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永远并肩前进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2月 -> 永远并肩前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正杰 1960-02-29 00:00

永远并肩前进

第3版()
专栏:

永远并肩前进
本报记者 李正杰
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
2月,正是阳光融融,春意方浓的季节。安国县祁州人民公社的麦地已经返青,一片葱绿。被翻整过的大秋作物地,腾发着缕缕蒸气,散出一股清香的泥土气味。忙碌着的人们,有的正把机井里抽出来的湍湍细流,灌到麦田;有的在吆喝着牲口、打着鞭哨,几百辆送肥的胶轮大车在地里穿来穿去……田间是一片春忙备耕图景。
18日这一天就更热闹了。在流村生产队的试验田里,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公社党委会的书记、部长,村里的老农和远道赶来的工厂工人,都在这里等待一台新式农具的试验。不大一会的功夫,一架“东方红”牌履带式拖拉机拖着人们盼望的新式农具疾驰而来,无数只眼睛都集中了。当拖拉机带着这台新式农具穿过人群,漫起一阵尘烟以后,原来一走就陷脚的一尺五寸多深的深耕地,马上就被整治的像镜面一样平整。更使大伙感兴趣的是,随着平整出的两垅六尺宽的田畦一起还筑起了三道笔直的畦背。老农们高兴得跟在这台新农具后面跑着,都想看个究竟,弄明白怎么会使轧、耙、平、整、筑畦背五道费工的活,一下子都做完了。有的老农用脚跺着地面,看看轧的磁实不磁实,还有的人站到畦背中间检查畦背筑的直不直。哪怕有一点小毛病,也逃不出这些老农们的眼睛,可是对这个新农具却挑不出一点毛病。
人们赞不绝口地议论开了。妇女们最高兴,实行高级园田化以后,干这套活,要求又精又细,她们都把这种活说成是在地里绣花,现在有了这种新农具,使她们打心眼里觉得痛快。有些老农还在一边算开了账。流村生产队的老农王东来和张正海两个人,一面看着整治好的田畦,一面念叨着:“拾掇这一套活,咱们一个人一天顶多干三分多地,可这家伙一嘟嘟,咱们几十个人干一天也赶不上。”“工人想的玩艺是越来越地道,多么难调理的活也能把它治服了。”说到这,张正海若有所思的补了一句:“这一来,耠子也用不上哩,仓库里的双铧犁算又找着了一个新伴。”王东来看出了他的心思,插了一句:“又想起了你的双铧犁啦!?”张正海摇了摇头:“老皇历还有什么翻头。”
工人兄弟是及时雨
提起双铧犁这件事可有年头了。土地改革以后,虽然都分了土地,可是他俩却因为工具不够使常常发愁。等到参加了互助组、成立了农业合作社,逐步地使上了七寸步犁、马拉耘锄等一些新式农具的时候,真不知道有多高兴。随着逐年增添新式农具,农作物的产量也一年比一年提高。到1954年,小麦、棉花等作物的产量就比过去翻了一番,小麦和棉花的平均亩产量分别由一百多斤提高到二百三、四十斤到二百四、五十斤。这时,他们对新式农具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盼不得工厂多琢磨出点新东西。有一次张正海听说有了双轮双铧犁,他曾跑到好几里地远的外村看这种新农具,从这一天开始,他日夜想着也使上这个新东西。愿望到底实现了,他第一次使上不用人扶的双铧犁耕地时,地里围了一群人看新鲜,他扬着鞭子,美滋滋的连嘴都合不上了。从此,他对待双铧犁就像对待宝贝一样。没想到,双铧犁没使用几年,又来了拖拉机,实行了机耕,双铧犁又用不上了。他对“铁牛”故然喜欢,可一提到双铧犁这个老伙伴,还总有些旧情。一提起往事就千头万绪涌上心头,张正海指着地里奔驰的拖拉机:“还记得‘铁牛’第一次在咱们地里耕地吗?”“怎么不记得。”当时曾在这里举行了全县万人机耕典礼大会,人山人海的把拖拉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从早晨直到没了太阳,人们还舍不得离开地头。事隔几年,不仅整个的地都实现了机耕,而且通过工业不断的支援和武装,主要的生产工序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排灌也实现了水利化,全队十二眼机井,平均每十天就能轮流浇上一次水,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去年流村生产队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已经达到三百五十多斤,试验田的二百多亩麦子,平均亩产量达到七百三十多斤。棉花的亩产量也达到三百四十多斤。目前主要费工的活要算高级园田化的五道工序,谁知工人们又给送来了专治这活的新农具。追溯起这些翻天复地的变化,王东来情不自禁地说道:缺什么就给造什么,工人们琢磨出的农具,比咱们干了一辈子庄稼活的人还想得周到。”
正当两个老农拉开话匣子的时候,拖拉机牵引的新农具已停了下来,远远的有人喊他们去看新农具的构造。公社党委书记、工业部长等热烈地向工人们祝贺新农具的成功。测算结果,这种农具做出来的活,不但质量好、效率高,一天可以轧、耙、平、整、筑畦背三百多亩,而且可以节省七百多名劳动力,这可真是件大喜事。别看这台新农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它的构造却很简单,一共有十五尺宽、七尺长,其中除了一百多个螺丝和很少的一些铁片外,主要的是一些木料。这就更使大家感到惊奇。
许多人都想知道这农具是谁创造的,“老庆,你快说说吧。”在人堆里推出一个戴着老花镜的工人,从这台农具拉到地里,他就一直没闲着,一会量量畦田和畦背的尺寸;一会抓一把泥土看看轧的碎不碎,各项都合乎要求,才使他塌下心来,多日的心血终于获得了成功。激动的心情倒使老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半天,他才指着这台农具说:“这是个轧、耙、平、整、筑畦联合器,前面安着的镇压器和盖擦先把地轧、耙一个过,后面跟着用三角拥土器把土分到两旁,通过漏斗筑成畦背,最后由拖棍再把地平整一下。”说到这,他笑了笑:“几个人一块土闹的,很简单。”
战火中成长的友谊
了解底细的人都知道,这台联合器的诞生,实在并不简单。老庆本来叫张玉庆,是祁州人民公社拖拉机站的修配工人,人们都尊敬地称他“老庆”。这个有着三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一生的经历构成了一幅工农关系不断发展的缩影。他十几岁就被生活所逼,离开了田地到天津一家铁工厂当了学徒工。抗日战争一爆发,他又毅然地回到家乡参加了人民自卫军,把精力和手艺全部放到制造枪械的工作上。为了武装根据地的抗日队伍,在他那双粗大而带着老茧的手里,不知制造了多少消灭敌人的武器。在敌人不断扫荡的艰苦岁月里,就坚持在地洞里用手工一点一点地硬刻出大枪、手枪、掷弹筒,甚至轻机枪等武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又曾和兵工厂的工人一道到农村领导农民进行平分土地的斗争,在农民分得了土地开始进行大生产的时候,兵工厂又立即面向农村,他也就又由制造枪械转为制造向土地开战的农具。童年的切身遭遇,使他深深懂得农民迫切需要农具的心情,十多年来,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他也由最初生产简单的铁铣、镐、锄、犁、水车、轴承等手工和半机械化的农具,到制造煤气机、锅驼机、拖拉机的机件和机械化的农具。公社化以后他来到拖拉机站,看到这些结实有力的“铁牛”,真有点爱不释手,每增加一台拖拉机,他感觉比添人口还高兴,他对全站的二十台拖拉机也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似的备加爱护。
当党提出工业大力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的号召以后,他想:对呀,农业要加快发展,首先要想法多制造当前需要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他通过访问老农,征求意见,了解到当前高级园田化,占用劳动力太多是个关键问题,能不能也搞个机械化的农具呢?他就和站里另一个老工人郑如烟一块琢磨上了。他们日夜地研究着、设计着,一有空就拿些木板在院子里一点点地试验,刚解决一个问题,又出来一个新问题,遇到了困难,老庆就想:“决不罢手,再困难也没有抗战时期用手工制造机枪困难,只要有当初造枪那股劲头,就没有不成功的。”他不断地鼓励着同伴:“咱们可别弄个三天两早晨的就算完了。要知道农民是多么需要这种农具啊!”深夜里,人们都睡熟的时候,这两个老人还在床上你一句我一句的研究着,有时研究出一个窍门,立即爬起来就试验,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解决着畦背不合规格、地不平整等一系列的困难。今年春节职工们都放假回家的时候,这两个正研究到劲头上的老工人连家都没顾得回。年夜,大街上一片鞭炮声,他俩却在车间里忙着安装这台联合器,农历正月初二,他们在院子里做了第一次试验。虽然仍旧没有成功,但却有了联合器的雏型。经过反复的改进,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台新式的轧、耙、平、整、筑畦联合器终于最后成功了。
老农们用一种感激的心情祝贺着张玉庆、郑如烟的成功,而他们也向老农们征求有什么改进的意见以及还需要什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农民们的共同愿望被王东来说出来了:“机械化就是解决问题,这几年可越来越感觉出它的好处啦。今后,没别的要求,只希望你们多制造一些机械化的农具吧!”这些话正说到张玉庆和郑如烟等工人的心坎,张玉庆觉得心里有些热烘烘的,他终于又说出来已经盘算了几天的新打算:再制造一种拔棉花秸的新农具。做到一面拔、捆棉花秸;一面就耕了地,省得机器等着拔完棉花秸才能耕地的多道工序。这一招可又合乎了老农的心事。
太阳已经偏西,农民们以诚恳的祝福送别了回去的工人,他们决定不久的将来,在这里试验拔棉秸器的时候再会面。


查看完整版本: [-- 永远并肩前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