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新年前夕街头喜事多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9年12月 -> 新年前夕街头喜事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本报记者 1959-12-31 00:00

新年前夕街头喜事多

第4版()
专栏:

  新年前夕街头喜事多
  本报记者
这几天,北京大街小巷到处喜气洋洋。人们在欢庆1959年继续跃进的胜利中,迎接1960年的新跃进。
一支报喜队
新年前夕的一个中午,一阵锣鼓声传进了福绥境街道党委会。北京市街道生产红旗工厂——福绥境“七一”制帽加工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杜英带领一群生产上的女将来了,她们高举着“七一制帽加工厂提前二十二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报喜队”的横标向党委报喜。
这支报喜队由四十多个妇女代表组成的,她们很多人都是生产上的能手。一年多以前还是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卢成香,如今已经被评为红旗手啦。她在全厂大搞技术革命中,创造了用缝纫机做帽面的双手操作方法,从每天做三十个提高到二百个。卢成香的经验很快在全厂推广开来,她所领导的小组被评为先进小组。
“七一”制帽加工厂是1958年大跃进中成立的。最初,只有十一个家庭妇女和三台缝纫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三百多人的工厂。整个工厂除了两名男工外,其他全部是家庭妇女。今年,他们共生产了九万多顶帽子,合格率达到99%以上,有些产品还远销国外。
喜报到了家
新年前两天,宣武区人民委员会民政科孙兴亚同志带着立功喜报来到西珠市口董鸿歧家中,一进门就兴奋地说:“董大娘,向你祝贺,铁道兵部队把你儿子的立功喜报寄来啦!”老大娘接过喜报看看艳红的大喜字,连声说:“好哇!”“好哇!”
这个喜讯立刻传遍了街房四邻,范奶奶、姜婶子、陈四婶都跑来给董大娘贺喜。姜婶子说:“儿子鸿歧立了功,他妈妈乐到嘴都闭不上啦!”居民委员会副主任林莲芳也赶来了,她说:“董大娘真是福气,媳妇去年才出去工作,就评上了巧姑娘、优秀服务员,如今儿子又立了功,这真是全家光荣啊!”鸿歧的爱人陈凤英从正阳门旅馆赶回家,脸上堆满了笑容,她去年和鸿歧展开比赛进步的情景,又浮现在她的脑际。从那以后,鸿歧就不断来信,把自己经常受到上级表扬和下连当兵被评为五好战士的情况告诉她,陈凤英也把自己被评为巧姑娘、青年红旗手、优秀服务员的事迹写信告诉董鸿歧。现在她听说自己的爱人在年终评比时又获得记三等功的奖励,心里更有说不出的兴奋。
家庭妇女练歌舞
棉花上头条街道幼儿班保育员郭春华一手舞着扇子,一手摇着小铃当,同七位主妇一齐跳舞。她们一会儿扬起扇子,一会儿又舞动着手帕,边唱边舞,热闹非常。
这些家庭妇女,在大跃进的1958年走出家庭,有的参加了街道工厂生产,有的当了保育员,有的在街道服务站工作。居民主任那菊英笑着对记者说:“别笑话我们,过去我们谁也没跳过舞,可是现在心里高兴,又赶上过新年,就想热闹热闹,还要参加区里的文艺会演呢。”
舞蹈中,李秀荣表演得最好。那菊英说:“她当然演得好啦,有人给她当导演。”爱人在京剧三团乐队工作的李秀荣否认说:“谁给导演了?是我心里高兴,觉得参加工作有意义,所以才演得像的。”
三面红旗万万岁
少年宫少年厅舞台上的帷幕拉开了,在六百多名小朋友的面前,出现了布满繁星的天安门的夜空。容光焕发的新年老人在夜空下用宏亮的声音祝贺孩子们“新年好!”
新年前夕的联欢晚会开始了。
孩子们有的戴着尖顶高帽,有的在头篐上装饰着“和平鸽”,他们愉快极了。新年老人给他们请来了不少的贵宾:由辅导员们化装成的“钢”“煤”“纱锭”“小麦”“水稻”“棉花”“玉米”“白薯”……,给他们歌唱祖国在1959年的继续跃进里出现的各种奇迹:“1959年跃进年,钢、铁、煤、电样样都增产,总路线红遍了天,跃进的事迹说不完。盖工厂、修电站、开煤矿、造轮船,直升飞机飞上天。全国工人干劲足,你追我赶齐向前,一天等于二十年,提前跨进1960年……”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鼓掌。
跳集体舞了,轻快的舞曲在灯火辉煌的大厅里旋转缭绕。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化装成“小麦”、“玉米”、“白薯”等形象的客人们跳舞。西板桥小学一个十岁的名叫邓大地的孩子,挤到“小麦”客人的面前,紧紧地握着客人的手说:“祝小麦叔叔在1960年长的更高更大,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小麦客人慈祥地笑着祝贺邓大地“1960年更加进步!”(附图片)
北京市菜市口百货商店模范售货员李凤华,在高速度提前跨进一九六零年运动中获得显著成绩,并受到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的奖励。图是李凤华(左第一人)全家在高高兴兴看奖状    杨展华摄


查看完整版本: [-- 新年前夕街头喜事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