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看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3月 -> “看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洪雪立 1960-03-18 00:00

“看话”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看话”
洪雪立
话,用眼睛来看,的确不是寻常的事情。“看话”就被作为一种特殊技能来看待。这种通过眼睛观察说话人的嘴唇的动作,来了解他所说的话的技能,俄语叫“读唇”,英语叫“读话”。
“看话”这一技能早在三百多年前就被发现了,但用它来做聋人的教学工具,却是后来的事。“看话”是把人们在说话时的发音动作,即唇的形状,颚的开闭,舌的升降,声带的颤动,鼻腔的呼气,肌肉的松紧和面部的表情等这些语言外部形象加以综合,形成视觉表象。耳聋的人掌握它就可以跟周围人们建立较为方便的语言交际,从而克服由于生理缺陷所造成的困难。有人就用“以目代耳”来形容它。
“以目代耳”是根据生理学“补偿”原理的。人体所进行的一切生理过程,是由大脑起着调节作用。大脑皮质是一个复杂而灵活的动力系统,它的机能存在着高度可塑性。个别感官受到破坏(盲目或耳聋),就能够从别的感官取得补偿。俄罗斯生理学之父谢切诺夫对各种感官作了比较时指出:眼睛有七种不同的反射,包括色彩、平面形式、体积、远近、方向、形态和运动。而耳朵的基本反射则不多于三种:即音量、音色和音的高低。
但是,用眼睛感受有声语言,却比耳朵感受困难得多。因为被理会的对象是说话人活动着的口形,“看话”时不能随意停下,更不能反复着看。眼睛只能注视着一个地方,而看到的语言动作是相互重叠的。这种不稳定、被动的情况,有如阅读影片上的字幕一样,是流动着的、稍纵即逝的、不由自主的。
有许多声音看不见,无声子音只是一股气息,眼睛不容易个别地辨别它们。
每个人的发音不同,口形不同,速度也不同。可以说每个人说话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要区别各个互不相同的语言形象极不容易。
说话动作很快,根据实验:西方语言在一秒钟内可发出十二、三个单音。东方语言也能发出十至十一个单音。但是视觉所能明确识别的,在一秒钟内只能看到八至九个。这就有二、三个单音被看漏或看不到。
有人把“看话”说成好像读一些笔迹潦草的字,难以辨认。这个比喻是恰当的。
尽管“看话”有这么大的局限性,但它仍然能被人所掌握。因为眼睛的活动不是孤立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只是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且是神经系统活动的过程。恩格斯说:“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除了眼睛,我们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自然辩证法”200页)。
“看话”的过程就是条件反射的过程。举个例子来说:要教耳聋又不会说话的聋哑儿童掌握“妈妈”一词,通常是用客体形象(具体人或相片)和书写“妈妈”的卡片,结合语言发音形象(口形)来进行的。在这里客体的形象就是无条件刺激,语言发音的口形是条件刺激,书面卡片是强化刺激,这些刺激同时刺激着儿童的感官,于是使大脑上已引起的两种兴奋点发生了联系。以后儿童看到“妈妈”这个词的发音口形,就能联想起“妈妈”的形象来。条件反射就这样形成了。
“看话”对于保有语言能力的聋人来说也是条件反射。不过比对不会说话的聋哑儿童的教学来得简单些。因为语言活动已经在会说话的聋人大脑皮质中成为固定的联系,只要他用眼睛来领会别人的说话。它的过程是:说话人的语言动觉刺激,传入聋人的大脑皮质中的动觉点,引起他过去语言痕迹的兴奋。但这个兴奋是基于视觉而来的,即说话人的语言发音形象(口形),面部表情,手势和说话时的情境,这些成为复合的刺激物。此外,语言节律,上下文的会意等等都对视觉刺激起了强化作用。
但是,神经通路接通以后,还必须充分反复,才能巩固起来。因而可以说:掌握看话技能是从训练视觉感受性而获得的。人的视觉感受性通过训练是可以获得高度发展的。某些从事染织的技术人员,能分辨四十几种黑色色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辨两三种。实验证明没有受过训练的眼睛不但不可能把运动着的口形联系起来组成词汇和句子,就是连最容易看出的唇音组成的单词也看不懂。这说明关键在于锻炼。
聋哑儿童入学第一天就要以目代耳来进行学习,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能看懂老师说的话。随着年级的上升,他们不但能熟练地掌握“看话”技能,还能通过“看话”说出使人听懂的话。
受过“看话”训练的聋人,能够善于在不同条件下看懂别人的说话,随着“看话”的熟练,还能在适当距离内,不大遗漏地看懂报告或演讲。


查看完整版本: [-- “看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