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排灌机械综合利用遍地开花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0年03月 -> 排灌机械综合利用遍地开花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中共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 1960-03-26 00:00

排灌机械综合利用遍地开花

第3版()
专栏:

排灌机械综合利用遍地开花
中共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
编者按: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排灌机械综合利用的经验很好。排灌机械综合利用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使排灌机械由一年“三季闲”变成了“万能宝”,而且可以代替大批劳力、畜力,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这个经验,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广。
在大跃进的年代里,事事都在跃进。由于农业上水利建设的发展,排灌机械不断增加,1959年末,我县已拥有排灌机械动力一百九十八台,五千四百二十八马力。已安装的有一百二十五台,已综合利用的三十九处,正在准备综合利用的二十八处,合计六十七处,占安装机械的70%。综合利用也就是一机多用,利用项目一般都达到三至五项,多的达到十项,如抽水、发电、碾米、粮谷粉碎、轧花、弹花、铡草、制材和猪饲料粉碎等。一机多用的功效一般每马力每天顶三点九个劳力和二点八头畜力,按这数字计算,全县七个公社现已安装的排灌机械动力三千三百二十八马力,如果都搞成综合利用,全县按三百天生产计算,可以顶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九个劳力和九千三百一十八头耕畜,相当于全县增加了14%劳力和40%的畜力,这是解决全县劳、畜力不足,支援农业生产的巨大潜力。
一年三季闲变成万能宝
排灌机械动力主要是柴油机、锅驼机。开始只是用到抽水灌溉上,一年使用时间不到一个季度,浇地成本也高。所以,当时有的社员说:“花了四千元,一年三季闲”。搞综合利用以后,即可以抽水又搞加工,节省了大批劳力,群众高兴地说:“柴油机是万能宝,抽水、碾米又铡草”。
综合利用的好处多:
第一,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加速实现农业的“四化”。一般抽水动力都是十马力以上,还有七十马力的。这些动力除了抽水以外,还有很大潜力。充分发挥这些动力的效能,一个动力可以带动碾、磨、粉碎机、铡草机、弹花机等十几样机械。这就使很多农活都可以用机械操作,加速实现机械化。
第二,生产效率高,可以节省出大批劳力和畜力。如海岛营子大队的二十马力柴油机,同时带动八项加工工具,只用十二个人操作,每天就能完成九十个人和五十七头牲畜的工作量,而且还减轻了体力劳动。群众赞扬说:“一机多用,奥妙无穷,多出活计,省力省工。”
第三,成本低,收入大。由于贯彻了土法上马,有些铁料用木料代替,就大大节省了资金和原料,降低了成本。海岛营子大队用枣木轴瓦代替铁制合金轴瓦,以木轴代替铁轴,十几种土机器,一共才花六百多元,可是这台二十马力柴油机,每年加工费就能收入一万二千元,相当于三台二十马力柴油机的价值。一机多用不仅成本低,还给实现机械化积累了资金和经验,是农村全面机械化的一个途径。
第四,解决了粮食和饲料加工问题,解放了妇女推碾子拉磨的累赘。由于综合利用能够带动碾、磨、铡草机等进行加工,并且效率高,每个大队搞一处或两处,就能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全部解决。仍以海岛营子为例,全大队七十八万斤口粮,如果用机械动力带动双轱辘碾子,每天两班,一个月就可以全部加工完;牲畜饲草二十八万斤,用机械带动铡草机,一个月也全部铡完。显然,有了综合利用,给饲料和粮食加工提供了良好条件,并能直接促进大搞养猪和农村食堂的发展巩固。不在食堂吃饭的社员,口粮加工也解决了。如海岛营子医生张贵一家六口人,因爱人常年闹病,他经常抱着碾棍推碾子,搞起综合利用,他拿着粗粮换回米面,他高兴地说:“这回我可和碾子分家了。”凡搞成一机多用地方,群众都是拍手赞扬。社员陈海山的爱人说:“有了这玩艺,我们妇女又得到一次解放,再不用推碾子拉磨了。”
第五,简单易造,适宜在农村全面推广。取材方便,制造容易,有些加工工具的主要原料是石头和旧木料,各大队都能自己解决。有的是利用旧碾、磨安上一个动力轮就行了。看到的人都说:“这样的磨一般木匠、石匠都能做。”
平凡易举意义深远
一机多用,只要有一台动力,通过土法上马,一些生产机具就可以发动群众创造。海岛营子的经验说明: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生产,是完全可以解决一些生产项目的机械化问题。海岛营子昨天这样做了,全县其它地方今天也都这样做了;今天有十项生产实现了机械化,明天将有二十项、三十项实现机械化。因为它是一件平凡的工作,简而易行,从而充分体现了土法上马,土洋结合方针的正确和重要。
我们认为:一机多用不仅现在在全县范围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实现农村全面机械化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由土到洋,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一切都可以实现机械化的,从而给农业机械化开辟了光明前途。解决了原来许多人认为农村要实现机械化非得国家供给大批成套机械不可的思想问题。同时也巩固和促进了集体经济事业的发展,如食堂需要大批的成品粮,食堂发展了,其它如托儿所、幼儿园等事业也就迅速发展起来。对人民公社的巩固提高将起重大作用。另外,也带动了各项工具改革工作,人们再也不迷信了,大大鼓舞广大群众敢想、敢干的精神。
土洋结合大破四关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机械综合利用是党的土法上马、土洋结合方针具体体现。通过大搞机械综合利用,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这一指示的重要性和正确性。综合利用的成功,是在不断的开展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和大破“四关”中取得的。
第一关是破保守思想的关。在农村机械化的道路上始终贯穿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路线是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多快好省的路线,一条是贪洋、贪大,少慢差费的路线。1958年开始搞综合利用时,就有些人认为既然搞机械化,那就得像个样,要求先盖厂房,安上小钢磨、碾米机或精臼机,轴瓦要合金的,大轴要铁的。结果不是资金解决不了,就是有钱买不到机械。如大城子公社南山咀生产队,他们用这条路线搞综合利用,搞了半年也没成功。另一个路线是按着中央指出土法上马,土洋结合,自力更生的方针。县委提出:“四土化”的号召,即土轴、土瓦、土机械、土厂房。这条路线,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因而土碾子、土磨、土铡草机等土机械不断出现,一切困难迎刃而解。海岛营子的一机多用,利用土轴、土瓦、土碾、土磨,只用二十天就搞成了。
在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县委狠抓了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通过算细账,大力宣传综合利用的好处,及时召开现场会议,交流经验。县和公社、大队都有一名书记挂帅,负责具体领导,以工具改革为主,组织“三匠”开展这项工作。由于各级党组织加强了领导,认真坚持了多快好省的路线,突破了思想保守关。
第二是材料关。综合利用好,有动力的单位都要搞,可是需要有大量的铁轴和轴瓦,也需要加工机械。在破这一关上,县委也紧紧贯彻了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方针,土洋一齐抓。一方面号召大搞土机械,实现“四土化”,在一年内制造出土铡草机一百七十六台,双轱辘碾子四十二盘,立磨四十台;一方面也抓洋的,由县机械制造厂和公社加工厂用无缝钢管解决了大轴问题,制造出碾米机二十五台,小钢磨二十台,由于执行了土法上马、洋的也不放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因而解决了物质材料不足的困难,促进了综合利用的开展。
第三关是资金关,在土法上马以前,如何解决资金也是个大问题。如果购买一整套设备,少则一千五百元,多则三、四千元,对一个大队来说,确实有困难。从突破这一关来看,更显得土法上马,自力更生的重要。自从“四土化”出现以后,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海岛营子大队搞起综合利用十项,只用六百多元,主要是土法上马。轴瓦是用枣木做的,轴杠用硬质木料,利用旧碾子、旧石磨。“土”的成本就低,例如木制轴瓦,造价一点五元。买合金瓦是四十九元一块;一盘石碾子造价一百五十元,买一台铁制碾米机得四百多元;木制轴杠每米三元,铁的就得二十三元。另外,六官营子和大城子公社,还搞成了土厂房。所以,大搞综合利用,实现“四土化”不仅解决了物质材料困难,也突破了资金不足的一关。
第四是技术关。在突破技术关上,主要经验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训练“三匠”(铁、木、石),组织参观,全面铺开,有了经验就开现场会,一次比一次提高。通过现场会——全面铺开——现场会,达到提高——普及——再提高的目的。1959年共召开四次现场会议,另外各公社自己组织参观学习,并在历次中心工作检查时,都把这一作法列为一项。第一次现场会议,是在老爷庙公社南沟门开的,锅驼机达到一机三用(抽水、碾米、发电),经全面推广后,平房子公社山咀子大队又研究出土石碾子、立磨的柴油机一机五用。县委又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议。又经过铺开后,通过检查,发现海岛营子大队又搞出一机七用,并且在构造上又提高一步,所以在这个大队又召开了现场会议,就这样效果一次比一次大,技术一次比一次高,也更加完善。
总之,突破“四关”过程,就是具体贯彻总路线的过程,也是贯彻土法上马,土洋结合方针和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的过程。实现一机多用和其他工作一样也有困难,但坚持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和认真贯彻土洋结合的方针,困难就能一个一个被克服,一机多用就能遍地开花,不断提高。


查看完整版本: [-- 排灌机械综合利用遍地开花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