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把宁夏平原尽快建成农业高产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3月 -> 把宁夏平原尽快建成农业高产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郝玉山 1960-03-17 00:00

把宁夏平原尽快建成农业高产区

第3版()
专栏:

把宁夏平原尽快建成农业高产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 郝玉山
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灌区的宁夏平原,素称“塞上江南”,这里有耕地三百二十二万亩,约占宁夏全部实种面积27%强,但它却担负着全区60%以上的粮食生产任务。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灌区,由于过去没有排水设施,加上千年来采用大水漫灌的原始灌溉方法,造成了土壤盐渍化。解放前,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洪漫,渠水淹,黄河倒灌排水难,良田变成盐碱滩”。解放后,尤其在1958年和1959年的连续大跃进中,全区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改善灌溉管理,开挖了长达三千九百公里的排水工程,其工程量仅土方一项就达三千五百万方。并普遍地建立了观测井、盐碱地改良试验站。截至1959年底,在三百二十二万亩农田中,有排水能力的已达二百二十三万亩,初步实现了排水简易沟网化,改良了盐渍地,盐渍程度大大降低,耕地面积扩大了一倍多,粮食平均亩产量由1957年的二百五十斤提高到1959年的四百斤以上。
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在这个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面积盐渍化地区,只要大规模地迅速地改良土壤,就可以保证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目前我区引黄灌区土壤改良虽然获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全灌区现有的耕地中,还有盐渍严重,缺苗甚至减产、失种的地一百余万亩,有因盐渍而没有改造的碱荒、湖泊等一百一十六万亩,需要大力改良。已经改良过的盐碱地,也还需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保证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这也是灌区内当前兴修水利的中心任务。引黄灌区在发展上不仅将成为我区工业基地,而且客观形势要求也必将是一高产的农业基地。因为工业的高速度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就要求更好地贯彻多种多收与高产多收的方针,尽快地把这个低产区变为高产区。而发展农业生产在这个地区存在的最大的绊脚石就是土壤盐渍化,因此迅速搬掉这块绊脚石,不仅对工业建设有重要意义,对提高人民公社的经济水平,也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因此,根据规划,我们必须争取在最短时期内根除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以达到既扩大种植面积,又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
土是农作物的基础,也是农业“八字宪法”的基础。按照中央指示的改良土壤盐渍化“以防为主,防治并重,以水为纲,综合治理”方针的精神,我区改良土壤必须以水土为主,土肥并重,排灌并重;并把排水沟网化、大系小畦园田化、洗盐淤田、深耕、多施有机肥料、种植水稻等措施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良盐碱地。其中,我们采取的一项根本的主要措施,就是大搞排水沟网化和大系小畦园田化同时并举。今年要大搞引黄灌区排水沟网化,大系小畦园田化,完成一百余万亩农田的排水工程,三十万亩洗盐淤田工程,实现每人一亩小畦园田化的任务。并在两年内,完成二百万亩盐碱地的改良和三百二十多万亩小畦园田化的任务。这样,每年至少可增产粮食几亿斤以上。
实践证明:排水沟网化是改良土壤盐碱化的有效措施。只有把排水干沟和排水支沟按照土壤情况及地上渍水、地下水位的不同情况,拟定排水沟网距离,建成排水沟网化,才能排除地面渍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排水就像人体中的脉络一样,大小动脉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如果大干沟开挖了,而不相应地开挖支毛沟,仍然不能发挥有效的排水作用。排水沟网化就是要把大干沟和支毛沟有计划地建成网状,成为一个整体的排水系统。根据地下观测和排水流量资料记载,引黄灌区近几年来,由于排水沟网化的作用,盐渍化程度已由“入超”变为“出超”,排出的盐量逐年增多,地下水位普遍降低一米左右。这说明,排水不仅可以把黄河水中的盐排出去,还可把原来的盐渍排掉,使土壤中盐渍成分逐步减少。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采取了排水沟网化的改良盐碱地的措施,按照规划,尽快地实现排水沟网化。
实践证明:加速实现大系小畦园田化,是消灭引黄灌区盐渍化的治本措施,也是更好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一项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把排水沟网化和小畦园田化结合起来,就可迅速根治盐渍化的危害。否则,一面排出,一面大量输入,是难以消灭盐碱危害的。因为小畦园田化真正能达到地平如镜,埂直如线,有灌有排和经济用水的要求,也是实行小畦浅灌、改变大水漫灌的关键。
引黄灌区浪费水的问题和大水漫灌形成的盐渍化是严重的。根据1959年水文资料记载:引黄灌区每年进水三十二亿二千七百万立方米。其中排出的就有十亿四千九百万立方米,回归水竟达32.5%;河西灌区第一排水沟原设计排水能力为二十秒公方的流量,实际排水流量已达三十六秒公方。这种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盐渍化程度增加和排水工程难以维持它应有的作用。由于大畦大水漫灌,使田嘴子、盐嘴子逐年增加,一般要占实际收获面积5%到10%左右。那就是说,农作物收获量也要相应的减少。与此相反,据王太堡农业试验场的试验,1959年把五百六十亩小麦田,由二至四亩的田块改成三至四分小畦后,每亩用水由四百三十立方米降到二百立方米左右;单位面积产量由1958年的四百九十二斤,提高到六百零四斤,增产22.8%。其它地区许多小畦园田化的试验也都证明,它是节约用水、减少盐渍、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同时,预计在最近几年内,我区水田面积将要扩大到八百万亩左右,依据青铜峡枯水期的径流量和现在的大水漫灌办法,仅能维持三百余万亩水田。如提前实现大系小畦园田化,每秒公方水由灌溉万亩地提高灌溉三万亩地的话,目前的枯水流量也能扩灌九百万亩水田。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实现大系小畦园田化,力争两年完成三百二十二万亩园田化的任务,为消灭盐渍地,给机械化和高产基地化创造良好条件。
改良土壤,消灭盐渍化是新生事物成长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暂时性的困难。在思想战线上也将会有一场新的和旧的、先进的和落后的斗争。过去有些地区有大水漫灌的习惯,一条渠道的水有30%多流入黄河,这样渠道水量要增加一半,相应的渠道也要增加一半,排水沟也要增加一半。这就必须下决心挖思想,破除“习惯论”;只要革掉旧习惯的命,大水漫灌是可以改变的。也有人说,重盐碱地区不能种水稻,经过思想革命以后,不但能种水稻,而且产量很高。这个命既然能革,大畦变小畦的命当然也能革。有人说大畦变小畦占地多,费工大。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据灵武农场试验,一块二亩大的田块,费十八个工;变成小畦以后,采用了筑埂器,只花两三个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至于有人说小畦园田化会使土地面积减少,这更不符合实际情况。搞小畦园田化,不但不会减少土地面积,而且会增加土地面积。实际上,小畦园田化的横软埂,基本上也是种植面积,也利于通风光保丰收。因此,只要坚持政治挂帅,高举总路线的红旗,坚持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大搞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高工效运动,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思想障碍,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从而使我区由低产地区变为高产地区,为继续跃进打下良好基础。


查看完整版本: [-- 把宁夏平原尽快建成农业高产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