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盐碱地上的春天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3月 -> 盐碱地上的春天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马玉平 王玉瑛 1960-03-17 00:00

盐碱地上的春天

第3版()
专栏:宁夏通讯

盐碱地上的春天
本报记者 马玉平 王玉瑛
几年以前,在宁夏平原,每逢冬春两季,漫滩遍野泛起一片白茫茫盐碱质,像撒布大地上的一层秋霜一样。这就是土壤盐碱化的特征。现在,一进入这块平原,已很少看到这种奇特的现象了。即使在原来被认为“不毛之地”的碱滩、湖地,也有很多变成了富庶的鱼米之乡。
向盐碱争地
沿着古老的秦渠,我们来到了灵武县崇兴寨人民公社郝家桥管理区第一生产大队。这里原来是一个被称为“九湖十八滩”的地方。这里的各族社员正在繁忙地进行春耕春种。他们现在种植的八千多亩耕地,有一半以上是最近几年来和盐碱灾害作斗争中争夺过来的。
在盐碱化面貌还没有改变以前,有人把这个地方称为“三白”乡,即出门一片白,刮风一片白,黑驴打滚变白驴。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后,社员们提出“向盐碱地要粮,向碱荒争地”的口号。在党的领导下,社员们开渠挖沟,从十几里路远的地方引过水来,用冲洗的办法冲去碱土,再用放淤的办法,淤地种植水稻。就这样使过去寸草不生的碱滩上破天荒第一次长出水稻。但是,那时农业社力量小,只能修些小渠小沟,小块小块地改变盐碱地。要从根本上全面地改变盐碱地,还是比较困难的。公社化后,公社的人力物力雄厚,人们征服盐碱地的信心更强了。在靠北面有一块一千多亩地的河滩,他们组织了一个一百五十多人的突击队,在共产党员、回族妇女马菊芳的带领下,苦战了四十五天,开凿了长达四千多米的四条引水渠和排水沟,和几十条支毛沟渠,降低了地下水位,使一千三百多亩碱荒实现了沟网化,达到有灌有排。全大队耕地面积扩大了四千多亩,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三百六十斤,比农业合作社以前增加一倍多。过去的东大滩、河张滩、沈家湖等90%的碱滩、湖地,都变成了良田。
一年挖掉穷根
在吴忠人民公社,我们访问了回族人民聚居的罗渠管理区。它是这个公社七个管理区中土壤盐碱最重的地区,也是最穷一个管理区。公社化后,社员们人人树雄心、立大志,争取在短时期内实现管理区党委提出的“三变”(穷变富、低产变高产、碱地变良田)的口号。公社化后的第一个冬天,社员们就在雪花纷飞、寒风凛冽的日子里,挖沟排碱,全公社其他几个管理区听到罗渠管理区改良土壤的消息,也主动发挥共产主义协作精神,派了三百多劳动力来支援。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开挖十三道排水沟,使全管理区八千多亩土地达到有灌有排,迅速改变了土壤盐碱化的面貌。去年全管理区粮食平均亩产达四百二十斤,赶上了公社高产地区,社员平均收入也在一年赶上较富裕的队。社员们说:公社力量胜过天,一年低产变高产,贫穷面貌不复返,人人个个喜开颜。
碱滩湖地建农场
平原上的国营农场,大部分是在碱滩、湖地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访问了其中一个名叫巴浪湖农场。
1954年秋天,这个农场开始建场时,工人们形容当时的情景是:“向南看一片汪洋,向北看芦苇丛生,向东看碱滩茫茫。”当时和农场场长张振民同志同来的只有两个干部和一个技术员。人们几乎是赤手空拳,在湖泊碱地起家,当时这里连一块扎帐篷的干地都找不到。遇到风雨天人们连规划农场的图都绘不成。路是人走出来的!第一年他们就和当地农民结合,开了排灌的沟渠,使上千亩湖地干涸成为可耕地,第二年就开始用拖拉机整平翻犁。但是刚干涸的湖地,高低不平,有时拖拉机开进去,陷在里面出不来,工人们就把拖拉机拖出来,继续进行平整田地。这样,一年年地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开头种地时,土壤盐碱重,不出苗,第一年种植的水稻,就有30%左右的禾苗被碱死。第二年人们想就出了个办法,挖湖泥上地,这样既杀碱,肥效又高。由于工人们坚持努力,农场的耕地面积已经逐年扩大到了二万多亩。去年粮食总收获量达到三百多万斤,平均亩产量达到二百八十九斤。
现在,这里的人们在征服盐碱地基础上,又开始了大搞小畦园田化,向更高标准前进,争取更大丰收。


查看完整版本: [-- 盐碱地上的春天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