工作部长席广师同志长期住在公社,具体帮助指导,并同基层干部和社员一起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公社党委书记张增玉同志、社长阎振顶同志等,都以身作则,带领全社生产队长、支部书记和群众一起昼夜管理麦田。各级干部还种了试验田二千二百亩,对指导和推动大面积丰产起了很大作用。
公社化以后,更便于交流生产经验了。公社先后在北三里、简店两个地区召开十余次现场会议,介绍成功经验,提高了广大社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生产管理水平,鼓舞了全体社员的干劲,使各个生产单位的生产都比较平衡。
从胜利走向
更大的胜利
八个月的争取小麦丰收的战斗,终于胜利了。麦子熟了,过去的“蛤蟆坑”变成了一望无边的麦海。风吹阵阵麦香,使走到田间的人们无不喜笑颜开。这时,老官寨公社的干部和群众,突然发生了喜愁交集的情绪。他们喜的是:黄澄澄的籽饱粒满的小麦就要归家入仓了,全公社群众的贫苦的日子就要过去了。愁的是:这么多的麦子怕下雨不能及时收割起来,遭到损失。这么大的丰产方,麦子长的高,垅厚秸粗,一镰拉不透。试割的结果,每人一天只能割三、四分地;就是抽调全部劳力,收割下来送到场内,也得二十多天。要是碰上了连阴雨,眼看到手的麦子就要丢掉了。怎么办?公社党委发动群众讨论了这件事。群众一致认为,一年辛苦到口边的粮食不能让他丢掉,必须发挥公社的优越性,群策群力,克服困难,精收细打,颗粒还家。一个向龙王口里夺粮的运动展开了。公社除了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外,还抽调了九千人,实行“大兵团作战”,划分战线,分片包干,开展了麦收大战。七个管理区,一百个生产队在收割中还开展了红旗竞赛。市内各机关、部队、学校动员了六千多人,还抽出一部分运输机械、车辆、牲畜,大力支援。往日凄凉少人行走的“蛤蟆坑”、“盐碱坡”,变成了车水马龙、喧声震天的地方。机器马达声,车马声,丰收歌声和人群的喜笑声,刹刹的镰刀割麦声,昼夜不绝。汽车、拖拉机、马车、牛车、人力车、担挑,真是无穷的力量!地里的零散的麦个子,很快在村周围堆成高大的麦垛。……
省、专区、市、公社、大队、生产队、群众代表七级验打验收的结果:一万一千亩的丰产方平均亩产五百零六斤;内有四千四百亩亩产五百一十六斤;其中干部的高额丰产试验田白露麦二十亩,亩产平均为一千零二十五斤。 六万一千八百亩小麦实收结果,突破了估产数字。这是老官寨公社从来没有过的大丰收!低产区变成了高产区,全社小麦平均亩产二百五十一斤,比去年提高了二点六七倍。因为扩大了种麦面积,总产量提高了四点一七倍。今年小麦总产一千五百五十一万斤,超过1958年夏秋两季总产量九百六十万斤的61%,实现了在加强小麦管理时提出的“苦干实干加油干,保证一季顶一年”的宏愿。年年光喝高粱稀粥,很少吃到白面的老官寨群众,怎能不喜笑颜开,庆贺今年的小麦大丰收呢!
老官寨公社共有四万二千一百二十六个人。小麦大丰收后,全社除了留下平均每人一百零五斤的口粮、一部分公共积累、一百二十六万斤种子(明年种麦七万亩,每亩留种二十多斤)、各队超产部分发给20%的超产奖励、再留出二十万斤储备粮、将全年的公粮八十四万斤一季交足外,还卖给了国家余粮三百六十七万斤。共可收到四十七万七千元的余粮售款。全社一万四千个整半劳力,每个劳力平均可得到三十四元多的收入。因此,全社人人欢欣鼓舞。群众普遍反映:今年得到这样的大丰收,是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的胜利!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大家走向人民公社化的伟大胜利!我们要永远遵照毛主席和共产党指出的方向前进!简店生产队的八十三岁的贫农宗金斗在今年小麦丰收后,高兴地唱出这样一首快板:“我老汉八十三,想起过去的日子似刀山。自从来了共产党,生活一年强一年,去年实现了公社化,真像一步上了天。没见过今年的丰收麦,没想到老来幸福把身翻。这是党的好领导,这是毛主席的好政策,这是人民公社放光彩!”
人民公社带来了小麦大丰收,小麦大丰收更加鼓舞着每个社员的干劲。简店石振德,四口人,口粮加超产粮就分了七百多斤麦子,二百五十元现款。他兴奋地说:“夏季小麦丰收,我的干劲冲天;为了秋收再跃进,干劲还要再加翻!”这是全体社员一致的决心。公社党委根据群众的情绪,立即提出了“乘麦浪前进,夺秋收红旗”的口号。党的这个口号立即变成了实际行动。
在人民公社的光辉旗帜下,争取秋季大丰收的几路大军正在奋勇战斗。他们一定要取得更大的胜利!


查看完整版本: [-- 人民公社放光彩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