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他们战斗在地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07月 -> 他们战斗在地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马明 1959-07-31 00:00

他们战斗在地下

第2版()
专栏:

他们战斗在地下
本报记者 马明
我们沿着曲折的爬山公路来到西山煤矿茭子沟,这里,群山环绕,黑色煤层到处裸露在外边,在漫长的露天运输线上,绞车、电车、火车在奔跑,黑溜溜的主焦煤,像山间的溪水,从煤溜子运煤槽,汹涌地流向装煤站,运往太钢、包钢、武钢。
从坑口到六十二组的二二一二工作面,足有一千八百米,一路电灯照耀得如同夜市街道。这里采煤的一片繁忙景象把人迷住了。在这个五百四十多立方米的狭长工作面上,采煤工人正在展开综合平行作业:手执电钻、火药、雷管的打眼放炮工,充当“开路先锋”。康拜因司机陈天耀和他的助手跟在后面,驾驶着一台庞大的采煤机器,沿着一道长长的煤壁徐徐前进。好像锯齿似的康拜因截链,啃入坚硬的煤层,把一块块大煤,迅速地和煤层分开。接着装有粉碎盘的落煤杆,又把大块煤破碎,送入装煤机。装煤机把它们送进煤溜子,就这样成吨成吨的煤像流水一样被输送出去。为保证工作安全、防止顶板塌落,密集支柱和放顶工作,也在交叉进行。
这时,电钻钻煤的突突声,机器声和爆破声,交响呼应。
去年7月,工人们听说要使用机械采煤了,高兴地用十五辆平车把康拜因拉到工作面。可是,究竟怎样熟练地操纵、检修这个庞大的机器?连生产组长、三个康拜因司机也闹不清楚。头一个月使用结果,煤产量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当时有人对康拜因开始产生抵触情绪:这家伙,笨重、复杂、占地大,又不听话,还不如使用电钻、爆破的旧法采煤有把握。到康拜因出坑检修的时候,只盼望延长检修时间,不让它再下坑来。
可是新的技术力量的成长,很快就改变了他们的情绪。下面一首快板,反映了他们对康拜因的认识转变是多么的深刻:
康拜因就是宝,
产量大工效高;
省体力人人笑。
在这个狭长的煤洞里,二十七岁的机电检修工连顶柱一手拿着钳子,一手拿着改锥,利用采煤的一刹那空隙,熟练地把一台构造复杂的顿巴斯一型康拜因的牵引部分拆开,他更换了被耗损的螺丝,细心地察看了每一处联动的地方,在排除了故障之后,把它安装起来,使这部康拜因很快又显示出它的威力来。
这个五年以前还是坑下运煤的赶牛车工,如今已经是采煤工人所喜爱的四级工人了。他常常不是在终年不见阳光的巷道里检修电讯设备,便是在煤尘飞扬的回采工作面,帮助修理绞车、电钻、架设电线。过去不要说是检修康拜因,连康拜因三个字也没听说过。最近两年来,他不仅基本上掌握了坑下各种机械、电讯设备的性能和检修技术,而且时时刻刻注意技术革新。
当康拜因生产正常,采煤增多以后,坑下运输系统出现了薄弱环节。连顶柱便蹲在电动机减速器和煤溜子的旁边,细心观察,反复思考,发现调节速度的减速器轮子太小、轮齿又少,同煤溜子上的轮大、轮齿多的情况不相适应。他和矿部机修厂设计铸造了新的齿轮、调节速度以后,每分钟便由原来的三百八十转增加到四百五十转。每小时的运煤能力也由过去的六十吨,提高到一百多吨。他看到每部煤溜子都有一个人操作,事情很少,他认为这是一种人力上的浪费。他和老矿工们进一步研究,并征得领导上同意,改为“集中操作”,取消煤溜子管理工,改由溜子机头的装车工管理。这样,一个人管理可以顶上两个人的功效。
在坑口、坑下的时刻,六十二组采煤工人的许多忘我劳动、革新技术的模范事迹告诉人们:一支由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地下大车正在从各个角落里成长起来。(附图片)
技术革新能手连顶柱,改进了煤溜子齿轮,适应了康拜因采煤需要。 本报记者 张瑞华、周树铭摄


查看完整版本: [-- 他们战斗在地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