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茶叶生产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淳安将实现初制茶叶半机械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2月 -> 茶叶生产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淳安将实现初制茶叶半机械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0-02-28 00:00

茶叶生产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淳安将实现初制茶叶半机械化

第7版()
专栏:

茶叶生产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淳安将实现初制茶叶半机械化
本报讯 地处山区、盛产茶叶的浙江淳安县,充分利用水力作动力,大搞制茶技术革新,今年春季将全面实现初制茶叶全程半机械化。
淳安县从1959年开始大搞制茶技术革新,大搞制茶机械化、半机械化。这一年,是淳安县茶叶生产史上特大跃进的一年,茶叶产量达到了七万八千九百一十六担,比1958年增长43.5%,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增长374%。大搞技术革新,不仅基本上解决了粮、茶生产劳力上的矛盾,而且提高了茶叶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手工制茶每担需十八个工,机械制茶只要二点四四个工,每担节省劳力十五点五六个工,提高工效七点三三倍。全县仅此一项就节约出劳力九十四万个。机械制茶能高温杀青,操作上轻重均匀,一般都提高品质一、二个等级,每担可提高六到十二元,共为茶农增加收入三十六万到七十二万元。手工制茶每担要柴五担,煤油一斤半,机械制茶每担只要三担柴,半斤煤油。全县共节约费用十六万元。此外还大大改善了制茶生产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淳安茶区社员在制茶劳动上的今昔对比:过去是脚站肿,眼熬红,头里昏冬冬,手泡像灯笼;现在是闸门开,机器动,力气还未用,茶叶制成功。
在技术革新中,里商公社充分利用山区河流落差的丰富水力动力资源,贯彻土法上马、先土后洋的方针,大办茶叶初制厂,用水力带动制茶机,实现茶叶杀青、揉捻、解块、烘干等整个工序机械化,制茶效率提高七倍多。县委抓住这个标兵,组织全县各公社的代表在里商公社前后召开了三次现场会议。由于强有力的推动,在去年秋季以前,全县就在旧式水碓的基础上,迅速新建和扩建起全程机械化的茶叶初制厂三十九个,半机械制茶场一千三百七十一个,去年全县有六万担茶叶用机械和半机械初制,占茶叶总产量的79.8%。
在大搞技术革新中,贯彻执行了“生产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原则和“土法上马,先土后洋”的方针,因此很快地掀起了一个社社队队大办茶叶初制厂的群众运动。为了解决技术工人不足的困难,各地组织了干部、技工到里商公社去现场操作,学习建厂技术,县领导上又派出三十多个技术干部和技工,分片包干,巡回传授辅导。全县一千八百多个民工掀起了学技术的热潮,其中有八百多人已成为具备一定水平的技工。突破技术关以后,又遇到了缺乏原材料的问题,这时各地就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就地取材。据十二个公社统计,群众自己办起砖瓦厂五十一个,石灰厂一百五十个,自烧自用。威坪农具修配厂为支援茶叶初制厂的基建工作,试制成功了一台电动自动化刨丝车床,效率提高三十倍,胜利完成了制铁质螺丝五千多斤的任务,满足了五个公社十六个厂的建厂需要。
为了全面实现制茶机械化,淳安县在去年秋茶收摘以后又进一步掀起了大搞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县委在去年11月向全县人民提出了
“大战三个月,建厂一百五十个”的口号,当即有一百多个厂开工建设,现已建成一百十四个,正在动工兴建的有四十一个。每个水力动力茶叶初制厂以十二马力计算,这些厂就相等于一千二百五十台不用燃料的动力机,光动力部分就可代替一万五千个劳动力,一年可以节约四百五十万个劳动日。
今年春茶采摘季节很快就要到了,因此,从县委到各级领导都深入工地,加强了大办茶叶初制厂的领导。全县有十二个公社党委书记、一百六十七个生产队支部书记都和工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查看完整版本: [-- 茶叶生产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淳安将实现初制茶叶半机械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