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作业组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3月 -> 在作业组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赵阳城 1960-03-21 00:00

在作业组里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在作业组里
日记四则
中共湖南长沙县委第一书记 赵阳城
二月五日
今日立春。
清晨,我从莲花公社党委会出发,踏着灿烂的阳光,迎着徐徐的春风,沿着宽阔的公路,穿过红旗飘舞的田垅,来到了金凤大队第一生产队第五作业组。
这里,男女社员,三五成群地在银光闪闪的水田里,在红旗招展的山岗上,在黄花盛开的油菜地里,正忙着作凼埂,铲草皮,施追肥。我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他们的劳动行列,并且和他们谈生产、拉家常。直到红日西下,收工号响,才又和社员们一道,愉快地走向公共食堂,和他们共进晚餐。
昨天,公社党委书记何长春同志告诉我,金凤大队是一个较为后进的大队,劳动工效不高,春耕进度缓慢。为什么这里的工作比其他地区后进呢?从我和这个大队第一生产队第五作业组的社员一道参加劳动,亲切交谈和细心观察的过程中,找到了它的根子:第一、劳动力没有集中到农业主攻战线上来。第二、今年的生产计划还停留在公社、大队一级,没有与作业组干部和社员见面。第三、劳动工效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工具改革和制定劳动定额。第四、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还停留在一般会议号召上,没有深入到作业组到田间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晚上,我根据这一情况,召开了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和作业组的干部、社员座谈会,反复阐述了:“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强调各级领导和干部,必须深入第一线,集中优势兵力,大搞工具改革,迅速掀起以积肥为中心的生产高潮。同时,具体帮助第五作业组制定了劳动定额和报酬标准,规划了肥源,安排了最近几天的农活,社员们个个情绪高涨,都表示以更大的干劲,投入以积肥为中心的春耕生产运动。
二月八日
我到莲花公社金凤大队第一生产队第五作业组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整整四天了。现在,这个作业组的生产面貌已大大改观。全组出工人数,占总劳力的百分之百;生产计划也落实到丘,并建立了责任制度;社员们情绪高涨,正热火朝天地大闹积肥运动。金凤大队干部的领导作风,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大队部十一个干部,除留秘书一人在办公室值日外,其他的同志都深入到了作业组,和社员共同研究生产和工作。全大队生产队和作业组一级的基层干部,现在,都做到了白天生产,晚上研究生产和工作。大队总支书记邢玉超同志,深入第一生产队第二作业组,脱下鞋袜,和社员一同劳动,一边谈心,了解到这个组的干部和社员对“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不明确,全组有一百零三亩水田,水利条件较好,但只计划种五十二亩双季稻,还计划在水田里种五亩蔬菜。他们不愿种双季稻的原因,一是怕肥料不足,二是怕劳力紧张。针对这些思想,邢玉超同志除个别进行教育解释外,还召开了座谈会,宣传了“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伟大意义,和社员们一起研究了解决肥料,劳力不足的办法,社员个个满意。
社员写了这样一首山歌,生动地歌颂领导深入对生产所起的推动和鼓舞作用:
书记运粪走在前,
队长紧紧跟后边,
支书满头流大汗,
社员干劲更冲天。
二月二十九日
今天,我和县委办公室两个同志,在桥驿公社山峦重叠的洞阳大队吃了早饭,翻越耸入云际的风蓬岭,再步行十多华里,便到了北山公社。我们跨进公社办公室的大门时,县委委员、公社党委书记杨玉林同志正在精心地写报告,准备在晚上召开的总支书记会议上,传达市二届党代大会第二次会议精神。我们休息片刻后,他简要地介绍了北山公社工具改革的情况。午餐以后,我们就到了北山大队先锋生产队第三作业组。
走进这个山村,一幅春耕大生产的繁忙景象,展现在眼前。山腰,红旗飘处,一条溜槽,伸向山下;一群年轻的姑娘带着爽朗的笑声,挑着乌黑的泥巴,倒入溜槽,哗哗地向下倾泻。山下,一群小伙子,哼着悦耳的小调,推着“土火车”,拖着“陆地船”,满装着肥泥,奔向田间。村前,人们?喝着牛儿,在春水飘飘的稻田里,精心地翻耕田地。这里,处处是令人感到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踏进公共食堂的大门,院子里,扫得干干净净;各种家具,安放得整整齐齐;雪白的墙上,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和社员们赞美食堂的诗篇。
我们放下了行装,顾不上休息,就请党支部书记易长兴同志领着我们参观了食堂的饭厅、厨房。一走进整洁的厨房,第一眼就看见一股清清的泉水,经过一个竹管,不断地流往水缸、锅里。炊事员熊大嫂笑嘻嘻地说:“这是自来水,过去,我一个人挑水,从天光到断黑,累得驼子不伸腰,锅里还经常遭干,现在,一个人也用不着了。”她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领着我们参观了掏米机、切菜机、量米器和洗碗器。这时,易长兴同志告诉我们:掏米机要比人工掏米提高工效三倍,而且做到了无砂、无稗、无杂质。全食堂一百一十四人一天吃的蔬菜,和四十八头猪一天所需要的青料,一共有一千多斤,原先用手切要占用两个劳力,一天还转脚不来,现在,只花两小时就切完了。原来每餐饭后,要两个人两小时洗饭碗菜钵,现在有洗碗器,只用一个人在四十分钟内就洗得干干净净;一百多人吃的米,如果按照原先的老办法,一筒一筒去量,既麻烦又耽误时间,现在用量米器,又均匀又便利,提高工效三倍。易长兴同志的话刚落音,熊大嫂子又抢着说:“食堂里一百一十多人,原先用五个人烧茶煮饭,还忙不过来,现在只用两个人,还很松快哩!”
我十分喜欢这些简单、精巧、工效高、成本低的新炊具。我试用了这些新工具。并且和炊事员精心商量研究后,对这些新炊具又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党支部书记易长兴同志根据我们的意见,立即请木工进行了修改。炊事员一致反映修改后的炊具,比以前更轻巧灵活了。
晚上,我们召集了部分社员座谈了这个组大闹工具和炊具改革的情况,了解到这里进行工具和炊具改革以后,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工效,节省了劳力,而且,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随着大大改变了。你听妇女社员王香仁说吧:“过去,我们挑扁担,肩膀压肿,衣服磨烂;如今使用新工具,轻轻巧巧,不觉得疲倦,晚上,都争取学政治、学文化。以前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现在,会写会算,还会唱歌哩!”是的,这个作业组十多个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如今,也都和王香仁一样,会写、会算、会唱歌了。看吧!下面这首诗歌,就是他们对工具改革的热情歌颂:
工具改革鲜花开,
生产跃进幸福来,
感谢党的领导好,
社员个个乐开怀。
先锋生产队第三作业组是工具和炊具改革中的千里马,是全县一万六千多个作业组的光辉榜样。虽然是晚上九点多钟了,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召开了全县各公社党委书记电话会议,详细介绍了这个组的工具、炊具改革的情况和经验,号召全县向这个作业组学习。
三月一日
一夜春风,花满枝头,党的号召,一呼百应,先锋生产队第三作业组工具、炊具改革搞得十分出色的消息,很快就在全县传开了。今天,前来参观学习的,有沙坪、桥骄、谷塘、福临、顶功、望岳、开慧等公社的代表一百多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对于这里新制的工具和炊具,人人拍手称好,他们看了又看,试了又试,问了又问,绘图样,量尺寸,丝毫不苟。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有了党的正确领导,有了群众冲天的干劲,先锋生产队第三作业组工具、炊具改革的先进种子即将遍播全县,它将开出更加灿烂的鲜花,结出更美更丰硕的果实。


查看完整版本: [-- 在作业组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