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欣闻名产上市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8月 -> 欣闻名产上市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谢逸 1959-08-21 00:00

欣闻名产上市

第8版()
专栏:

  欣闻名产上市
  谢逸
报上登载,许多“名产”纷纷上市,如哈尔滨的“三盛炉”菜刀,湖南的浏阳夏布,浙江金华的乾西麦秆扇、四川包鸾的竹席,等等。
所谓“名产”,我看第一,是由于它满足了人民生活上的需要,为人民所喜爱和乐用。比如四川包鸾的竹席,是用山上久经风霜、质柔不脆的冷竹编成,只有普通竹席六分之一那么重,你要到别处去旅行,可以像棉布似的将它折叠起来,那么一卷,就上火车,十分方便。第二,因为它是劳动人民的宝贵经验,有着高度的技术成就,我们的祖先,不知流了多少汗,花了多少气力,经过多少次失败,才取得这样的经验和成就。如“三盛炉”的菜刀,刀刃上的钢分布均匀,耐磨力强,能长久保持锋利,不出凹凸现象,切硬东西不崩刃不卷刃,这就是它所以成为“名产”的原因。
从“三盛炉”菜刀的上市,使我想起“水浒”里杨志的那把刀,它“吹毛得过”,从这四个字,就可以想见其锋利的程度。这虽都是文艺作品中的描写,但如果当时没有高度的冶炼水平,人们也不会平空臆想得出来。这就可以说明,我们祖先经过艰苦的劳动,是创造了相当高度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的。而我们对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藏,有些是已经发掘出来了,如医药方面的针灸,治麻疯、高血压的药方,不用开刀治好阑尾炎等等,它已经开始逐步地做到减少人民的许多痛苦,而造福了人类。但也还有许多宝藏没有发掘出来,比如说,乡下盛传有一种药,敷在枪伤的伤口上,不用开刀,可以将嵌在肉内的弹头吸出来。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急需我们大力发掘。
但是,前人的东西,不是样样都好、件件皆全的,由于从前的生产水平比现在低,局限性大,有的可能现在已不合用了,有的东西也可能只是糟粕,不是精华。因此,发掘祖先的劳动成果,就必须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功夫,不然,丢了精华,抓住糟粕,对今天的人民还是没有好处的。
发掘遗产,也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加以总结提高,继续发展。学习前人及别人的经验是需要的,但不是去顶人家的牌子,“以广招徕”。比如剪刀,北京有个“王麻子”,开封有个“张麻子”,桂林过去也有个“吴麻子”,其他地方可能也还有什么李麻子之类。“麻子”之名不是不可以用,但也不一定要用,如果货真价实,不叫“麻子”也一样的为人民所乐用,比如湘绣和杭绣、广东新会的葵扇和浙江金华的麦秆扇,就是各有特色,同样的为人民喜爱。因此说,继承祖先遗产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要有独创性,要有自己的风格,不是一味的模仿,这才可以在祖国的大花园里放出奇花异采。


查看完整版本: [-- 欣闻名产上市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