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矾都纪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8月 -> 矾都纪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新民 郑志标 1959-08-22 00:00

矾都纪行

第2版()
专栏:

  矾都纪行
  本报记者 李新民 郑志标
景色迷人
汽车从浙江南部的温州市南下,渡过飞云江和敖江,爬上了重重叠叠的大山。车窗外郁郁葱葱一片林海,山间成熟的水稻发散着诱人的香味,公社社员们正在忙着收割。车过华阳镇,窗外景色有了改变,高山峻岭上都是黑灰色的岩石,公路两旁不时出现冒着黑色和白色浓烟的烟囱,我们已经进入祖国著名的矾都地区了。
车子继续前进,最后在矾都的中心——矾山镇停下来。这里是拔海三百米的一片盆地,四周包围着拔海七百米到一千米的群山。盆地上和山腰上遍布着一排排的厂房和各种各样的建筑物。烟囱密得像树林,矾烟弥漫整个天空。西方和南方的山腰都是大大小小的矿洞;洞口不断地出没着人流。爆炸矿石的轰隆声不时传来,马达的响声和风钻的叫声也隐约可闻。山间架起了许多运送矿石的铁索、木轨和铁轨;大大小小的道路,像蜘蛛网一样织在矿区和盆地上,汽车和手推车来往不停。一条小溪横贯矾山镇,溪水变成了乳白色。这是一幅多么沸腾动人的生产图景!
这里绵延二十里的许多大山,都蕴藏着丰富的明矾石。有些山全部是由明矾石组成。矾都的明矾石藏量,不仅国内居第一,在外国的文献上也是常可看到的。
矾山的故事
矾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六百年前,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路过这里,偶然用山上几块石头作灶烧饭。不久,当他们第二次路过此地时,发现前次作灶烧饭的石头已经变成了一堆银白色的细砂,砂中闪烁着冰糖似的小珠子。他们把小珠子放在嘴里尝尝,味道酸涩;放进水里,混浊的水就澄清了。
据说,这就是最早在矾山炼矾和使用明矾的人。这个男主人,有人说叫王景成,有人说叫秦福。后人尊敬他,称之为“明宝爷爷”或“窑主爷”,还曾经为他建庙作纪念。
这故事是真是假,很难查考。不过从那时候起,这里就开始生产明矾了。经过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来这里开矿炼矾的人渐渐增多,产量也不断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民族工商业的抬头,矾窑一度增至二十八座,日产明矾一千九百斤,达到了解放前历史上的最高峰。但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矿山和炼矾业为矿主、官僚资本、奸商所霸占,互相竞争倾轧,明矾生产每况愈下。到1943年,矾窑只剩下十二座,到1948年,矾窑几乎全部停产。
解放后,明矾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1952年的生产量就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以后连年上升,到大跃进的1958年,明矾产量又比1952年增加一倍半以上。今年的产量又要比去年增大。
现在,领导这里生产的是平阳明矾厂矿联合公司,职工有四千多人。这里,各样的新式工具代替着手工劳动,机器和电力开始运用在采矿生产上。机械化的炼矾生产也正在试验。
老工人的劲头
在矾都的采矿区,我们经常碰到一位上了年纪的驼背老工人。他叫董希理,解放前的大半辈子就是一只肩膀一条扁担在矿洞里挑石头度过的。背给挑驼了,生活仍是极其艰难。解放后,董希理被调到安全技术科工作。每天,他活跃在矿洞里,几十年的生产实践,训练了他一对锐利的眼睛,矿洞经过爆破,他四周一扫,就可以看出是不是安全。现在,哪里搞技术比较复杂的爆破,他就出现在哪里。
在矾都几天,我们碰到的老工人不少,有的在这里作了几十年,有的从他的父亲、祖父那辈就没有离开过矿洞或炼矾炉。他们现在干劲都很高,工作和生产都很出色。
来到第一采矿区,在山顶附近的矿洞边,我们和工区代理队长朱道诸遇上了。他正从洞里出来,满身是泥。两个月前,他还是工区一个生产小组长,这小组月月超额完成任务,而且创造了连续二千多天不发生事故的新纪录。现在,他担任一个工区代理队长,指挥着四百多工人。在我们未见到他以前,听说他已有二十三年的开矿历史,心想他一定是个年纪很老的人了,可是见面一看,原来是个身强力壮的壮年人,今年才三十三岁。我们说:“你刚才是下矿参加劳动吗?”他笑笑说:“我本来一天也没有脱离过生产。不劳动,劲没法使呀!”旁边有人告诉我们:老朱作了代理队长,还是整天和工人一起劳动,处处带头,从参加生产中指挥生产,是个好领导。
第四炼矾车间第四工段的工段长李若铄,有十五年炼矾经历了,说话羞答答的,可是他的钻劲可以钻开金钢石。他的家离工作地点很近,他却经常卷着铺盖卷儿住在厂房里,和工人一起研究问题,琢磨这,琢磨那,从锻烧、风化、溶解到结晶的整个生产过程,他们都有一系列的改进。就以用煤来说吧,人家每斤煤烧十五斤矾矿石,而他们能烧十八斤多。
生活也在前进
每天傍晚,当我们到矾山镇街上或沿着马路散步时,来来往往的都是下了班,洗过澡,换了衣服的工人。
夜幕降临以后,各个建筑物和矾山四周亮起了电灯,广播器播送着音乐,工人文化宫门前的霓虹灯下,一群一群的人愉快地进去看电影。
矾都工人生活的变化是巨大的,过去随时受到失业、饥饿、死亡威胁的情况是一去不复返了。新建车间有一个1957年统计的数字:全车间一百一十五户工人,他们的家属在解放前饿死的有五人,冻死的二人,被迫自杀的五人,无家可归的三十一人,吃野菜度日的五十九人,被迫坐牢的二十六人,被迫当兵的三十人。解放后,有四十五位工人当选或被提拔为工会、车间、工段的干部,有五十六个工人结了婚,新建了三十七间住房,他们都生活得很愉快。
在这里,一所专门培养技术人材的技术中学已经建立起来。中学、小学、业余文化学校也吸收着大量工人和他们的子弟来学习。这里还有设备相当齐全的工人保健院,有分布整个矿区的小型俱乐部、小型体育场、小型浴室和保健站。工人理发室替工人免费理发,工人食堂的服务员也殷勤地为使工人能随时吃到热饭和茶水而开动脑筋。矾都在前进,矾都工人的生活也在前进。


查看完整版本: [-- 矾都纪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