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董志塬创高原治水经验 蓄水引水提水同时并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2月 -> 董志塬创高原治水经验 蓄水引水提水同时并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0-02-23 00:00

董志塬创高原治水经验 蓄水引水提水同时并举

第3版()
专栏:

董志塬创高原治水经验
蓄水引水提水同时并举
本报兰州22日电 黄河中游最大的一块黄土高原——董志塬上的人民,根据蓄、引、提并举,大兴水利的方法,凿穿十多米至数十米深的黄土层,大修连环水井,同时拦住沟壑水流和地面水,筑起星罗棋布的高原水库和大小涝池,把水提引上塬,改变黄土高原的干旱面貌。
董志塬在甘肃省东部庆阳县境内,拔海一千四百多米,总面积二千三百平方公里。塬上的降雨量全年只有五百毫米左右。下雨以后,雨水又挟带着地面沃土直泻沟底。塬面距河床一般有二百多米,沟底和地下虽然有水,塬上却很干旱,粮食产量很低。解放以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水利建设,特别是建立人民公社以来,县委第一书记亲自领导后官寨人民在黄土层深处修成连环串井,把水引上塬,树立高原兴修水利的榜样。去冬,塬上各公社大兴水利,创造了一套丰富多采的高原兴修水利经验。
董志塬人民创造的高原地下引水法,主要有四种:(1)在水源较多的地方开挖大型水井,大井周围再打几十眼井,与大井串通。这样水流就汇集一起,形成地下水库,安上高程提水机械即可提水灌田。这种地下水库首先在新民生产队试办成功,一个水库全年出水二十多万公方。(2)修筑连环串井,通过明渠暗道,引水出塬。如西峰人民公社后官生产队,沿着地下水流动方向,在两公里长的范围内,平均每隔十米就挖一眼井,接连挖了二百眼井,由四里的地下河道把两百眼水井串连起来,再流经九里的明渠,终于让黄土层深处的地下水流出塬面,全年引出的水量可达七十二万公方。(3)在所有麦地、秋地靠近耕作区边缘路旁,普遍打井,大修蓄水柜,每井一柜或一井多柜。水柜修在农田高处,进口修渠,出口安闸,做到常年蓄水,集中使用,自流灌溉。(4)在地形低洼、水流充沛的地方;开挖大型渠道,引出地下水,大蓄大灌。
在大挖地下水的同时,还大搞沟壑蓄水,提水上塬。在大小沟壑内自上而下修塘筑坝,使小水入塘,大水归库,实现沟底川台库塘化,全部拦蓄沟壑水、雨水和自流水。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开转山渠,引水上山;一方面安装抽水机和水车提水上塬。在山区拦河筑坝,绕山开渠,渠道周围池塘、坝库星罗棋布,使渠库相连,常年引水,常年蓄水,引水灌田。
目前,董志塬上已修好高原水库和大小涝池七千个,可以蓄水一亿方,打井十五万眼,眼眼有水;提引沟水上塬工程五十处;明河暗道两处;连环串井二十处。元月上旬,董志塬和庆阳县其它地区的九万眼新修水井正式开渠放水,三天内就把六百多万方地下水引上了塬,加上背冰积雪,灌地五十多万亩。分布在全塬一百万亩耕地上的两万四千九百项水利设施,已全部发挥效益。目前正在结合以水利为中心的春耕准备工作,继续大修小型水利,大灌麦田,以便做到保耕保种,耕好种好,使全塬百万亩土地亩亩增产,块块丰收。


查看完整版本: [-- 董志塬创高原治水经验 蓄水引水提水同时并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