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介绍芦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一卷本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10月 -> 介绍芦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一卷本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城 1959-10-26 00:00

介绍芦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一卷本

第7版()
专栏:书刊评介

介绍芦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一卷本
翟松年等译 三联书店出版
王城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周到和最详细的证实和运用,它把逻辑的研究同对社会历史的分析结合起来。同样,政治经济学本身也有它自己的发展历史,通过政治经济学史的考察,就能更深刻地领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内容和革命意义。因此,对于有条件的同志来说,阅读政治经济学史,是很有益处的。已故的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卢森贝写了两部“政治经济学史”,一部是1934年到1936年出版的三卷本,另一部是1940年出版的一卷本。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内容大体相同,现在都已由三联书店出版了中译本。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与资本主义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商业资本起着主要作用,流通领域受到当时经济学家的密切注意,因而产生了重商主义的经济学,他们对封建经济制度及其思想进行了斗争。从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下半叶,随着简单协作形态的工业资本的产生及其向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前进,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他们是工业资本的代言人,其锋芒不仅针对封建主义,而且给重商主义以致命的打击。十九世纪下半叶,由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经不再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是力图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辩护,这样,便在法、英、德等国出现了庸俗经济学。与此同时,空想社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登上历史舞台。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经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他们不能找到葬埋资本主义的力量——无产阶级。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随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觉悟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诞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政治经济学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质,使政治经济学成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芦森贝在他的著作中对政治经济学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使人信服地证明: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无非是历史过程的反映,是各阶级政治经济学之间的斗争;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怎样地把政治经济学变为科学。从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就能比较深刻地把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置于坚固的基础上。
芦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一卷本与三卷本比较,其中不同之处之一,是在一卷本开始,增加了“古代世界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一篇。这里可以暂时不去讨论政治经济学史应否包括古代和封建社会经济思想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各经济形态的思想发展中,有着继承性甚至连续性。例如,被马克思誉为现代政治经济学之父的魁奈,曾将色诺芬关于农业的言论,视为自己经济理论的总结;从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著作中,人们可以找到关于分工理论的萌芽;像价值形式和货币等问题,早在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探讨了。读者从芦森贝的著作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虽然主要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却穷毕生之精力,批判和承继了从古代到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成果,科学地论证了它发展的规律。因此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直接继承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而起的。例如,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首先是配第提出的,但他却认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是地租,利息在他看来是由地租中引申出来的。后来的经济学家如休谟和梅希,已经把利润看作是一个专门范畴,并且从利润里引出利息,但他们都不能说明利润的来源。亚当·斯密一方面从劳动决定价值出发,认为利润无非是劳动产品中的扣除部分;而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收入决定价值,把工资看作是劳动的价格。亚当·斯密第一个利润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他的第二个利润的理论,却给庸俗经济学家的利润的理论开了头,后来的萨伊、巴师发和西尼尔等人,都把它当作自己利润理论的根据。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时,抛开了他的先驱者只就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来考察的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这样就解决了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和资本交换时表现为较多的活劳动与较少的物化劳动交换的“矛盾”,说明剩余价值无非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从而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提供了了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钥匙。
芦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中有一篇是专门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这对读者学习政治经济学有直接的帮助。虽然这一篇的内容还有可以讨论的地方,但作者根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发表的先后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是有它的优点的。大家知道,“哲学的贫困”可以说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的第一本著作。他在这本书里曾反击了普鲁东,因为普鲁东在“贫困的哲学”一书里用空洞的词句撇开了“劳动等于商品这个可怕的事实”。但是,马克思在这本书以及同时期的其他著作中(例如“雇佣劳动与资本”),都没有把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开来,在形式上对出卖劳动这个问题,还保有李嘉图理论的痕迹。虽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对“出卖劳动”的了解完全与他的先辈不同,因为他把劳动商品看作资产阶级社会所特有的资本奴役劳动的特殊形式。我们举出这个例子,为的是说明马克思如何承继前人的成就,创立自己的学说;同时也让读者了解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历程,从而加深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解。
这里附带要提到的是,芦森贝关于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写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说发展概论”一书(三联书店已出版中译本)。这本书是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1953年曾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讨论过。作者在这本书里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个别著作出现的历史条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个别著作对当时工人运动的影响,有论述不充分的地方,但它仍然是一本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优良读物。
芦森贝在他的著作中,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他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的关系,研究了各经济学派的学说,不但论述扼要透彻,深入浅出,而且文字也相当优美,这在政治经济学史的著作中是可贵的。在写作方法上,作者在论述每一政治经济学派时,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所论述的经济学家的生平,然后再分析他的经济学说,这样就阐明了各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以及它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与作者对政治经济学史的深刻研究分不开来的。
从芦森贝的两部“政治经济学史”看来,三卷本的内容无疑比一卷本丰富得多。但一卷本也有它显著的特点。如前所述,作者在一卷本中增加了“古代世界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一篇,这是应该的。有人认为政治经济学史的范围只限于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史,其实,政治经济学史不仅应该包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也应该探讨前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恩格斯曾经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希腊人在他们涉及政治经济学领域时的见解,“表示出同样的天才力和特出点。所以他们的见解,在历史上成为近代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多次引用过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语句。因此,他们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成就,应该属于政治经济学史考察的范围。也应该指出,在作者论述各种经济学派时,有时超过了自己所考察的范围。例如,一个经济学家的哲学观点与他的经济思想有着重大的关系,但书中有的地方过多地探讨了某些经济学家的哲学观点。在三卷本中,作者把西斯蒙第放在萨伊和马尔萨斯的后面,在一卷本中才把西斯蒙第放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一篇中,这是符合政治经济史发展情况的。在两部“政治经济学史”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论述都欠充分。此外,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是第一次使用“经济学”术语的意见,并不见得符合历史事实。在“封建社会经济思想”一章,作者说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就是中世纪的经济思想,这种看法也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但是总的说来,芦森贝的两部“政治经济学史”,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查看完整版本: [-- 介绍芦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一卷本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